最有价值的投资不是房子更不是金子,而是孩子。家长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然而怎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孩子发展的,怎样的培养是有利于孩子的,家长往往当局者迷。越来越多的关爱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溺爱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最大障碍。但是完全的放养就一定是对的吗。面对各种疑问,家长们最需要的就是学习,爱孩子就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科学教育,培养出类拔萃的独生男孩。
岳贤伦编著的《独生男孩怎么养》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岳贤伦编著的《独生男孩怎么养》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独生男孩不是家里的“小皇帝”
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大部分是“421家庭”模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他们家里唯一的小宝贝。所有的家人都围着自己的宝贝转,尤其是小男孩,他们在家里的地位是最高的,就像是高高在上的“小皇帝”。而家人则像是辅佐“小皇帝”的“大臣”,什么事情都要依着他们,稍有不顺,他们就会用哭闹的方式来惩罚自己身边的“大臣”。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会为别人着想,更不用说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了。
林林是家里的独生子,全家人都宠着他。有一次,林林跟爸爸妈妈回老家给奶奶过生日。当家人把饭菜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到饭桌上之后,林林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哭了起来,他又踢桌子,又踢凳子。当爷爷过去哄他的时候,他居然用脚踢起了爷爷。后来,林林的妈妈也过去哄他,他又踢起了妈妈……谁都哄不了他。
林林的行为弄得大家面面相觑,后来,妈妈问林林:“乖乖,你是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告诉妈妈,别哭了……”林林还是又哭又闹,妈妈一直耐心地问林林哭闹的原因。后来,林林终于说出了原因:“我要吃那个‘大桃子’,我不要你们把它摆到奶奶那里。”
原来是这样,奶奶站起来笑呵呵地对孙子说:“乖乖不哭啊,来,奶奶把蛋糕放到林林旁边,让林林自己吃大寿桃,不哭了啊!”说着奶奶就把蛋糕放到了孙子的身边,林林这才停止了哭闹,高高兴兴地坐下来独自吃奶奶端过来的大寿桃蛋糕。
林林是全家人最疼爱的小宝贝,他平常十分任性和自私,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林林之所以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的时候,非要求把大寿桃蛋糕放在自己面前,原因就是他长期生活在家长溺爱的环境中,他觉得什么都应该是自己的,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别人都要听他的。长期以来,他就养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他做事情之前想到的只有自己。在他的心里他就是一个能对任何人进行惩罚或者发号施令的“小皇帝”,家里的所有人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否则他就用自己的方式“惩罚”他的“大臣”。
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家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但是,爱的时候应该用正确的方式,不能一味地顺从,一味地娇惯,一味地溺爱。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家里的宝贝,如果家长不能够他们正确的教育,那么他们在独生的环境中就不可能养成好的习惯,更不用说良好的性格了。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给予他们良好的启蒙教育,让他们在这种独生的环境中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人,不能让他们成为家里的“小皇帝”。美国的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孩子生下来时是一张白纸,而最终这张纸能否被描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那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工程师。”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让男孩在自己的人生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呢?
1.男孩一定不能娇惯
孩子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孩子总是生活在家长的关爱和呵护下,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即便是他想做事情家长也不会让他做。因为他们怕他干不好,更怕累着他。长期这样下去,对于孩子是没有好处的,家长一定不能再一味地娇惯了,如果他长大了,进入了社会,那么谁还能够像你们一样娇惯他呢?
小涛是家里的独生子,但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对他过多地娇惯过,总是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小涛家住在一楼,门前有一个小院子,爸爸总喜欢在院子里种点儿蔬菜。当小涛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爸爸就会对他说:“小涛,你看爸爸这么累,你能过来帮爸爸拔会儿草吗?”小涛走过来,问爸爸:“你为什么要拔草呢?”爸爸笑着对小涛说:“如果不把这些草拔掉,它们就会把地里的养分吸收掉,那咱们就吃不上新鲜的蔬菜了!”小涛高兴地说:“那我们就一起拔草吧!”说完小涛就蹲到菜园里拔起了草。可是,他刚拔了一会儿,就对爸爸说:“爸爸,我的手被草勒疼了。”爸爸说:“没事儿,等小涛干活儿干多了,你的手上就会形成一层厚厚的‘保护膜’了。”小涛说:“真的吗?”爸爸笑着说:“真的,不信你看爸爸的手。”小涛摸着爸爸手上的“保护膜”,对爸爸说:“爸爸,我也要有‘保护膜’!”爸爸说:“那咱们加油干活儿吧!”说完,父子俩就又卖劲地干了起来。
虽然小涛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但是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娇惯他,总是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小涛拔草感觉到手疼的时候,爸爸没有让他停下来,而是用自己手上的“保护膜”来激励儿子,让他继续劳动。这样的男孩才能够更茁壮地成长,他才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P2-4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最近几年甚至掀起了“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家教新风,实为一件幸事,由此可见此观念已然深入人心。
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人吗?答案:未必。因为我们的男孩与传统社会的男孩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他是独生男孩。独生男孩与传统社会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素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在掌握独生男孩个性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独生男孩的优势和心理特点。
优势和素质:
(1)生理条件优越。集父母气血之精华,智力出众,身体素质好。
(2)经济条件优越。要什么有什么,吃什么给什么,大部分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3)教育条件优越。家长更注重对其进行智力投资,因此见多识广,多才多艺。
(4)独享两代人的爱。身为独生男孩,成为两代人爱的焦点,时刻被爱包围。
个性心理特点:
(1)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过起了“小皇帝”的生活。
(2)自私、任性,唯我独尊。谁都惹不起,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哭闹或发脾气。
(3)胆小、怯懦,意志薄弱。不能吃苦,遇到困难畏惧不前,缺乏勇气和主见,或手足无措。
(4)性格孤僻,不懂分享与合作。没有兄弟姐妹,不合群,缺少伙伴、朋友,常感到孤独。
针对以上独生男孩的特点,我们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扬长避短,培养出色男孩。
第一,让男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娇不惯,让他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第二,放手教育,让他学会独立自主。不要事事替他做主,让他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他,“他能行”。
第三,提高他的生存能力,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不妨带他进行远足,或者为他“制造”一些失败的机会,增强他的“免疫力”。
第四,关注他的身心健康,增强他的体质,塑造他健康的人格。多和男孩说说心里话,关注他的身心变化,让他沿着健康的方向前行。
第五,注重美德教育,让他学会做人。美德为做人之本,也是养育男孩的初衷。让他懂得感恩和孝道,才能“养儿防老”。
为了系统地讲述以上这些方法。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对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最后,衷心祝愿您能教育培养出自立、自强、能力出众、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的男子汉,也祝愿您的男孩在您的教育下能够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