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永不放弃/中华自强励志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春曼//心曼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春曼、心曼著的《永不放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单身母亲支撑两个绝症女儿顽强与病魔抗衡,勇敢追求平凡而有意义的梦想的故事,一个关于爱与生命的奇迹。母亲深夜用手推车送高烧的女儿去医院救治,在所有人都劝她放弃时,她毅然用坚定的母爱21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女儿们的生命。家里没有钱买轮椅送姐妹上学,母亲就在家里教她们读书认字,还借钱给家里安装了一部电话,支持姐妹面向社会开办公益的《曼曼心灵热线》。姐妹写作时,母亲给她们拿纸和笔;姐妹接听热线电话时,母亲帮她们举着电话听筒;姐妹睡觉时,母亲躺在两个女儿中间,给她们翻身……由于病情恶化已经危及到了姐妹的眼睛,经常会出现间歇性失明,她们就闭着眼睛摸着键盘写作。他们用温暖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支撑自己勇敢地面对北漂生活的艰难,在窘困中体味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终于,在母爱的支撑下,姐妹先后完成《生命从明天开始》、《救赎的爱》等著作。

内容推荐

春曼、心曼著的《永不放弃》讲述的是一个单身母亲支撑两个绝症女儿顽强与病魔抗衡,勇敢追求平凡而有意义的梦想故事,一个关于爱与生命的奇迹。

母亲深夜用手推车送高烧的女儿去医院救治,在所有人都劝她放弃时,她毅然用坚定的母爱21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女儿们的生命。由于病情恶化已经危及到了姐妹的眼睛,经常会出现间歇性失明,她们就闭着眼睛摸着键盘写作。她们的故事感动了国内外各界,更震撼了所有善良的心灵。2011年5月,姐妹荣获第14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目录

序言 三个女人的传奇张大诺

第一章 母亲拒绝再婚

 引子

 爸爸他已经死了

 一盘葱花炒豆腐

 100粒瓜子仁

 香甜的白米粥

 母亲拒绝再婚

第二章 初到京城

 这就是我们的家吗

 在北京的第一顿晚餐

 这就是最便宜的了

 就这个一般人家还用不起呢

 我不能这样等死

 冬天冷再说吧

 一定要帮母亲撑起这个家

第三章 没有父亲的中秋节

 半夜墙根儿塌了

 生活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

 没有父亲的中秋节

 战役才刚刚开始

第四章 出租屋里的阳光

 好想吃一根冰棍啊

 一只画出来的猪肘子

 她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那时她们真的好能干啊

 看见阳光照在窗台上

第五章 妈妈,我不想死

 一声接一声地喊妈妈

 还有人家亮着灯呢

 她想回家

 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襟

 想吃饭了

 突然停电了

 我在这儿呢

 母女挤在一张病床上

第六章 不向命运低头

 我饿……

 别扔了,我不吃了

 望糖兴叹的尴尬

 就半杯开水了

 感激邻居的灯光

 米粥煮糊啦

 不许告诉奶奶这个秘密

 她失去爱的力量了吗

 给自己做心理疏导

 突然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生命日记

第七章 母亲的为人之道

 月季花还活着

 妈去劈柴禾烧炕

 出院后的水果罐头

 被送回去的猪肉

第八章 与疾病抗衡

 意外扭伤了脚

 母亲用十分钟给她翻一个身

 用歌声驱赶疼痛

 我的眼睛……

 不想躺着等死

 闭着眼睛写作

 这饭还要不要吃呢

 用力拉住头发说话

第九章 母亲的谆谆教导

 母亲美得就像一个仙女

 想吃一顿大米饭

 过年

 代表母亲招待客人

 妈不喜欢吃大米饭

 母亲不在家的时候

 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母亲教女儿们改写人生

第十章 我们不是废人

 天怎么还不亮啊

 多想自己能翻动身

 她们不是废人

 我不想洗了

 陪母亲去医院

 把母亲一个人留在病房

 她们必须长大

 母亲生病之后

 第一次和面

 白骨精馒头

 姐妹一起给母亲剪发

尾声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香甜的白米粥

天已经快黑下来了。

“妈妈,别干了,我要吃饺子,用瓜子仁给我包饺子吃吧!”

