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钟期荣(香港树仁大学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白岚玲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如果将人生的很多偶然链接起来,就会发现其中蕴含了某种必然。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言及毁家办学之义举,名录中一定会出现这样两个名字:20世纪初创办周南女塾(后来更名为周南女中、周南中学)的朱剑凡、20世纪后期创办树仁大学(前身是树仁书院、树仁学院)的钟期荣。有心人会发现,两人之间竟存在着神奇的关联:钟期荣当年正是在周南女中度过了中学时代。青少年时期的钟期荣在周南女中不仅得到了知识的滋养,更于潜移默化间秉承了朱剑凡的精神与理念。一位少女的求学经历,已然埋下了她未来成为一位优秀教育家的种子。

少年时代的钟期荣,身型玲珑,容颜清秀。她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小学毕业后顺利升入长沙女子中学;初中毕业后,1937年秋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入了当时汇聚了大批湖湘才女的名校——周南女子中学。她被编入高十班,接受高中教育。周南女子中学为近现代中国培养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巾帼英雄、女性精英,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廖静文等都曾在这里就读,钟期荣也是这批杰出女性中的一位。

当少年钟期荣进入周南女子中学时,她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很多历史巧合之中其实蕴含了某种必然。童年时代她所就读的幼幼学校的创办者蒋葆仁女士正是周南女中的第一届毕业生,蒋葆仁女士毕业后还曾留校担任周南女中的蒙养员主任。蒋葆仁女士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理念与周南女中创办人朱剑凡先生又一脉相承。周南女中的创办人朱剑凡毁家兴学的崇高境界融入周南学子的兰心蕙质之中,并进而影响了她们的事业理想、人生轨迹,许多周南学子后来都把通过兴办教育、追求创新卓越、实现报国之志作为自己的选择。尽管钟期荣最初走入幼幼学校乃至走入周南女中时,尚未意识到几十年后自己也将踵武前辈朱剑凡先生、蒋葆仁女士走上毁家兴学这样一条艰苦卓绝但又崇高神圣的道路。

晚清以来,湖南出现兴学热潮,公立、私立的新式学堂陆续开办。但与此同时,晚清政府又明文规定:严禁女学。因此,湖南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新式女子教育在20世纪最初的几年一片空白。率先冲决此桎梏的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朱剑凡先生。

朱剑凡,原名周家纯,1883年出生于湖南宁乡,朱元璋二十七世孙,明朝皇室吉王朱见浚后裔。其先人在清代为避祸而改姓周。辛亥革命后,周家重修族谱,恢复朱姓。其父是深受左宗棠赏识的湘军将领周达武,曾任陕甘提督、新疆巡抚,后在原籍宁乡购置田产万亩,建筑庄园,又以巨资购得长沙泰安里占地80余亩的蜕园。蜕园是一片始建于唐代的苏州式园林,其名源于唐代刘蜕。唐朝大中四年(850)长沙刘蜕考中进士,成为湖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后来他在长沙兴建的这片园林因其名而称“蜕园”。这片古老的园林历经千余年沧桑之后转入周达武名下。在其身后蜕园又一分为二,分别为周达武的两子周廉甫(朱剑凡的异母兄长)、朱剑凡所有。

1905年,锐意变革的朱剑凡从日本弘文师范学院学成归国,回到长沙。他以教育救国的激情和男女平权的信念,决意毁家兴学。在这年5月1日22岁生日的那天,风华正茂的朱剑凡正式在长沙泰安里园林私宅创办了湖南最早的私立学堂之一的周氏家塾,专门招收女生。

此后,朱剑凡变卖了宁乡的田产与同为蜕园主人的其兄交换,这样蜕园最终全部归入朱剑凡名下。周南女塾的面积由此增至1068方丈。周南女塾最初学生寥寥,只有本族亲属,学生仅30余人。后来其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湖南女学之冠。1907年,清廷学部奏准民间设立女子学堂;次年朱剑凡呈请湖南当局,将周氏女塾正式更名为周南女学。校名“周南”取自《诗经·周南》,这既体现为悬挂于当时周南校门两旁的对联“周礼盍在,南化流行”,又隐含专事女性教育之意。不过,与传统儒生所理解的“周礼”与旧式礼教枝蔓相缠明显不同的是,周南女学以培养造就新式的知识女性为己任;与汉儒所定义的《诗经·周南》偏重“后妃之德”迥然有别的是,周南女学倡导的女德具有全新的时代意义,所培养的是新时代的新女性。

1910年,朱剑凡将家塾正式定名为周南女子师范学堂,自任校长。他聘请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学者、名士在此任教,其中就有徐特立、黄兴、周震麟、杨昌济、李士元、周世钊、杨树达、黎锦晖等人。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担任学校小学部主事兼师范部主任。辛亥革命之后,学校更名为私立周南女子学校。1916年,朱剑凡停办师范部,将周南改为普通中学,正式定名为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这是湖南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的女子中学。1917年12月,教育部根据部派督学的考核结果,嘉奖周南“宗旨纯正、成绩斐然”,授予周南“教明四行”匾额。至此周南不仅是湖南女子中学的翘楚,而且也进入全国女子中学之前列。

周南女中依古老的蜕园而建,环境极其清幽。放眼望去,亭台楼阁掩映在亭亭盖盖的绿荫之中,古意盎然的木桥长廊将园林中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曲径若隐若现地连缀起来;伫立桥头,可见桥下波光明灭,游鱼唼喋。穿着深蓝色大襟短衫和黑色布裙的周南女生每日就或翩然穿行或凝神驻足于这样的如画美景之中。

