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
说话嘴上要有硬功夫,办事心里要有软手段。一个人说话办事玲珑八面,在这个社会上就很风光,否则,在这个社会上活得就很憋屈。所以,说话讲尺度是真学问,办事论分寸是大文章。不管是与人说话、与人交往、与人办事,都蕴含着分寸的玄机。因此,说话办事要有尺度和分寸意识。
本书既有关于说话办事能力的独特思路,又有社交大师的成功经验。当你手捧本书时,你能够成为一名说话办事的高手,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把事办得漂漂亮亮。让自己最想说的话、最难办的事“水到渠成”!
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学来的。
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来,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句说话的高手,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把事办得漂漂亮亮。让自己最想说的话、最难办的事“水到渠成”!
本书内容翔实,广采博收,语言力求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更吸收了大量实例,摒弃了空谈,便于读者阅读和借鉴。书中既有关于说话办事能力的独特思路,又有社交大师的成功经验。当你手捧本书时,你会变得比以前更理性、更有自信心、更会说话和办事!
把握好插话的时机
在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只听到一半或只听一句就装出自己明白的样子。我们提倡在听别人说话时,要不时做出反应,如附和几句“是的”等话语,这样既让说者知道你在听他说,又让他感觉你在尊重他,使他对你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万事都有忌,都要有把握分寸的地方。许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中途插嘴,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仅弄错了问话意图,中途打断对方,还有失礼貌。不过,在别人说话时一言不发也不好,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若只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没有说清楚而继续说下去。
还有不少人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表现得唯唯诺诺的样子,哼哼哈哈,好像什么都听进去了,可等到别人说完,他却又问道:“很抱歉,你刚才说什么?”这种态度,对于说话者来说是有失礼节的事。
所以说,即使你真的没听懂;或听漏了一两句,也千万别在对方说话途中突然提出问题,必须等到他把话说完,再提出:“很抱歉!刚才中间有一两句你说的是……吗?”如果你是在对方谈话中间打断,问“等等,你刚才这句话能不能再重复一遍?”这样,会使对方有一种受到命令或指示的感觉,显然,对你的印象就没那么好了。
听人说话,务必有始有终。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这时,由于你的插话,很可能打断了他的思路,要讲些什么他反而忘了。
做过推销工作的人大概都认为遇到那些喜欢讲话的顾客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当推销员拜访他时,他高谈阔论起来就滔滔不绝,使得推销员在那里停留的时间要比预定的时间多,倘若告辞的时机与方式不恰当的话,又会被顾客认为是服务不够周到,推销产品缺乏诚意。所以,这个时候推销员要有耐心,千万不要堵往他的话头,因为有的顾客是有意地拿“多侃”作挡箭牌,占用更多的直销时间,使推销员更多的是在听顾客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地“胡侃”,而陷于被动。
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推销员首先要及时指出顾客说话内容中矛盾的地方,发现顾客内心真实的欲望,但不可让顾客对推销产生抵触情绪。然后,要尽快给顾客一种错觉,好像推销员一直在全神贯注地听着,使顾客认为自己把推销员弄得糊里糊涂,随后放松警惕或抵触心理,甚至开始对产品进行胡乱评价。这个时候,推销员可以利用顾客内心的矛盾、误解、欲望,用简捷的方式突然直击要害;逼其对关键环节表态,促使事情明朗化。
场面话当讲则讲
在处世中,要避免矛盾,稳中求安,场面话不可少说。场面话很虚伪,但有时候不得不说,其中两种话特别要多说:一种是不离谱的赞扬话;一种是不一定马上兑现的承诺。
年轻人一踏人社会,应酬的机会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去人家做客、赴宴、酒会、会议或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该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
什么是“场面话”?简而言之,就是让主人高兴的话。既然是场面话,也就可想而知是在那个“场合”才讲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事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人家主人明知是“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
该怎么说场面话呢?以下的举例可做参考。
去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状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和我是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只以上所举,不过一般大概离不开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个标准,要看当时的状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太多,点到为止最好,太多就真的虚伪而且肉麻了。而且说场面话时,最好选择事实来发挥,不要无中生有,否则会弄巧成拙。
有时候,当面答应他人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等。这些“场面话”多半是拉不下脸拒绝对方时,只好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犹如“缓兵之计”,既可以抽身,又留有余地,不会伤害感情。
说“场面话”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与人套近乎。套近乎是交往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双方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往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支持与合作。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讲好“场面话”,对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其实,说“场面话”的重要性,只要你把自己想像成主人就知道了。
P28-31
说话办事只需要那么一点小小的艺术——能说会道、打动人心的说话办事艺术。我们不仅要会干,更要会说。把话说碍滴水不漏,把事办得漂漂亮亮,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人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学会说话办事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若对方是性情豪放的人,则他喜欢听耿直爽快的话,那么你就应直率坦白;若对方是严谨老练的人,则他喜欢听流利而稳重的话,那么你说话要注意态度恭敬,朴实无华,直而不曲。话语虽简单,但言必中的,给人以老实敦厚的印象;若对方是学识渊博的人,则他喜欢听旁征博引的话,那么你不妨引经据典,使谈话富有哲理色彩,但言辞应表现出含蓄和文雅。总之,与不同的对象谈话,就要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
有位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一时不语。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语。
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道:“花时间挺长的。”徒弟无言。
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土,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挺利索,20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语。
师傅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怯怯地问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我没一次做对过。”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都包含着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言;对你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开头难,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技艺日益精湛。
你看,一个人说话有尺度,交往讲分寸,办事讲策略,行为有节制,别人就很容易接纳你;反之,你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别人就会讨厌你。
学会掌握好说话的尺度和办事的分寸,是人生的两大生活技巧,缺一不可。因此,我们编写了《怎样把握好说话的分寸与办事的尺度》一书。此书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说话办事的高手,让自己最想说的话、最难办的事“水到渠成”!
本书内容翔实,广采博收,语言力求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更吸收了大量实例,摒弃空谈,便于读者阅读和借鉴。书中既有关于说话办事能力的独特思路,又有社交大师的成功经验。当你手捧本书时,你会变得比以前更理性、更有自信心、更会说话和办事!
编者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