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玉北编著、韦尔乔绘画的这本《弦中倒影》精选了西方近代艺术史上的9位典型音乐家(包括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帕格尼尼、舒曼、李斯特、肖邦)、音乐作品及其思想观点,并配上相应的图画。对于每一位音乐家,按照人物介绍、主要作品、思想观点、主要贡献等的思路展开。图文交相辉映,雅俗共赏,知识与艺术相得益彰。阅读本书,可欣赏机智洒脱、轻松灵动的线条,更可了解西方艺术的精髓,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升华。
西方艺术系列绘本是一套以图形和线条勾勒的艺术史。西方近代光辉灿烂的艺术史中,曾有无数名闻遐迩的天才艺术家,该系列绘本遴选出文学、音乐和美术三个领域的代表人物,由画者韦尔乔以钢笔线条,诠释作者王玉北浓缩后的大师生平和艺术世界。从莫奈、雪莱到帕格尼尼,从普希金、舒伯特到鲁本斯,作者摘取了艺术史上最闪亮的明珠,用飘逸洒脱、充满灵感的笔触,让我们领略到文字、音符和色彩中跃动的丰富心灵,深深感受到艺术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弦中倒影》就是该系列绘本之一,介绍了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肖邦、巴赫等著名音乐家。
好学
1694至1695年间,巴赫先后失去了双亲。年仅10岁的巴赫由大哥收养。大哥新婚不久,家里还有个婴儿,然而大哥责无旁贷地挑起了重担。
大哥家收入微薄,巴赫刚满10岁,便在学校合唱团里唱歌,领津贴45弗罗林,外加一份口粮和柴火。大哥教他弹羽管键琴,还给他讲作曲的入门课程。
他努力学习,不久他就弹熟了哥哥让他学的所有作品。哥哥可能对这位小弟弟感到嫉妒,不准弟弟抄写他的一本笔记,这本子里记有当时几位日耳曼键盘乐器大师的佳作。
巴赫常常偷偷溜进大哥的书房,从格栅后用纤细的手指小心摸出一页页笔记,抄写那些美妙的旋律。
从业
1703年,巴赫被聘为阿恩施塔特新教堂风琴师。1707年,巴赫来到米尔豪森的布拉西乌斯教堂任风琴师。就在这年的10月17日,他和堂妹芭芭拉结婚。
1708年7月,巴赫定居魏玛,在魏玛的领主的小教堂里弹管风琴。他尝试了许多音乐体裁:前奏曲、奏鸣曲、组曲、清唱剧等。不过让他声名远扬的,倒不是他创作的乐曲,而是他在管风琴方面的高深造诣。有位牧师在描述巴赫的演奏时说道:“他的双脚在脚踏板上飞舞,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强大的音乐轰鸣不已,如同阵阵雷声,掠过教堂上空。这样的表演令弗雷德里克亲王惊叹不已,音乐一停止,他竟然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宝石的戒指,送给巴赫。”
委屈
在魏玛,巴赫也收了一些世家子弟做学生,其中就有公爵的侄儿和继承人奥古斯特。奥古斯特肆无忌惮地公开批评他叔叔的政府。巴赫和奥古斯特的走近,害他后来遭了罪。
1716年,唱诗班的老指挥72岁的德雷泽辞世。顺理成章,指挥一职非巴赫莫属。但公爵却任命德雷泽平庸的儿子当指挥。巴赫觉得受到伤害,于是就想辞职。
公爵十分恼怒,竞将巴赫投进牢里,关了近1个月才放出来。巴赫在魏玛的职业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比试
1717年9月,巴赫来到德累斯顿看法国管风琴师马尔尚的表演。
马尔尚那不可一世的派头,引起不少德国人的不满。有人想出一个主意,请巴赫来和他进行一次即兴演奏比赛。
巴赫如期到来,可是马尔尚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他的家当溜之大吉了。
接下来,成了巴赫一人的表演了。那音乐叫人永难忘怀。
变故
科登的利奥波德亲王向巴赫提供了一个宫廷乐团乐长的职位,巴赫欣然接受。巴赫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1720年6月他陪利奥波德亲王外出疗养。一个月后回到科登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悲痛的场面:爱妻已逝。
巴赫已养成一个习惯,凡事均由其妻办理,以至一位老仆人进来向他要钱买黑纱时,他含泪回答道:“跟我太太去说吧!”
后继有人
1720年秋,巴赫到汉堡圣卡特琳大教堂,在管风琴演奏大师赖因肯眼前即兴演奏了《在巴比伦河畔》。2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也是这首曲子,巴赫曾对赖因肯那辉煌的演奏崇拜得五体投地。巴赫演奏结束后,赖因肯大为震惊。他来到巴赫跟前,拉着他的手说:“我曾以为这种艺术已经死亡,但我看到它在你身上仍然活着。”
P7-17
韦尔乔作为一位大夫,居然画得比专业画家还要成熟、轻松、自如,看来除了勤奋、读书、修养、行万里路外,还真需要一些天赋。
华君武
著名漫画家
我一看他的线条,都是非常漂亮的,人物头像都不是概念化的,都很有深度。特别是他画的手啊,脚啊,都有血管,医生的本能全部流露。确实画得好,真是画得好,单线条的、复杂线条的画都站得住,而且线条都敲得响……
丁聪
著名漫画家
第一次见到韦尔乔的画时给我的震动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这哪是人画的!
刘彦
油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