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唯一的一部文学作品。
本书的主人公郁斯贝克是一位波斯贵族,他在法国旅游期间,不断与朋友通信,靠跟他众多的女人信件来往进行意淫,以非凡的能力在脑子里去疼爱,去憎恨,去杀人。小说通过郁斯贝克在巴黎的所见所闻,辛辣无情地批判了法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现实,以令人着迷的笔力描绘了18世纪初巴黎现实生活的画卷。小说中所描绘流血、肉欲和死亡使人百读不厌,黑白阉奴与后房被囚妻妾的对话,身处异国他乡的主人的绵绵情话使人常读常新。《波斯人信札》“写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大胆”,是启蒙运动时期第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开了理性批判的先河。
《波斯人信札》由孟德斯鸠所著,本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以文载道,融入了作者积淀已久的哲学思考,融传奇与哲理于一体,虽借荒诞以娱众,情节离奇,但用事实晓喻真理。作者以书信的形式,通过波斯人之口,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欧洲文化,不但带领读者领略了18世纪巴黎生活的画卷,更在潜移默化中推行了启蒙思想的教化。《波斯人信札》适应了当时法国人寄望变革而又对摄政改革感到失望的心情,反映了启蒙运动初期人们要求重新认识现实、寻求真理的躁动心态,同时满足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人们对东方的猎奇心理。
关于《波斯人信札》的几点思考/1
前言/3
第一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吕斯当/5
第二信
于斯贝克致首席黑阉奴/6
第三信
萨嬉致于斯贝克/7
第四信
赛丽丝致于斯贝克/9
第五信
吕斯当致于斯贝克/10
第六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奈西尔/11
第七信
法特梅致于斯贝克/12
第八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吕斯当/14
第九信
阉奴总管致伊毕/15
第十信
弥尔萨致他的朋友于斯贝克/19
第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弥尔萨/20
第十二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3
第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6
第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8
第十五信
阉奴总管致黑阉奴雅隆/29
第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三座圣墓的守护者毛拉梅黑梅一阿里/30
第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31
第十八信
众先知的奴仆梅黑梅一阿里致于斯贝克/32
第十九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吕斯当/35
第二十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妻子萨嬉/36
第二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首席白阉奴/38
第二十二信
雅隆致阉奴总管/40
第二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伊本/41
第二十四信
黎加致伊本/42
第二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45
第二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罗克萨娜/46
第二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耐西尔/49
第二十八信
黎加致***/50
第二十九信
黎加致伊本/52
第三十信
黎加致同一人/55
第三十一信
莱迪致于斯贝克/56
第三十二信
黎加致***/57
第三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58
第三十四信
黎加致伊本/59
第三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其堂兄道里斯光辉的隐修院苦行僧热姆
希德/61
第三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63
第三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64
第三十八信
黎加致伊本/66
第三十九信
哈吉伊毕致皈依伊斯兰教的犹太人本·约叙埃/68
第四十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70
第四十一信
首席黑阉奴致于斯贝克/71
第四十二信
法兰致他的崇高的主人于斯贝克/72
第四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法兰/73
第四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73
第四十五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75
第四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77
第四十七信
萨嬉致于斯贝克/79
第四十八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80
第四十九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86
第五十信
黎加致***/87
第五十一信
波斯派驻莫斯科维亚使节纳尔古姆致于斯贝克/88
第五十二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91
第五十三信
赛丽丝致于斯贝克/92
第五十四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94
第五十五信
黎加致伊本/96
第五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98
第五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99
第五十八信
黎加致莱迪/101
第五十九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103
第六十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104
第六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06
