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荣编著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立足于《侵权责任法》,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运用新近发生的典型判例,针对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但同时又要满足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非法律专业人士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路交通事故法律问题,使本书具有实用性。
孙玉荣编著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吸取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进行系统、全面地阐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损害赔偿》运用新近发生的典型判例,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可满足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非法律专业人士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具有较强实用性。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概述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四、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与预防
五、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律适用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第一节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一、立即停车并设置警告标志
二、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和财物
三、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四、告知保险公司
第二节 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
一、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意义
二、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法律依据
三、适用于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情形
四、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的原则
五、当事人自行协商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流程
第三节 交管部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
一、简易程序
二、普通程序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第一节 当事人责任认定概述
一、“当事人责任”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当事人责任的分类
三、当事人责任认定原则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一、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的制定
二、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时当事人责任认定
第三节 交通事故认定书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概念和作用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
三、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的归责原则
一、归责原则的定义及体系
二、比较法视野中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构成
一、违法行为
二、损害事实
三、因果关系
四、过错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
一、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概念和确定
二、租赁、借用机动车情形下的侵权责任主体
三、雇佣活动造成交通事故损害的侵权责任主体
四、挂靠情形下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五、车辆买卖未过户情形下的侵权责任主体
六、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主体
七、出卖已过期限的报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主体
八、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主体
九、车辆送交修理或质押、保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侵权责任主体
十、好意同乘情形下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第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第一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概述
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含义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特点
第二节 投保
一、有资格从事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二、交强险的保险条款和基础保险费率
三、投保人的义务
四、保险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第三节 保险赔偿
一、保险责任与责任免除
二、交强险的责任限额
三、交强险的索赔与赔偿程序
第四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若干疑难问题
一、交强险与机动车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区别
二、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三、关于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责任限额问题
四、有关受害第三人的问题
五、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问题
六、驾驶员违法行为与交强险责任免除问题
第六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概述
一、损害赔偿的概念和原则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主体
三、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法律适用
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多元救济机制
五、充分发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作用
六、对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建议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
一、常规项目
二、造成残疾、死亡的增加赔偿项目
第三节 财产损害赔偿
一、财产损害赔偿的概念
二、财产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
三、直接财产损失的赔偿
四、间接财产损失的赔偿
第四节 精神损害赔偿
一、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概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与功能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四、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附: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后记(代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