母亲收拾完前面的菜园子,接着又去收拾屋后的那一片。大曼隐约听见小海哭闹着不让妈妈干活了,弟弟饿了,也困了。

其实,大曼和妹妹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白天太阳还晒得人头皮疼呢,等到了晚上太阳一落山,院子里黑洞洞的,似乎一下就变冷了,而且还到处飞着“嗡嗡”乱叫的大蚊子。母亲给她和小曼每人掰葵花叶做扇子,让她们扇着好驱赶那些讨厌的大蚊子。可大曼和妹妹穿着小背心和短裤,裸露在外面的胳膊和腿上还是都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大包,屁股也被板凳硌得火辣辣地疼。那疼痛顺着她们的四肢蔓延到全身,浑身酸胀得叫人好难受啊!她们恨不能妈妈立刻干完活抱她们回屋,让她们能躺在炕上好好舒展一下四肢。

可母亲还在没完没了地干活……

大曼和妹妹懂事了,耐心地等着母亲。不哭,也不闹。她们忍耐着盼啊,等啊,可时间似乎过得越来越漫长了……

好不容易听见了母亲的脚步声从远而近,大曼以为母亲是干完活了,却看见母亲又拖拽着一大堆豆角秧从屋后的小胡同里走出来,母亲一边往院门外拖豆角秧,一边安慰大曼和小曼说

“妈快干完了,还有一垄地妈就干完啦,干完活妈就抱你们进屋啊!”

大曼和小曼听话地点头,安静地坐在大凳子上继续等着。

这时,忽然听见一声自行车的铃响,大曼和小曼一起惊喜地向大门口望去,昏暗的暮色中大门虚掩着,没有人进来。只听见隔壁邻居大娘家的院门“咣当”响了一声,紧接着院杖子跟着晃了晃,大曼和小曼好奇地伸长脖子,趴在杖子缝隙里向邻居大娘家院里看,只见邻居大爷推着自行车下班了,从后座上取下一包东西,然后迎着从屋里跑出来的小哥哥和小姐姐们进屋了。

大娘家的屋门敞开着,从屋里射出的黄色灯光,是那么的温暖和热闹。

她们隐约看见大娘腰上扎着围裙正在锅台边忙活着做晚饭。从那院飘过来一股股韭菜盒子的味道,好香啊!

她们多希望父亲能回来,她们家也能像邻居家那样热热闹闹的有韭菜盒子吃。

胡同里再次传来母亲的脚步声,大曼和小曼急忙坐正身子。假装正在等母亲的样子。她们知道母亲是不允许她们趴杖子缝儿往邻居家看的。母亲说:“这样看人家不礼貌,没出息,别人发现了会认为我们眼馋人家的东西呢。”  不能扒杖子缝儿了,但她们用力吸着鼻子,贪婪地吮吸着韭菜盒子刚出锅的那种油汪汪的香味……

母亲发现了女儿们的小动作,急忙把趴在她后背上困得耷拉着脑袋的小儿子放回到屋里炕上,顾不上洗手,就匆忙脱掉干活的外衣出来抱两个女儿回屋。

虽然被母亲抱回了屋里的炕上,但大曼和小曼心里还是惦记邻居大娘家的韭菜盒子的香味,那种迫切想进屋的心情没有了,忽然觉得屋里惨淡的灯光照着空旷的墙壁和大炕面,冷冷清清的,好没意思啊!

