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历史典籍阅读系列”旨在引导读者阅读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该系列图书让读者在阅读中国传统历史典籍的同时,感悟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以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蓝本,删繁就简,精选其中的精彩故事,向读者展示《资治通鉴》的魅力。本书由龚学刚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中国传统历史典籍阅读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龚学刚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历史典籍阅读系列”旨在引导读者阅读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该系列图书让读者在阅读中国传统历史典籍的同时,感悟历史,与历史中的人物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以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蓝本,删繁就简,精选其中的精彩故事,向读者展示《资治通鉴》的魅力。本书由龚学刚编著。 内容推荐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以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蓝本,删繁就简,精选其中的精彩故事,向读者展示《资质通鉴》的魅力。本书使用白话文重新叙述古文,易读易懂;书中有大量注释,帮助读者进入情景,理解原文;故事经过精选,为主题服务,使读者从故事中有所体悟,有所收获。 《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一书为广大历史爱好者量身打造,尤其适合青少年阅读。本书由龚学刚编著。 目录 上篇 三家分晋智伯丧命 急报仇豫让勇自刎 施仁政文侯成霸主 功成业立吴起被杀 游列国孔伋论仁义 立木为信商鞅变法 邹忌鼓琴谏齐威王 智张仪巧舌立奇功 大难不死范雎复仇 负荆行廉颇传佳话 为社稷触龙说太后 信陵君窃符救赵国 春申君贪色命归西 灭楚国王翦屡请功 惧遭殃赵高杀李斯 破釜沉舟浴血杀敌 惜英才萧何追韩信 入咸阳刘邦三约法 中篇 划鸿沟分楚河汉界 登帝位刘邦封功臣 入牢狱贯高受酷刑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 除心患吕后造人彘 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展英才陈平任相国 张释之制法为天下 尽忠心汲黯留青史 苏武牧羊名垂千古 边塞行李陵征匈奴 巫蛊祸太子含冤死 巧言惑主石显专权 当机立断陈汤建功 为友鸣冤朱勃上书 班超智勇出使西域 畏四知杨震拒贿金 郭泰擢才有教无类 定江东孙策归九泉 白门楼曹操斩吕布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智诸葛亮七擒孟获 失街亭孔明斩马谡 诸葛亮命殒五丈原 下篇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 司马昭篡魏费心机 施仁政羊祜有远虑 求自保贾充巧嫁女 石崇王恺京都斗富 真名士从容赴国难 入京师王敦害伯仁 石虎诛子纵火焚尸 王猛扪虱纵谈天下 战淝水苻坚反遭噬 刘裕密谋代晋成宋 魏太武帝震怒灭佛 刘义隆疑心杀功臣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 怠军机王玄谟兵败 刘子业残暴受诛戮 受禅让萧道成建齐 魏孝文帝计迁都城 孝文帝临终托元勰 谋帝位叔陵弑太子 杨广夺位残忍毒辣 玄武门李世民夺权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 安禄山邀宠显伪诈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颜真卿气节惊藩镇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 勇朱瑾怒斩徐知训 运匠心李昪开新朝 试读章节 战国时期,鬼谷子王诩是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是纵横家的鼻祖。张仪曾师从于他,学习权谋纵横之术,学成之后在秦国担任相国。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征讨齐国,便征求张仪的意见。张仪说:“现在齐国与楚国结为盟友,如果攻打齐国,楚国必会出兵相助,不如先破坏他们的互助条约。”于是,张仪被派到楚国去游说楚怀王。 楚怀王早就听说过张仪的名气,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询问他要商讨何事。张仪说:“秦王仰慕您的仁义道德,特派我前来与贵国交好。如果您愿意与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愿意与您永远结成兄弟之邦,而且愿意献出商於方圆六百里的土地。除此之外,还会把秦国的美女进献给您。如此一来,楚国以后就不用再依靠齐国了,而且还能得到那么多土地,岂不是两全其美?”楚怀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糊涂虫,听张仪说能得到那么多土地和美女便不禁欣喜万分,他答应了张仪与齐国断交。 楚国大臣听说此事后纷纷表示祝贺,只有陈轸说:“秦国提出送给大王商於六百里土地,绝对是个诱饵,您千万不能轻信。”陈轸的反对让楚怀王很生气,他愤怒地说:“寡人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面对国君的怒气,陈轸很镇定,他慢慢地说:“大王请息怒,请容臣把话说完,大王再做定夺也不迟。依臣之见,楚国正是有齐楚互助条约,秦国才不敢贸然侵犯楚国。如果大王与齐国绝交,秦国日后必然会出兵欺辱楚国。如果秦国诚心想把商於六百里土地让给楚国,大王不妨先派人接受。等土地到手后,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怀王哪里肯听,一面关闭边界与齐国绝交,一面派人出使秦国接受商於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佯装坠车摔伤了腿,告假在家,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国的使者连张仪的面都见不到,更别说接受商於的土地了,只好如实向楚怀王禀报。楚怀王得知后仍然没有发觉自己被骗了,他还在反思:“难道是张仪觉得我与齐国决裂得不够彻底吗?”觉得自己哪里还没有做到位。思前想后了好一阵子,他派勇士宋遗到齐国的边境把齐王大骂了一顿。齐王气得浑身直哆嗦,发誓要报此仇,马上派出使者去见秦王,相约共同发兵征讨楚国。 张仪见目的已达到,这才去朝见秦王。途中遇到了楚国的使者,使者马上拦住张仪说:“张相国,现在楚国已与齐国断交,贵国也应该按照承诺把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割交给楚国了,这样我也好回去复命。”张仪突然哈哈大笑:“我想你们大王一定是听错了,我当时向他许诺的是我家的六里地,秦国的土地怎么会轻易送人呢?”