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与控制概论》由秦继荣编著,本书从指挥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人手,通过对指挥与控制基本概念、指挥与控制学、指挥与控制系统、指挥与控制相关技术、指挥与控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指挥与控制在国家应急事务中的应用、指挥与控制建模与仿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构建“指挥控制学”的基本框架,为读者提供一个研究指挥与控制的新视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指挥与控制概论/指挥与控制技术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秦继荣 |
出版社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指挥与控制概论》由秦继荣编著,本书从指挥与控制的基本概念人手,通过对指挥与控制基本概念、指挥与控制学、指挥与控制系统、指挥与控制相关技术、指挥与控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指挥与控制在国家应急事务中的应用、指挥与控制建模与仿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构建“指挥控制学”的基本框架,为读者提供一个研究指挥与控制的新视觉。 内容推荐 《指挥与控制概论》由秦继荣编著,是在梳理、分析研究指挥与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的层面阐述指挥与控制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属性、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等。《指挥与控制概论》适合从事指挥控制、信息对抗、现代战争和武器装备及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以及高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指挥与控制的概念 1.1.1 指挥 1.1.2 控制 1.1.3 指挥与控制 1.2 指挥与控制概念模型 1.2.1 认知过程模型 1.2.2 能力层级模型 1.2.3 OODA环模型 1.3 指挥与控制的起源 1.3.1 人类战争孕育了指挥与控制 1.3.2 社会发展促进了指挥与控制 1.4 指挥与控制的发展 1.4.1 指挥与控制技术的发展 1.4.2 指挥与控制系统的发展 第2章 指挥与控制学的体系结构 2.1 指挥与控制学的学科性质 2.1.1 学科定位 2.1.2 学科特点 2.2 指挥与控制学的体系结构和技术 2.2.1 体系结构 2.2.2 技术体系 2.3 指挥与控制学的研究方法 2.3.1 基本方法 2.3.2 相关方法 2.4 指挥与控制学科的创建 2.4.1 指挥与控制学科创建的提出 2.4.2 指挥与控制学科筹建研讨的当前状况 2.4.3 指挥与控制学科创建的若干问题思考 2.5 指挥与控制学科发展的机遇 2.5.1 “指挥与控制”学科形成与“控制论”诞生背景的相似性 2.5.2 指挥与控制学科发展的机遇 第3章 指挥与控制学基本原理 3.1 测不准原理 3.1.1 基本概念 3.1.2 测不准原理在指挥与控制中的应用 3.2 时空转换原理 3.2.1 基本概念 3.2.2 原理应用 3.3 适应性原理 3.3.1 基本概念 3.3.2 指挥与控制中的适应性特征 3.4 系统整合原理 第4章 指挥与控制理论基础 4.1 系统论 4.1.1 基本概念 4.1.2 理论应用 4.2 控制论 4.2.1 基本概念 4.2.2 理论应用 4.3 信息论 4.3.1 基本概念 4.3.2 信息论和指挥与控制的关系 4.4 运筹学 4.4.1 基本概念 4.4.2 方法分析 4.4.3 应用示例 第5章 指挥与控制理论扩展 5.1 复杂性理论 5.1.1 基本概念 5.1.2 指挥与控制学的复杂性特征 5.2 耗散结构理论 5.2.1 基本概念 5.2.2 耗散结构理论在指挥与控制学中的应用 5.3 协同学 5.3.1 基本概念 5.3.2 协同学的体系结构 5.3.3 指挥与控制中的协同学 5.4 突变论 5.4.1 基本概念 5.4.2 突变理论对指挥与控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5.5 自同步理论 5.5.1 基本概念 5.5.2 自同步的特点 5.5.3 自同步的价值 5.5.4 自同步方法 第6章 指挥与控制相关技术 6.1 信息获取技术 6.1.1 信息的获取方式 6.1.2 对信息获取的要求 6.2 信息融合技术 6.2.1 信息融合的基本要素 6.2.2 指挥和控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6.2.3 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D—S方法 6.2.4 基于信息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6.2.5 基于认识模型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 6.2.6 智能数据融合 6.3 指挥与控制中的辅助决策技术 6.3.1 辅助决策的任务 6.3.2 辅助决策的特征 6.3.3 辅助决策的要求 6.3.4 辅助决策的方法 第7章 指挥与控制系统 7.1 指挥与控制系统概念模型 7.1.1 面向组织结构的概念模型 7.1.2 基于功能实体的概念模型 7.1.3 基于物理结构的概念模型 7.2 指挥与控制系统基本功能 7.2.1 指挥与控制的职责和指挥与控制的关系 7.2.2 指控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和约束条件 7.2.3 态势监视与评估 7.2.4 相互作用 7.3 系统分类 7.3.1 系统分类依据 7.3.2 系统分类 7.4 系统特点 7.4.1 层次性 7.4.2 交互性 7.4.3 扩展性 第8章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 8.1 概述 8.1.1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含义 8.1.2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内容 8.1.3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原则 8.1.4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8.2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 8.2.1 确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8.2.2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指标 8.3 指挥与控制系统效能评估步骤 8.3.1 确定目标 8.3.2 约束条件 8.3.3 分析流通过程 8.3.4 定义指标体系 8.3.5 选择评估方法 8.3.6 数据综合给出结论 8.4 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 8.4.1 PAU方法 8.4.2 PRD方法 8.4.3 ADC方法 8.4.4 层次分析法 8.4.5 模糊综合评判法 8.4.6 系统效能分析法 8.4.7 系统模型法 8.4.8 模拟分析方法 8.5 效能评估示例 8.5.1 ADC方法示例 8.5.2 SEA方法示例 …… 第9章 指挥与控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第10章 网络中心战的指挥与控制 第11章 指挥与控制在国家应急事务中的应用 第12章 指挥与控制建模与仿真 附录A CCRP简介 附录B 近几年CCRP国际学术会议主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