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曼珠·米舍尔(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徐娟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车子一路开着,一直开到了曼珠丈夫的姐姐家里。打开门,已经有一屋子人在等着他们了。除了公公、婆婆以及丈夫的姐姐、姐夫等若干亲戚之外,还有一位土地管理局的官员。曼珠回忆说,当时已是11月底,天气寒冷,两个孩子一路赶来,又渴又饿,没人给倒点水喝,也没人间上一句。他们让那个官员拿出一份文件,让曼珠签字按手印。曼珠看了一眼,是丈夫家人要求自己转让名下那块土地的文件。对于那块土地,丈夫的家人垂涎已久,因为那在当时还算是一笔不菲的财产,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他们曾多次要求曼珠将土地让给他们,曼珠都没有答应,因为那是父亲在她出嫁之前分给她的财产,不是她用丈夫的钱买的。但是这一次,在弟弟大婚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们把她和孩子拽了过来,使出了杀手锏。

“那份文件上写着,我必须答应支付5000美元土地保证金,否则土地管理局将有权利收回我的土地,”曼珠对于文件上的那个不平等条款至今印象深刻。她知道,那个所谓的“5000美元土地保证金”是她丈夫跟亲戚们借的却无力偿还的欠款,现在却要她以自己的土地来做抵押替他们偿还。曼珠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但是土地官员的义正词严,公公婆婆和其他亲戚你一言我一语的步步紧逼,再加上饿得嗷嗷叫却无人间津的两个孩子,在坚持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曼珠不得不屈服了,她含着泪水在文件上按下了手印。

领着两个孩子走出那个屋门,曼珠抱着孩子不禁在寒风中失声痛哭。她叹自己不幸,怨自己不争,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悔自己给孩子们造成的磨难。同时她也暗下决心,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远离这些铁石心肠的人。

几天之后,她带着两个孩子以及新增的5000美元欠款回到了莫斯科。丈夫对她在尼泊尔的遭遇早有耳闻,却只字未提。曼珠说,那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做事方式,他不仅了解,还会接受和认同。跟随丈夫到迪拜

一年之后,也就是1996年底,由于在俄罗斯生意难做,曼珠的丈夫决定前往迪拜寻求发展。迫于现实的压力,也出于对孩子的考虑,曼珠尊重丈夫的决定,带着两个孩子跟随丈夫来到迪拜,开始了艰难的异国他乡谋生之路。

初来乍到,丈夫的工作并不稳定,生意时好时坏,曼珠便在照顾两个孩子之余,在一家旅行社里兼职工作以补贴家用。她利用自己俄语和印地语的语言优势,在旅行社里担任翻译。昂贵的房租,再加上四张要吃饭的嘴,尽管她十分卖命地工作,他们的收入还是不足以承担家里的开支,经常捉襟见肘。

1997年,经过慎重考虑,曼珠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尼泊尔。她将孩子们安排进寄宿学校,自己返回迪拜工作挣钱。她拜托孩子们的婶婶在周末时帮忙照看一下孩子,而等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她再返回尼泊尔与孩子们团聚,假期结束时,她又只身一人返回迪拜。如此反复数月,曼珠辗转在尼泊尔和迪拜之间,辗转在工作与孩子之间,白天卖命工作忙生活,晚上以泪洗面想孩子。

P68-69

后记

2013年初,笔者接到“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项目组的通知,邀请我成为其中一个子项目的负责人,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采访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院长曼珠·米舍尔女士,并撰写一本她的传记。

由于之前从未写过传记,对于写书的难度我有些不知深浅。虽然出过几本译著,但是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差异,我还是有所了解的。虽未写过传记,但是也读过不少,因此对于自己的文笔,我也深有自知之明。一时间,我有些犹豫,不敢贸然应承。