母亲似乎猜到了孩子们的小心思,她一边忙里忙外地打水给孩子们洗手洗脚,一边抱柴禾烧火煮米粥给孩子们吃。母亲在忙活这些的时候,还怕孩子们等不及而睡着了,嘴里不停地跟三个孩子说着话,时不时地喊一下孩子们的名字。

母亲说:“妈小的时候闹饥荒,姥姥家一粒粮食也没有,只能去野地里撸榆树叶和草籽吃,吃得大人孩子都浮肿。有一次妈和你大姨饿得躺在门后的草堆里差点饿死,是妈的奶奶踮着一双小脚去菜园里摘了一只拇指大的小角瓜,那时哪有油啊,就放点盐煮一锅清汤给妈和你大姨喝了,我们才活下来的。”说着,妈妈提高了声音,“那时哪有这么香的大米粥喝呀,见也没见过白面和大米呢!”

听了母亲小时候挨饿的故事,大曼和小曼似乎不那么馋邻居家的韭菜盒子了。

小海也不吵着要饺子吃了,他努力瞪大眼睛不让自己睡着,强打着精神乖乖地坐在父亲给他们定做的那只光秃秃的小炕桌前,等母亲盛大米粥给他喝。

母亲说:“来,你们仨比赛,妈看今晚谁喝得多,喝得快啊!”

母亲的话鼓励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他们兴奋地捧起能把自己的小脸盖住的大瓷碗,“呼噜呼噜”地往肚子里吸大米粥……

一锅白米粥就是晚饭,但孩子们却喝得格外起劲儿……

P12-13

序言

三个女人的传奇

文/张大诺

给春曼心曼写序,已经是第三次了。

谁有机会给同样的作者写三次序言?即便这三本书都是我指导的,我也觉得这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当然,我也曾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写出新意,闭眼,静静地想,确实不知该写什么,直到脑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

每次,我去看她们的时候,她们都笑靥如花地坐在那里.和我热情地打招呼。她们的旁边,是清瘦的母亲,母亲总是有点气血不足,说话也没有底气。

翻看微信朋友圈时,则看到完全相反的图片场景:姐姝二人有气无力,被病痛折磨着,她们的母亲,表情“坚定”.气力充足,认真照顾着她们的起居。

两个姐妹,重度肌无力,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而她们的母亲,胃病严重,连续两年无法正常进食。

她们三个,每一个,都似随时折断的枝杈,但搭在一起.就是坚不可摧的铁三角,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但又坚不可摧的家庭。

许多时候,我几乎无法理解:在每月固定收入一千多元的情况下,三个人如何能够北漂十年?有十几次,我劝她们到一个小城市生活,她们都拒绝了,她们相信:两个不能走、全年都在生病的女孩,一个每年之中半年都在生病的母亲.三个没有固定收入的母女,可以凭借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充满尊严并快乐幸福地在大城市生活!

她们做到了。

她们做到了!

两个女孩努力地写书,拼命地写书;一位母亲努力地持家。拼命地持家(有时也抱不动女儿),一股力量,在三个随时可能倒下的生命中……穿梭流淌、互为激荡,最终自给自足、生生不息。

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奉献给这个世界的,是关于某种磅礴生命力的精彩大戏,是关于亲情大爱的华关乐章,而这本书就是剧场,打开它,大幕拉开,能够看到她们十年北漂生活的乐观奋斗以及极致动人的亲情母爱。

而我们,作为有幸被邀请的观众,伸出双手,准备鼓掌……

(作者为全国十佳生命关怀志愿者、本书创作指导老师)

后记

编后记

我相信折翼的天使也能飞翔

我感叹

有这样一对姐妹

身患重症、肌肉无力却坚强幸福

原来她们有一位可敬的妈妈

28岁丧夫的妈妈

没有放弃过姐妹俩

为了孩子她不愿再成家

再苦再难的母亲

也不愿丧失自尊

她教会孩子们懂得爱

懂得奋斗和感恩

举家迁徙到北京

举目无亲步履艰难

可他们为了生存挺起勇气

笑对苦难励志弥坚

对于生活

她们精致的妆容笑靥如花

对于人生

她们十多年心灵救赎为爱布道

赢得了朋友增添了力量

于是我感叹

三个女人能创造传奇

我看见

她们心灵之门上处处有阳光

我相信

折翼的天使也能飞翔

本书编辑写于2014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