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家洲编著的《韩信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主要介绍:韩信,淮职(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首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韩信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孙家洲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孙家洲编著的《韩信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主要介绍:韩信,淮职(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首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被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所选军事家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反映了中国兵家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如果传主有多重身份,也只以其军事事迹为主,以突出本丛书特色。由孙家洲编著的《韩信评传/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书》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 评传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既介绍传主的事迹,也介绍其军事思想,并作出评论。在写作方法上,既要讲人,也要讲故事,要求语言生动,叙事精彩,引人入胜。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将星初耀 一、崎岖蜀道失意人 二、萧何月下追韩信 三、首建大策 笑谈逐鹿 第二章 决胜千里 一、暗渡陈仓 还定关中 二、驰援汉王 力撑危局 三、声东击西 木罂渡军 四、背水布阵 井陉扬威 五、先声夺人 不战而胜 六、兵不厌诈 奇袭破齐 七、击敌半渡 智斩龙且 八、雄踞一方 不忍背汉 九、垓下会战 乌江悲歌 第三章 兔死狗烹 一、锦衣荣归 二、云梦惊变 三、灭族之祸 第四章 青史有情 一、千古重良将 二、几多不平声 试读章节 数日之内,一座高高的拜将台,经过突击施工完成了。汉王即将隆重地任命一位大将的消息,也在汉军将士中广‘泛流传开来,特别是追随刘邦多年的亲信将领,个个喜笑颜开,自认为大将的职位,非自己莫属。 在众将领的企盼中,汉王任命大将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可是,在拜将之目,汉王刘邦在那座令全军将士敬仰的拜将台上,把大将的印绶给了韩信的时候,许多将士都不由得怀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怎么是他——军中无所知名的韩信?全军皆惊! 这位受命于非常时期的汉军大将韩信,能深得丞相萧何的赞赏和推荐,却未曾引起汉王刘邦的重视,又在拜将之日令全军深感意外,他的初次登场,就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韩信究竟是何等人物? 韩信,是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布衣百姓之家。自幼因家境贫寒,经历了坎坷的生活,尝遍了世态炎凉。他家中没有足够的资财,乡里间对他也没有好评价,自然也不够推荐为吏的条件;他又不屑于去做经营牟利的商人,经济状况自然每况愈下。身在贫困之中,他却喜读兵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母亲不幸去世之后,他精心选择了一块高大空旷的墓地安葬了母亲,墓地周围足以安置一万户民居。。人们对这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的这一举动,.纷纷嗤之以鼻:他还梦想将来大富大贵,为他母亲的墓地设置一万户护墓百姓吗?真是异想天开!不错,这正是贫困交加重压之下,韩信内心深处的追求。 母亲死后,韩信时常衣食无着,他只好厚起脸皮,寄食于亲朋故交。很多人因此对他翻起了白眼。有一位亭长,与韩信素有交情,韩信连续在他家“混”了一个多月的饭,每到开饭时间,他就不请自到。这位亭长不便公开驱逐落难之中的朋友,亭长的妻子却想出了对付韩信的“高招”:全家人清晨起来,先不梳洗,就提前吃朝饭;等到韩信按正常的开饭时间到来时,主人家早已吃完饭,也就不再为韩信重整杯盘。韩信当然看得出主人的用意,他料不到深交多目的朋友,竟会如此薄情。难道我韩信还能终生贫困不成?他恼羞成怒,拂袖而去,从此不再与这位家道殷实的朋友交往。 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只好手持钓竿,在一条河边上当起了“钓鱼翁”。他是想以此谋生?还是暗中以“垂钓渭滨”的姜子牙自许,希望遇到能够赏识他,让他一展身手的明君?这已是无法破译的历史之谜了。现实状况对韩信却是如此无情:垂钓生涯无法保证他充饥果腹的起码生理需求,饥肠辘辘之下,难免露出尴尬困窘之状。在他垂钓之处,常有妇人来河边洗衣漂物。其中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对这位身躯伟岸却满面饥色的青年人,起了怜悯之心,经常从她带来的食物中分出一部分给韩信吃。连续数十日,天天如此。韩信见这位老妇人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却如此慷慨相助,再联想起往日朋友的薄情寡义,更对老妇人敬佩有加。他信誓旦旦地对老妇人说:“我终有~天会重重报答您现在对我的恩情!”老妇人听后发怒说:“你枉为男子汉大丈夫,却无法填饱自己的肚皮,我只是可怜你不该如此落魄,才给你吃的,你只要能奋发上进就成了,难道我还贪图你的报恩吗!”