然而,参加过项目组的一次研讨会之后,我深受项目组成员高涨的情绪所感染,想加入她们的愿望也开始升温。恰逢彼时我的博士论文已经完工,刚刚写完十几万字,笔杆子的余温尚存,因此,趁着余温还未散尽,继续努力,也许撰写一本传记并非mission impossible吧。就这样,我鼓起勇气,壮着胆子,接下了这一挑战。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全力搜集资料,但是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非常有限,于是大部分时间里,我都不得不通过邮件与曼珠进行沟通。曼珠的积极配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最终我们商定秋季学期我前往尼泊尔,对她进行深度采访。

时值10月,网络上风传着印度的一些负面新闻。周边的朋友大都和我一样,没有去过尼泊尔,对于尼泊尔的印象,也仅限于它是我们的友好邻邦,同时也和印度接壤。一时间,各种担忧的声音纷纷传来:这个时候去尼泊尔安全吗?你一个人去靠谱吗?我只好不断安慰自己:我是去出差,不是去旅行;只要我不找麻烦,麻烦也不会找我。尽管如此,独自一人第一次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家,心中难免还是会有一丝忐忑。

2013年11月16日尼泊尔时间晚上十点半,飞机降落在特里布文机场。我拖着箱子,随着人流走了出去。尼泊尔的夜晚出奇地黑,机场外也没有什么灯光。在众多等待接机的人中,我没有找到身穿黑色羽绒服、头戴粉色头巾的曼珠。淡定片刻,我开始在出租车待客区寻找旅馆的接车司机。果然,一个尼泊尔小伙子正举着我的名字在翘首等待。接上头之后,他大声喊着曼珠的名字,原来曼珠进到接机大厅里等我了。

曼珠像久别重逢的好友一样热情地拥抱了我,并为我送上一捧雏菊和一条围巾。在那个寒冷而疲惫的异国夜晚,一个拥抱、一捧雏菊、一条围巾,就这样温暖地俘获了我的心。我知道,我一定会爱上神秘的曼珠,爱上这个神秘的国家。

采访的时间是短暂的,收获却是丰富的。回国之后,我开始认真回顾,细心整理。300多封邮件、20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7天的相处与沟通,构成了我脑海中的曼珠形象,以文字的形式还原于本书之中。

300多封邮件,从最初接触时为我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到我临行前与我反复沟通航班和旅馆信息,再到我回国后仍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曼珠的热情、快速与耐心让我深受感动,也敬佩不已。

20多个小时的采访录音,没有曼珠前期细致的采访安排是不可能得到的。在尼泊尔期间,恰逢尼泊尔政府换届选举,处处罢工,处处游行,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曼珠还是精心地安排了采访日程,尽可能紧凑地利用每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让我获得了这些宝贵的一手资料。由于罢工造成的出行不便,有时我们需要步行很远才能到达目的地。曼珠总是不辞辛苦地一路陪着我,直到将我送至被采访者面前,她才放心。采访时,为了避嫌,她总是主动回避,以便我获得最客观的第三方观点和意见。

7天的相处与沟通,曼珠视我为朋友,待我如家人。从半夜在机场的接机守候,到出行时的小心陪伴,再到每晚的电话问候,曼珠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和家庭般的温暖。

相聚的时光总是匆匆,还未及等曼珠带我多看一眼她神秘的祖国,我便要匆匆告别。飞机起飞时,我已经开始想念曼珠,想念尼泊尔了。何时再见我可爱的朋友曼珠,何时再回尼泊尔那个美丽的国度?

作者 2014年5月

目录

绪论 高山王国尼泊尔

 尼泊尔国家概况

 尼泊尔教育概况

第一章 米家有女初长成

 艺术家的二女儿

 跟着叔叔学英语

 非裔美国籍养母

 与众不同的爱好

第二章 求学结婚莫斯科

 只身前往莫斯科

 异国相恋与周游

 有孕在身拿博士

 平静婚姻起波澜

第三章 颠沛流离回国路

 被逼签订卖地契

 跟随丈夫到迪拜

 幼子独自坐飞机

 下定决心要回国

第四章 异常艰难尼泊尔

 流落街头无人怜

 雪中送炭姐弟情

 穷人孩子早当家

 参加新闻学培训

 康复中心暖人心

 创立女记者联盟

第五章 创校之初多磨难

 梦想照进“疯女人”

