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孔子生平述略
一 孔子生活的世界文化背景:轴心时代
二 孔子的家世
三 孔子的生平
四 孔子的影响
五 人性、太人性化的孔子
第二节 《论语》概况介绍
一 《论语》的成书过程
二 《论语》书名的含义
三 《论语》一书的内容
四 《论语》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五 《论语》的参考读本
六 如何读《论语》
第二章 孔子思想的总体特征.——以人为本的世俗情怀
第一节 关注现实人生,忌形而上的玄思
第二节 注重躬身践行,鄙夷玄虚空谈
第三节 孔子的天命论背后隐藏的世俗情怀
第四节 孔子的丧葬祭祀思想的人伦旨归
第三章 孔子的仁学思想(一)——仁学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仁学”的基本精神之一:爱人、孝悌
第二节 “仁学”的基本精神之二:泛爱众
第三节 “仁学”的基本精神之三:忠恕之道
第四节 “仁学”的基本精神之四:安仁与杀身成仁
第四章 孔子的仁学思想(二)——仁学的扩展内容
第一节 恭、宽、信、敏、惠
一 恭则不侮
二 宽则得众
三 信则人任
四 敏则有功
五 惠则足以使人
第二节 温、良、恭、俭、让
第三节 仁学的其它内涵
一 刚、毅、木、讷
二 先难而后获
三 当仁不让于师
第五章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成仁的途径
第一节 里仁为美
第二节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一 克已复礼
二 为仁由己
第三节 能近取譬、见贤思齐、观过知仁
一 能近取譬
二 见贤思齐、观过知仁
第四节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五节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
第六章 孔子的孝道思想
第七章 孔子的礼学思想
第八章 孔子的乐教和诗教思想——兼论礼与乐的关系
第九章 孔子的政治思想
第十章 孔子的正名思想
第十一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孔子的语言艺术观
第十三章 孔子的处世之道(一)——为人处世的正、负原则
第十四章 孔子的处世之道(二)——“三”字处世哲学
第十五章 孔子的处世之道(三)——进退俯仰之间
第十六章 孔子的中庸之道
附录 本书未引用的《论语》言论翻译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