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志主编的《寻衅滋事的罪与罚》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寻衅滋事的罪与罚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在编章架构和内容设计上,全书分设“理论编”“实务编”和“附录”三部分。
理论编分为两章,第一章对刑法学界关于寻衅滋事罪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让读者对我国寻衅滋事罪的理论研究状况有总体性的认识和了解;第二章对寻衅滋事罪的基本法理进行专题阐述,以期深化寻衅滋事罪的理论研究,并为寻衅滋事罪的相关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实务编是本书的重点,精选了二十余个寻衅滋事犯罪真实案例进行法理研析。
附录收录的是我国寻衅滋事罪法律、司法解释暨部门规章,供司法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参阅比照,也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寻衅滋事罪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内容。
本书的整体设计,既考虑了主题的集中性,突出重点,注重对寻衅滋事罪典型案例进行法理研析;又考虑了视野的开阔性,着力回答、解决寻衅滋事罪司法认定中的疑点、难点问题,满足司法实务的现实需要。
上编 理论编
第一章 寻衅滋事罪研究综述
一、寻衅滋事罪与流氓罪在司法适用上的关系
二、寻衅滋事罪的客体
三、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
四、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五、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
六、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
七、寻衅滋事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八、寻衅滋事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九、寻衅滋事罪的立法完善
十、网络寻衅滋事犯罪问题
十一、寻衅滋事罪的程序法问题
第二章 寻衅滋事罪的基本法理
一、寻衅滋事罪的立法沿革
二、“口袋罪”视域下寻衅滋事罪的刑法定位与未来命运
三、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宏论
四、寻衅滋事罪的司法认定要论
五、寻衅滋事罪“网络化”趋向的法理分析
六、结语
下编实务编
网络环境是否为公共场所
——“秦火火”寻衅滋事案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无事生非”
——邹某某等寻衅滋事案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司法适用
——李宾、王振、张磊寻衅滋事案
事出有因的殴打是否可以成立随意殴打
——宋彪等寻衅滋事案
共同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行为如何定性
——陈寿军等寻衅滋事案
多人共同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如何处理
——杨安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致人重伤、死亡的处理
——石光等寻衅滋事案
共同随意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忠仁等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
强拿硬要小学生财物的处理
——游乐荣寻衅滋事案
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的认定
——李胜寻衅滋事案
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的认定问题
——张数文寻衅滋事案
以强迫交易为目的实施的损毁财物、殴打他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许军令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的区别以及犯罪形态问题
——肖传国等寻衅滋事案
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分
——王鲜俊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系
——段琼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的区别与共犯问题
——屈甲故意伤害、李乙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分
——张月新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与抢劫和敲诈勒索的区别
——陈建、曾小强寻衅滋事案
随意辱骂执法人员、寻机闹事的行为如何认定
——霍双芬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李铁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罪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区分问题
——李强等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王某寻衅滋事案
寻衅滋事犯罪与违法之间的区分问题
——夏某某寻衅滋事案
“医闹”行为的刑事罪责
——董某等寻衅滋事案
附录 寻衅滋事罪法律、司法解释暨部门规章汇编
一、法律
二、司法解释
三、部门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