P6-8

目录

第一章 女学开禁

第二章 周南雨露

第三章 问道乐山

第四章 关关雎鸠

第五章 香江风云

第六章 志同道合

第七章 初露锋芒

第八章 树仁初立

第九章 筚路蓝缕

第十章 择善固执

第十一章 愚公移山

第十二章 百尺竿头

第十三章 浴火重生

第十四章 树仁正名

第十五章 感动中国

第十六章 鲲鹏展翅

第十七章 敦仁博物

第十八章 永怀仁者

序言

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近五十年,其中有三十多年在学校领导岗位上任职。这些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体悟、思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女性走向领导岗位的不易。

早在1996年,我即萌生组织世界各国为数不多的大学女校长进行交流合作的想法,但当时忙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转型,这一想法被搁置下来。直到2001年,在诸多同事的帮助下,我才将这一构想变成现实,召开了大学女校长“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此后论坛每隔两至三年举办一次。2006年,论坛挂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建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负责论坛的筹划、组织工作;2009年,在江苏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论坛筹集资金。迄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在中国北京、南京、厦门举办五届,并在新西兰、日本、美国、土耳其、津巴布韦和墨西哥等地召开六次分论坛,吸引了79个国家的800余人次大学女校长。

十年来,在与各国大学女校长的交流互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决策者和领军者可谓凤毛麟角,其人生历练和办学实践值得浓墨重书。翻阅每位女校长的简历、细读她们给论坛提交的论文,总能激起我发自内心的共鸣,赞佩她们的治校理念、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每一位女校长都拥有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卓尔不凡的领导能力与永载史册的辉煌业绩。

我的一位好友、著名女性传记作家赵凤翔教授曾说:“女人要写女人。”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女校长要研究女校长。追溯大学女校长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总结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和独特优势,开展大学女校长及女性领导力研究,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就成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活动的自然延伸。

2010年,我们筹划设立了“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课题,组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80余人的研究团队,选定34个国家80余位大学女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和群像描绘;对23个国家的女子大学进行历史梳理与全面考察。2011年,这一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2013年,由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结集而成的“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这套丛书由四个系列组成,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和“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三个特点:一是全景式描述。丛书对世界范围内大学女校长及女子高等教育,首次进行比较全面的观照和挖掘。女校长研究既有共性的揭示与比较,又有个性的剖析与呈现;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既有全球视野的巡礼,又有具体国别的探究。二是人物传记式的写作方法。丛书以访谈当事人、发掘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力求再现传主的人生轨迹、突出其办学理念和治校业绩。三是可读性强。传主的真知和作者的匠心历历可见,读者能够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智慧和灵感的融会。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通过教育追求真善美、通过自身努力彰显智仁勇的真实颂扬。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就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应是智仁勇的写照。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如何通过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取得共识;体认困境,直面现实、自立自强;付诸行动,同心同力、坚持不懈。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是改造世界的温柔力量”的生动诠释。置身于男性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女性要取得成功,需要充分展现女性特质,发挥女性优势,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校长们如何在战略决策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引领未来;在具体工作中,体贴入微、心系师生,用愿景激励师生,用行动示范师生,用厚德包容之心协理校务;在领导风格上,追求完美和精致,重视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的契合。

这套丛书是对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社会价值的全面展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形塑社会结构及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学校长是具有社会象征、示范和引导意义的特殊群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担任大学校长,在改变高等教育生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变迁、家庭角色分工、社会责任担当、时代价值导向。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子高等教育和大学女校长的发展历程,正是社会不断进步、两性趋于平等的见证,而她们成长的艰辛和不易,也呼吁现代社会迈向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完善之路。

丛书已然油墨飘香,感激的话语也充溢心头。感谢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项目提供启动经费,感谢教育部将此课题列为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感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特别感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女士担任项目和丛书的总顾问,并欣然作序。

感谢这套丛书的传主、作者和编审们。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千方百计,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传主们倾力支持、积极配合;作者们夜以继日,数易其稿;编审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感叹。课题跨越四载,屡遭挫折,历尽艰辛,常常使我们困扰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殚精竭虑之后的新意迭出,又使我们惊喜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作者之中定会有著名的传记作家、女性研究专家脱颖而出。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出版社,为项目的完成和丛书的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丛书煌煌五十本,从策划、组织、申报、撰写到编辑、装帧,学校教师及出版社职工都是主力军,都是可靠、堪用、高效的突击队。如今项目和丛书按期完成、保质保量出版,我要向他们衷心致谢!

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一人启其端,百人扬其华”。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牵线者,项目得以完结、丛书得以问世,应归功于各位热心的支持者、参与者。让每一位年轻的女性都能自由地筑梦、勇敢地追梦、幸福地圆梦,是我最乐意为之奔忙的事业。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来。

刘继南

2014年7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白岚玲所著的《钟期荣(香港树仁大学校长)》围绕香港树仁学院校长钟期荣的一生,从湖南周南女中到武汉大学,再到法国巴黎攻读博士,之后在香港从事教育事业,向我们讲述了一位传奇女性的奋斗历程。尤其是她在香港创建树仁学院,为香港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她的一生也折射出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化。

编辑推荐

钟期荣(1920年7月29日—2014年3月2日)1920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里,就读和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法律系,旋获全国司法官考试第一名,就职四川壁山地方法院刑庭推事。与胡鸿烈大律师结婚后,便一同远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

白岚玲所著的《钟期荣(香港树仁大学校长)》介绍了香港树仁大学校长钟期荣的故事,供读者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