楚国使者气得一脸煞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马上回国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这才反应过来上了当,顿时怒上心头。他向左右咆哮:“传令下去,发兵灭了秦国!” 秦王早已摸透楚怀王的脾性,还未等楚国发兵,他就约了齐国助战。结果楚国大败,楚怀王只好主动求和,割让两座城池给了秦国。 公元前311年,秦王派使者出使楚国,告诉楚怀王说想用武关③以外的土地换取楚国的黔中郡。楚王回复说:“我不要你的土地,你把张仪交给我,我拿黔中土地跟你交换都行。”秦王一直很欣赏张仪的才能,对他也很倚重,想再派他出使楚国,但又为他的性命担忧,所以一直没说。张仪听说后,主动请命出使楚国。秦王说:“楚王恨你入骨,你去不是白白送死吗?”张仪却满不在乎,他很有信心地告诉秦王:“现在秦国强大而楚国弱小,楚王不会拿我怎么样的。而且我与楚国宠臣靳尚是朋友,靳尚又是楚王妃子郑袖的亲信,而楚王又十分宠爱郑袖,对她总是言听计从。”于是,张仪就去了楚国。 张仪刚到楚国,就被楚怀王的士兵抓住投入大牢,准备处死以泄心头之恨。靳尚得知张仪被捕,马上进宫对郑袖说:“你处境危险了!”郑袖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弄懵了,她不解地问:“我安居深宫,这里禁卫森严,哪来的危险?”靳尚连忙向她解释:“秦王十分喜欢张仪,一定会救他的。听说秦王打算用上庸六县送给楚国,还要挑选一批能歌善舞的美女进献给大王。大王既看重土地又十分忌惮秦国,一定会答应的。这样一来,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得宠,那你就要失宠了。我看还不如把张仪放回去。” 郑袖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便日夜向楚怀王哭诉说:“做臣子都要竭尽全力为他的君王效力。现在我们用来交换的土地还没割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前来,这是对您的尊重。如果杀了张仪,秦王恼怒之下,必会举兵攻打楚国。我请您准许我带着孩子到江南避难,以免遭到秦兵伤害。”楚怀王被这股枕边风说动了,他下令放了张仪并赐予厚礼。 张仪趁机又对楚怀王说:“秦国十分强大,兵强马壮足以吞并天下。而合纵抗秦之人,犹如驱羊与老虎搏斗。现在大王不结交老虎却亲近羊群,这是大错特错了。如果现在秦国联合韩、魏进攻楚国,那楚国就危险了。大王您如果能采纳我的意见,我一定会尽力让秦国和楚国成为兄弟之邦,永不互相攻打。”楚怀王最终采纳了张仪的建议,与秦国结好。 后来,张仪周旋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先后说服燕、韩、赵等国“连横”亲秦。就这样,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终于被张仪各个击破了。P16-18 序言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历史巨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刘恕、范祖禹、刘攽分撰,历时十九年编写而成。它继承了《左传》写人叙事的风格,并有所发展。《左传》最后记载了赵、韩、魏三家灭智伯的史实,司马光便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一直写到五代十国为止,即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洋洋洒洒三百余万字,记录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面展示了其间历朝各代政权的兴衰过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帝王将相和先贤圣哲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事之道。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撰序。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是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指导思想向来被视为辅助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因此,司马光在编纂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天人关系和朝代更替的规律,以及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活动。除此之外,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礼乐、品德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都收入其中。所以,《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备受历代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史学家们的青睐。史学家胡三省评论此书说:“为人君而不知《资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资治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资治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资治通鉴》参考了正史、野史、传状、话录、奏议等二百余种相关资料,内容博大精深,记事求实考信,兼收并蓄,拾遗补阙,文辞优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赞誉。《资治通鉴》卷帙浩繁,内容庞杂,它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以时间为叙述线索,许多历史事件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章节中。同时,原著古文相对晦涩难懂,令一些现代读者望而却步,无法亲其芳泽,领略其神韵。鉴于此,编者从原著中遴选出大量人物和历史故事,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展开生动的叙述。 本书力求语言简洁、表达准确、故事情节精彩,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古代帝王将相、先贤圣哲的身上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才智谋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使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王岩、才永发、陈艳丽、高海友、金跃军、李丽、李仁成等人参与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资治通鉴》的博大精深,加之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