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6年施昕更先生发现和研究良渚文化至今已近70年了,在诸多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良渚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硕果累累。仅在良渚文化中心地带——杭州市良渚、瓶窑两镇周围就发现遗址100多处,有聚落、墓葬,也有具有中心地位的大型人工堆筑土台,出土精美玉器、石器、陶器等数以万计。专家学者根据这一系列考古资料,对良渚文化在文化类型的分型分区、社会性质、聚落形态、社会结构、农业生产、埋葬制度、礼仪祭坛的建制、玉琮玉璧的形制和含义、玉器纹饰、陶器刻划符号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内容详实的考古报告,为更全面的揭露良渚文化的面貌和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文家山——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内容包括:文家山地层堆积、文家山良渚文化墓地、文家山其他良渚文化遗迹与遗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