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宾、梁伟编著的《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符合性证明概论》内容首先阐明民用航空适航理念和复合材料结构型号合格审定总则,以统一认知,取得共识。按AC 20—107B的技术体系编排,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阅读和应用。增加阐明民用飞机适航要求特点,以破坏条件定义飞机破坏级别,以及适航规章要求的安全水平、民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准则要求和避免灾难性破坏的设计考虑和符合性证明等项内容,突出了本书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符合性证明的特色和新的重要认知。
全书内容力求概念清楚、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实用可行,与CCAR—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一致,反映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要求符合性证明的最新进展。阅读本书需具备飞机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是一部旨在全面系统阐述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以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结构符合性证明的编著。可供航空工业飞机适航审定人员,设计、材料、制造和维修保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材使用。
杨乃宾、梁伟编著的《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符合性证明概论》对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要求符合性进行了证明,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CCAR—25—R4)(兼顾第23部、第27部和第29部)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AC 20—107B《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在对复合材料固有特性带来的适航审定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领会AC 20—107B技术内涵,全面综合分析章节技术关联,结合国外飞机制造商在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制造、验证,以及使用、维修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对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材料和制造研发,结构符合性证明(静力、疲劳和损伤容限、颤振和其他气动弹性不稳定性)和持续适航,以及三个专题(耐撞损性,防火、可燃性和热问题,闪电防护)等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列举了大型民用飞机结构符合性验证试验典型范例以供参考。论述也注重阐明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性能差异、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的适航要求差异,以突出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合格审定特点。
全书内容力求概念清楚、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实用可行,以反映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符合性证明方法的最新进展。阅读本书需具备飞机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书旨在系统阐述大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以碳纤维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代表)的结构适航要求符合性证明,可供航空工业飞机适航审定人员,设计、材料、制造和维修保障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或教材使用。
第1章 适航概念和合格审定
1.1 适航性与飞行安全
1.1.1 适航性的提出和品质特征
1.1.2 适航要求的安全水平
1.1.3 民用飞机与军用飞机适航要求差异
1.2 适航规章和型号合格审定
1.2.1 适航规章
1.2.2 型号合格审定
1.3 符合性验证方法
1.3.1 符合性验证方法概述
1.3.2 符合性方法实施要点
1.4 适航管理及各方责任
1.4.1 适航管理主要内容和特点
1.4.2 保障飞行安全相关各方责任
1.4.3 设计保证系统
第2章 复合材料结构符合性证明总则
2.1 复合材料结构符合性证明依据
2.2 复合材料结构符合性证明中的新问题
2.2.1 结构复合材料固有特性和力学性能表征
2.2.2 复合材料结构应用特殊考虑
2.2.3 复合材料结构合格审定中的新问题
2.3 AC 20—107B技术内容体系分析
2.3.1 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30多年应用结晶
2.3.2 AC 20—107A的更新/更改
2.3.3 AC 20—107B技术内容体系分析
2.3.4 适用的符合性方法
2.4 《咨询通告》AC 20—107B目的和总则的修订
2.4.1 《咨询通告》对目的的进一步明确
2.4.2 总则(§5)修订内容
2.5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准则
2.5.1 民用飞机结构完整性
2.5.2 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准则
2.5.3 避免灾难性破坏的设计考虑和符合性证明
第3章 材料和制造研发
3.1 民机用复合材料
3.1.1 民机用复合材料研发
3.1.2 民机用复合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3.1.3 民机用复合材料现状
3.2 材料和制造研发的目的、依据规章和基本程序
3.2.1 材料和制造研发的目的
3.2.2 材料和制造研发依据规章
3.2.3 材料和制造研发基本程序
3.3 材料和制造工艺内容分析
3.3.1 材料和制造方法条款中复合材料应用
3.3.2 材料和工艺控制内容分析
3.3.3 制造实施内容分析
3.4 复合材料和工艺合格鉴定
3.4.1 复合材料和工艺合格鉴定目的和要求
3.4.2 复合材料和工艺合格鉴定程序
3.4.3 材料合格鉴定数据
3.4.4 材料鉴定和性能等同指南——建立共享数据库
3.5 材料规范和工艺规范
3.5.1 材料规范和材料质量控制
3.5.2 工艺规范和工艺质量控制
3.5.3 制造固化工艺与材料固化工艺一致性分析
3.5.4 复合材料结构质量保证
3.6 材料性能稳定性评价方法
3.6.1 材料性能稳定性定义和评价指导
3.6.2 材料性能稳定性评价准则
3.6.3 材料性能稳定性保证体系——评价基础
3.6.4 材料性能稳定性评价程序
3.6.5 材料性能稳定性综合评价
3.7 复合材料和/或工艺变更等同性评定
3.7.1 变更等同性评定目标
3.7.2 材料和/或工艺变更的分类
3.7.3 变更的合格鉴定和结构证实要求
3.7.4 变更证实的符合性原理
3.7.5 变更证实试验
3.7.6 变更等同性评定小结
3.8 结构胶结
3.8.1 结构胶结工艺技术特点
3.8.2 结构胶结工艺合格鉴定
3.8.3 结构胶结的质量控制
3.8.4 结构胶结符合性证明
3.8.5 胶层失效的处理措施
3.8.6 结构胶结推广应用技术途径
3.9 环境考虑
3.9.1 环境设计准则
3.9.2 环境因素的结构设计考虑
3.9.3 环境因素的结构应力分析考虑
3.10 结构保护
3.10.1 结构保护条款
3.10.2 结构保护实施
第4章 结构符合性证明——静力
第5章 结构符合性证明——疲劳和损伤容限
第6章 结构符合性证明——颤振和其他气动弹性不稳定性
第7章 持续适航
第8章 结构符合性证明——附加考虑
第9章 结构符合性验证试验
FAA AC 20—107B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译文)
飞机结构复合材料应用认知要点
术语
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