第六十二信
赛丽斯致于斯贝克/108
第六十三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109
第六十四信
黑阉奴总管致于斯贝克/111
第六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妻子们/114
第六十六信
黎加致***/115
第六十七信
伊本致于斯贝克/116
第六十八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125
第六十九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26
第七十信
赛丽丝致于斯贝克/129
第七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赛丽丝/130
第七十二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131
第七十三信
黎加致***/132
第七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黎加/133
第七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34
第七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朋友伊本/136
第七十七信
伊本致于斯贝克/138
第七十八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139
第七十九信
黑阉奴总管致于斯贝克/142
第八十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43
第八十一信
波斯派驻莫斯科维亚的使节纳尔古姆致于
斯贝克/145
第八十二信
黎加致伊本/146
第八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47
第八十四信
黎加致***/149
第八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弥尔萨/150
第八十六信
黎加致***/152
第八十七信
黎加致***/154
第八十八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56
第八十九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157
第九十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159
第九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吕斯当/160
第九十二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61
第九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其兄弟——卡斯班修道院的苦行僧/163
第九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64
第九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165
第九十六信
阉奴总管致于斯贝克/168
第九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雅隆山的苦行僧哈森/170
第九十八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172
第九十九信
黎加致菜迪/173
第一百信
黎加致同一人/175
第一百一信
于斯贝克致***/177
第一百二信
于斯贝克致伊本/178
第一百三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180
第一百四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182
第一百五信
莱迪致于斯贝克/183
第一百六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85
第一百七信
黎加致伊本/188
第一百八信
于斯贝克致***/190
第一百九信
黎加致***/191
第一百十信
黎加致***/192
第一百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193
第一百十二信
莱迪致于斯贝克/195
第一百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197
第一百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199
第一百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02
第一百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03
第一百十七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05
第一百十八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08
第一百十九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09
第一百二十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10
第一百二十一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11
第一百二十二信
于斯贝克致同一人/215
第一百二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三座圣墓的守护者毛拉梅黑梅一阿里/216
第一百二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217
第一百二十五信
黎加致***/219
第一百二十六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221
第一百二十七信
黎加致伊本/222
第一百二十八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223
第一百二十九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226
第一百三十信
黎加致***/228
第一百三十一信
菜迪致黎加/231
第一百三十二信
黎加致***/234
第一百三十三信
黎加致***/236
第一百三十四信
黎加致同一人/237
第一百三十五信
黎加致同一人/239
第一百三十六信
黎加致同一人/241
第一百三十七信
黎加致同一人/243
第一百三十八信
黎加致伊本/244
第一百三十九信
黎加致同一人/246
第一百四十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247
第一百四十一信
黎加致同一人/248
第一百四十二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256
第一百四十三信
黎加致犹太医生纳塔纳埃尔·莱维/261
