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家制”的建立和推进,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表现。同时,配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新思路、新要求,论证了点检定修制的实质就是管家体系的系统建立和发展,设备四项维修标准的制定和配套,更为设备管家体系奠定了基础。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推进,增强了管家体系的生命力。
同时,对专业点检人员的培训提出了标准、方法和具体要求。在孙金城、张孝桐编著的《现代设备点检管理体系——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设备管家制》所列案例中为点检的活动、管家制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便于应用的参考标准,尤其在本文的附录中收集和设定了众多的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以及各种点检技法和管理技法,对现代企业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点检人员、设备检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都有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基本技能的培训教材和工具书,亦可供企业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第一章 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概述
1.1 现代化设备的特征
1.2 不同经济环境下的设备管理和演进
1.3 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
1.4 设备管理方式的演变过程
1.5 设备管理的现代化
1.6 设备管理的业务内容
第二章 市场经济环境下样板厂生产现场设备点检管理体系
2.1 样板厂简介
2.2 维修管理部门的组成
2.3 TM的推进
2.4 预防维修方式
2.5 点检管理制度的组成
2.5.1 产品主作业线是点检管理的重心
2.5.2 点检组的划分原则
2.5.3 点检作业的规范化
2.6 设备研讨会
2.7 点检员的培训和要求
2.8 维修工程管理构架和实施
2.9 工程效率班
2.10 工程管理板
2.11 工时工序表
2.12 工程安全管理法则
2.13 维修实绩管理
2.14 维修费用的管理及其维修策略
2.15 故障实绩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 宝钢设备点检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促进
3.1 宝钢设备管理理念
3.2 宝钢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点检定修制管理体系“TPM”
3.3 点检定修制组织体制和推进
3.3.1 设备系统组织体制
3.3.2 维修管理制度体现了点检定修制的实质
3.4 点检定修制推进方法和成效
3.4.1 推进过程要点
3.4.2 推进成效
3.5 点检定修制的系统培训
3.6 设备维修标准的制修订
第四章 完整的“点检定修制”是当代企业的“管家体系”
4.1 市场经济为现代企业提出新一轮管理理念
4.2 建设完整的“管家体系”是企业当务之急
4.3 点检的发展概念
4.4 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4.5 点检与点检制
4.6 设备点检的范围、分类和具体内容
4.7 点检计划
4.8 点检作业活动
4.8.1 日常点检作业活动
4.8.2 定期点检作业活动
4.8.3 精密点检的业务内容
4.8.4 点检实绩管理和分析
4.9 定修与定修制
4.9.1 定修模型
4.9.2 定修管理
4.9.3 定修计划
4.9.4 日修计划
4.9.5 定修的实绩管理和分析
4.10 宝钢炼钢厂定修工程标准化作业实例
第五章 检修工程管理
5.1 检修工程管理的标准化
5.1.1 检修工程分类
5.1.2 检修工程管理的类别和分工
5.1.3 检修工程计划
5.2 检修工程施工准备管理
5.3 检修工程协调管理
5.4 检修工程资材运作
第六章 维修标准
6.1 维修标准概述
6.2 维修技术标准
6.3 点检标准
6.4 给油脂标准
6.5 维修作业标准
第七章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
7.1 技术状态管理的作用与基本内容
7.2 技术状态管理的基础管理
7.3 设备故障管理
7.4 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7.4.1 设备劣化
7.4.2 设备劣化的原因分析
7.4.3 设备劣化的预防对策
7.4.4 劣化倾向管理
7.5 设备劣化源和常见的劣化部位
7.6 设备的有效考核管理
7.7 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发展和基本模式
第八章 点检人员的培训和考评
8.1 点检人员的基本要求
8.2 点检人员的培训程序
8.3 点检人员的业务评价标准
8.4 点检活动的业绩考评
8.5 点检人员系列管理
8.6 专职点检员应知应会
第九章 附录
附录一 通用维修技术标准(适用电仪设备)
附录二 专用维修技术标准(适用机械设备)
附录三 生产设备点检标准(通用)
附录四 生产设备点检标准例(专用于机械)
附录五 给油脂标准例
附录六 点检作业标准例
附录七 维修作业标准例
附录八 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实例
附录九 常用检测仪器的使用例
附录十 常用机械零部件点检技法例
附录十一 常用电气点检技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