一席话,说得韩信羞愧交加,点头称是。 淮阴市井中不乏舞剑弄棍、横行霸道的“恶少年”。其中有个以屠狗杀猪为业的“恶少年”,多次对落魄的韩信横加凌辱。 P8-P9 序言 韩信,西汉淮阴(治所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是杰出的古代军事家。 韩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剧色彩。 他出生于平民家庭,家境清贫,却喜读兵书,胸怀大志。寄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他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待机而起。秦末大乱,韩信仗剑从戎,先投项梁,继随项羽,均不得重用;后改投汉王刘邦,几经曲折,在汉相萧何的极力推荐之下,登坛拜将,从此成为楚汉之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辅佐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重定关中。此后,他作为侧翼战场上的统帅,独立作战,驰骋疆场,接连取得了伐魏、平代、破赵、降燕、定齐的赫赫战果,创造了“木罂渡军”、“背水布阵”、“壅沙决水”等战争范例,凭借其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多次以弱胜强,为汉王朝打出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韩信又指挥了围歼楚霸王项羽的垓下之战,为西汉的开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韩信的军事天才,使他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招致了汉高祖刘邦的疑忌和防范。项羽刚灭,刘邦就将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一年之后,刘邦又以“谋反”之罪,诱擒韩信,废其王位,贬为淮阴侯,软禁于京师。最后,韩信又因扑朔迷离、真伪难辨的第二次谋反之罪,被吕后和萧何诱捕处死,惨遭灭族之祸。 韩信的军事天才,受到了当时人及后世人的一致推崇。 萧何说他是“国士无双”;张良说他是唯一能独当一面的汉军将领;刘邦说他是“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人杰”。唐代尊韩信为兵家“十哲”之一;宋人称赞他的用兵之道为“千古一人而已”;明代更有人盛赞他为“兵家智圣”、“兵家之仙”。其评价之高,为历代兵家人物所仅见。 韩信不仅是百战百胜的沙场名将,而且是精研古代兵法并加以继承和发展的军事谋略家。他与张良一道,对古代传世兵书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将一百八十三家古代兵法,精选删定为二十五家;他本人还写过兵法著作,即登录于《汉书·艺丈志》中的《韩信三篇》;此外,韩信还曾主持整理、颁布“军法”,对我国军事理论、用兵之道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韩信之所以成为名垂青史的历史文化名人,当然首先是由于他的赫赫战功和杰出的军事才华,但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由于他的悲惨结局,引起了后人广泛的同情,于是,为韩信的“谋反”之罪辩诬、呜冤,就成了持续两千年而不衰的历史文化现象。“胜者王侯败者贼”的常规,在这里被否定了。人们运用史论、札记、咏史诗、楹联等多种方式,对韩信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惋惜;而对制造这一惨案的刘邦、吕后,及其追随者萧何、张良、陈平等人,则给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这种辩诬的意义,实际上已超出了对韩信“谋反”是否属实这个具体问题的考索,在客观上升华为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黑暗,从而具备了更为积极的思想意义。它本身已成为传统文化中值得珍惜的精华部分。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深感要写好这位著名的军事家,绝非易事。 首先,某些具体的问题,需要做出考订。由于《史记》记载楚汉之争各场战役过程的文字极为简洁,许多问题没有明确记载,这对于从军事史的角度来再现这一过程,是极为不利的。如:韩信是否参加了东征彭城之战?井陉之战中曹参、灌婴两位名将是否参战?追斩陈余和后来潍水之战中斩杀龙且的将领分别是谁?这些问题,有的直接影响到评价韩信的军事才干,有的则会使某一战役的战况得到更生动、全面的描述。由于本书的体例所限,不能以考证的方法,广征博引,只能在一般叙述中,把自己的考订结果反映出来。其中的检索考辨之苦,恐非一般局外人所能理解。 其次,关于韩信“谋反”(特别是第二次谋反)是否属实的问题,是两千年的历史悬案,至今在史学界仍存在多种不同看法。本书作为一般通俗性著作,对此既不能多作考论,又不容回避,应该怎样表述,如何评判?确实令人大费神思。 最后,笔者把古人的辩诬,分作理智型、感情型和过甚其辞型三类,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倾向性,同时,对某些曲笔诛心之论,也指出了它们的独特思想价值。 俗语有云:“孩子看着自己的好。”这部小书从酝酿到修订完稿,恰恰亦近十月之期,虽然它凝聚着笔者的心血,但却绝不敢自认为此书在众多介绍韩信的书籍和文章中有何出类拔萃之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祈各界读者教正。 假若读者能够认为本书的写作是认真的,或者说还有一些特点,可供一读,对于笔者而言,就是于愿已足,不敢再有他求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