第一百四十四信
黎加致于斯贝克/269
第一百四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270
第一百四十六信
于斯贝克致莱迪/274
第一百四十七信
首席阉奴致于斯贝克/276
第一百四十八信
于斯贝克致首席阉奴/277
第一百四十九信
纳尔西特致于斯贝克/277
第一百五十信
于斯贝克致纳尔西特/278
第一百五十一信
索里姆致于斯贝克/279
第一百五十二信
纳尔西特致于斯贝克/280
第一百五十三信
于斯贝克致索里姆/281
第一百五十四信
于斯贝克致他的妻子们/282
第一百五十五信
于斯贝克致奈西尔/282
第一百五十六信
罗克萨娜致于斯贝克/284
第一百五十七信
萨嬉致于斯贝克/285
第一百五十八信
赛丽丝致于斯贝克/286
第一百五十九信
索里姆致于斯贝克/287
第一百六十信
索里姆致于斯贝克/288
第一百六十一信
罗克萨娜致于斯贝克/288
附录
辩护二则/290
第二信
于斯贝克致首席黑阉奴
寄往伊斯法罕的后宫
你是波斯最美丽的那些妇人的忠诚守护者;我将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托付给了你;你在你的手中握着那些只对我打开的致命的门的钥匙。当你看管着我心中的这件珍贵的寄存物时,它休息并感受到一种彻底的安全。你在夜晚的宁静中进行看管,一如在白天的喧闹中一般;当道德动摇时,你的不知疲倦的心支撑着它。如果你看管的那些妇人想要离开她们的义务,你要使她们丧失如此做的希望。你对于罪恶是灾难,对于忠诚是支柱。
你命令她们,又服从她们:你盲目地服从她们所有的意愿并使她们同样地服从后宫的法律。你在给予她们最卑下的服侍中找到荣耀;你带着尊敬与恐惧服从她们的合法的命令;你像她们的奴隶的奴隶那样侍奉她们。但当你害怕羞耻和谦逊的法律松懈时,靠着统治权的更换,你又像我一样如同主人般地下着命令。
你要总是回想你原先所处的微不足道的地位,那时你是我的所有奴隶中最卑微者,我使你离开这卑微的地位以将你放在这职位上,并将我的心中的珍宝交托给你。在那些分享着我的爱的女人身旁,你要使自己处在一种极度的屈辱之中;但同时亦要使她们感觉到她们的极端的从属。要为她们提供所有那些能够是无害的快乐;转移她们的不安;以音乐、舞蹈、甜美的饮料使她们消遣;要劝她们常常聚在一起。如果她们想要去到乡间,你可以带她们去;但要让人驱散可能会出现在她们面前的所有男人。要鼓励她们清洁,这是心灵洁净的表象。要时常对她们说到我。我希望在将她们美化的这个迷人的地方重新看到她们。
再见。
一七一一年,萨法尔月的第十八日,自道里斯。
第三信 萨嬉致于斯贝克
寄往道里斯
我们命令阉奴总管带我们到乡下去;他将会告诉你我们没有遇到任何意外。当必须要过河并离开我们的轿子时,我们按照习惯进入一些箱子里:两个奴隶将我们扛在他们的肩上,我们避开了所有的目光。
亲爱的于斯贝克,在你的伊斯法罕的后宫,在这些不断地使我想起我过去的欢乐,从而每天都以一种新的力量强烈激发我的愿望的地方,我怎么能够生活?我从一些房间游荡到另一些房间,总是在找你又永远也找不到你,但到处都遇到对我过去幸福的残酷的回忆。时而我看到自己在我平生第一次将你拥入我怀抱的地方;时而又在你当时决定你的妻子们这场有名的争执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在美丽上胜过他人。我们竭尽了想象力所能给予的所有打扮和装饰后,将自己呈现在你的面前。你带着喜悦看着我们艺术的奇迹,你惊讶那想要取悦于你的热情使我们到了何种地步。但是你很快就使这些虚假的妩媚让位于更加自然的优美:你毁坏了我们所有的辛劳成果。我们必须脱掉这些在你看来已变得不合适的装饰;必须在自然的朴素中面对你的目光。我全然不顾了羞耻;我只想到我的荣耀。幸福的于斯贝克,有多少娇媚的地方展现在你的眼前!我们看见你长时间地在狂喜与狂喜之间犹豫:你的犹豫不决的心灵长时间地不能定下来;每一种新的优美都要求你给予一个判断;我们所有的人在一时间都遍体印满了你的亲吻;你使你好奇的目光一直达到那些最为隐秘的地方;你让我们在一刻之间作出成千种不同的姿态:总是有新的命令和新的服从。我向你承认,于斯贝克,一种比嫉妒还要更加强烈的激情使我希望能够被你喜欢。我看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你的心的主宰;你选中我,你离开我;你回到我身旁,我能够留住你,胜利完全归于我,而失望则归于我的对手们。我们觉得我们是单独在这个世界上:环绕着我们的一切都不再值得我们关心。但愿我的对手们有勇气做我从你那里接受的所有爱的表示的见证!如果她们真的看见了我的欣喜,她们会感到在我的爱与她们的爱中的区别;她们会看到,即使她们能与我在妩媚上相匹敌,她们也不能在敏感上与我相敌……
可是我现在在哪里?这种虚妄的叙述要将我带到哪里?根本不被爱是一个不幸;而不再被爱则是一个羞辱。于斯贝克,你为了到野蛮的地区里漫游而离开我们。什么,你将被人爱的荣幸看得无所谓吗?唉!你甚至不知道你失去了什么!我发出一些根本不被人听到的叹息;我的眼泪在流淌,而你并不享有它们;仿佛是爱情在后宫中喘息,而你的冷漠使你不断地远离!啊!我亲爱的于斯贝克,但愿你懂得如何才是幸福。
一七一一年,马哈拉姆月。的第二十一日,自法特梅的后宫。
P6-8
我根本不在这里写献辞,我也根本不为这本书请求保护:如果它是好的,人们将读它;如果它是坏的,我并不想要人们读它。
我选出了这第一批信件以试探公众的兴趣;在我的文件夹里,还有一大批别的书信,我可以在以后将它们交给公众。
但这样做的条件是我不能被人知道,因为,如果人们一旦知道我的名字,从那一刻起我将沉默。我认识一位妇人,她行走得相当不错,但从人们看着她时起,她便跛着走路。作品的缺点已经足够多了,我不必再将我自身的缺点呈现给公众批评。如果人们知道我是谁,人们会说:“他的书与他的性格不相协调;他本应将他的时间用在某件更好的事上;这与一个严肃的人不相称。”批评家们从来就不缺少这类意见,因为人们不必怎样试验自己的才能就能够作出这些批评。
写这些信的那些波斯人曾经与我住在一起,我们在一起共同生活。由于他们视我为另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不对我隐瞒任何东西。事实上,从那样遥远的地方移居来的人们也不再能有什么秘密。他们向我交流了他们绝大部分的书信;我抄录了它们。我甚至还意外看到了一些他们本不应当透露给我的书信,因为它们对于波斯人的虚荣心和嫉妒心是有所冒犯的。
我只尽了一个翻译者的职责:我的全部努力就是使作品合乎我们的习俗。我尽我所能使读者少感到亚洲语言的困难,将他从无数会使他厌倦到极点的华美表达中解救出来。
但这还不是我为他做的全部。我省略了那些冗长的赞颂,东方人在此方面的慷慨并不弱于我们,我略去了许多那样难以经受阳光的考验并且在两个朋友之间总是应当根本不存在的细枝末节。
如果给予我们一些书信集的那些人中的绝大部分也做了同样的事,他们将看到他们的作品像蒸汽一样地消散。 有一件事常常使我惊讶:这就是看到这些波斯人有时候和我自己一样深知这个民族的风俗和方式,甚至能够认识其中那些最细微的细节,并且注意到我敢肯定是许多游历过法国的德国人根本未注意到的东西。我将这归因于他们在此作的长久的居留;更何况一个亚洲人在一年内了解法国人的风俗比一个法国人在四年内了解亚洲人的风俗要更为容易,因为一些人乐于暴露自己而另一些人相互交流甚少。
习惯许可所有的翻译者,甚至是最为野蛮的评论者,以对原著的赞颂来装饰他的译本或是他的批注的开头处,举出原著的益处、长处和杰出之处。我根本没有这样做;人们将容易地猜中其理由。最好的理由之一就是,被放置在一处本身就已非常令人厌恶的地方的事物,将是一件非常令人厌恶的事物:我想说的是一篇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