 携子叩首大佛像

 艰难为校找附属

 三间教室开幕式

 求援各个大使馆

 全国各地挖师资

 斗智斗勇为学生

 卖金退学保学院

第六章 风雨过后盼彩虹

 媒体日历获赞誉

 电台培训引竞争

 成立首个校电台

 挪威支持促发展

 国际关系网渐开

 举办非洲电影节

 多个领域领头羊

 念念不忘“爱创家”

第七章 未来计划与使命

 申请登记建大学

 各方政党去游说

 校舍欠资未完工

 曼珠愿景与呼吁

第八章 各方评价与寄语

 最像狮子不放弃

 占星给予正能量

 同行评价与建议

 师生感恩与祝福

 亲友鼓励与寄语

后记

序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强国梦必须有科教梦做支撑。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桥梁。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校长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的每个重要阶段,都铭刻着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研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是管窥一所大学兴衰成败的途径,而专门研究大学女校长,则独辟蹊径,别开生面。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大学校长虽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长也不乏其人。她们推动了大学的变革,丰富了大学的精神内涵,如金陵女子大学老校长吴贻芳,复旦大学前校长谢希德,东南大学前校长韦钰,同济大学前校长吴启迪,等等。女校长人数虽然屈指可数,但其业绩丝毫不逊于男性同行。大学女校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贡献。大学女校长的治校理念、办学风格乃至传奇的职业生涯,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细致品味。

女子大学是高等院校序列中的一种特有形式,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的女子大学,如韦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淑明女子大学、日本女子大学、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华南女子大学等,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世界各国女子大学,总结提炼女子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对于寻求符合女性特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由中国传媒大学承担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群体研究”课题,对以上两个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就是这一课题的主要成果。这套丛书分为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考察全球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呈现其办学传统和教育特色;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深度追踪大学女校长的人生经历,剖析她们的成长历程、心智历练、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群像式描绘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女校长群体,彰显女校长个性的同时,探寻她们的共性;“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汇集展示了大学女校长在历届论坛上的真知灼见和绚丽风采。四个系列,四十余本,蔚为大观。

“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也是“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时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养结出的硕果,是深化论坛主旨、促进女性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学术行动。丛书的写作,依托“论坛”这一平台,深度访谈和研究了参加历届论坛的大学女校长,系统整理了多年积累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论坛”既是女校长们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本套丛书得以出版的重要基础。

自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以来,世界妇女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性别平等的高端主题——女性领导力,也已经是全球关注的议题,与女性学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高校已经四处开花。今天,有识之士都深刻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对于提升女性领导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知识女性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大学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女性、领导力的集结点,是知识女性的杰出代表,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型,她们不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更以自己坚韧顽强、宽厚包容、无私奉献的品质与情怀,阐释了女性领导力的独特内涵。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她们是教育典范和女性楷模,具有榜样的力量和示范的价值,定能引领青年女性沿着正确的道路勇敢前行。

女性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女性自身具备积极进取的意志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希望丛书的研究成果能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为女性高等教育提供宝贵借鉴,为精英女性的成长与成功给予智力支持;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女性平等的教育接受权和职业发展权;激励正在为打破“玻璃天花板”而奋斗的新一代女性,为女性领导力的培育与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是为序。

内容推荐

徐娟编著的《曼珠·米舍尔(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记录了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曼珠·米舍尔的成长、任教、治学、办学的个案,通过全球视野关注了大学女校长群体的教育共通性和文化差异,对于研究高等教育领域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颇具理论价值。

编辑推荐

徐娟编著的《曼珠·米舍尔(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介绍了尼泊尔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曼珠·米舍尔的成长经历、求学之路、事业发展、治校经验以及她对高等教育作出的贡献。本书内容详实,材料丰富,全面展现了曼珠·米舍尔生活和事业的全貌,是研究大学女校长的经典个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