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
斯坦顿·罗杰斯是位魅力超凡的政治家,他常常与其拥戴者打成一片,无数有权势的朋友在他背后撑腰,他距美国总统宝座一步之遥。不幸得很,他的过强性欲搞得他几乎身败名裂。正如华盛顿的名流评论的那样:“他耽于淫欲,把自个儿搞下了总统位子。”
斯坦顿·罗杰斯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花花公子,相反,在未贪图那一夜的床笫之欢前,他一直堪称模范丈夫。此公仪表堂堂,家财万贯,正稳稳地迈向世界最高宝座。他虽有无数次机会可对妻子不忠,但实在未打过任何一个女子的主意。
第二桩事情或许更荒诞。斯坦顿·罗杰斯的妻子伊丽莎白貌美聪慧,擅长社交,两人的志趣爱好几近一致。而与罗杰斯有一夜之情的芭芭拉,却比罗杰斯大五岁,两人又谈不上什么情投意和。这个女人面容虽然不丑,但绝非艳丽,因此,罗杰斯与伊丽莎白闹离婚,一时成了报纸的头条绯闻。最后,罗杰斯如愿以偿,与芭芭拉终成眷属。斯坦顿是个体育迷,而芭芭拉却讨厌一切运动,斯坦顿交友甚广,芭芭拉则宁愿与丈夫离开寡居,躲不过了才出面招待几个朋友。认识罗杰斯的人更加惊讶地发现,这对夫妇居然政见不合!斯坦顿满脑子自由派观念,而芭芭拉却是在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家庭中长大的!
斯坦顿的挚友保罗·埃利森在此以前曾劝过罗杰斯:“伙计,你大概昏了头。您和莉齐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实际上已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您干吗为一个应召女郎把她抛弃?”
斯坦顿·罗杰斯斩钉截铁地说:“保罗,别说了!我爱芭芭拉。只要离了婚,我就与她结婚!”
“您想过这件事对您前途的影响吗?”
斯坦顿·罗杰斯回答道:“这个国家一半人的婚姻到头来都以离婚告终,有什么关系?”
事实证明他的预言错了。他为离婚费尽周折的消息,成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无聊小报大肆渲染,搅乱视听。一时间,罗杰斯在温柔乡的照片也上了报端,风流男女半夜偷情的传闻家喻户晓,报纸把这俗艳的桃色新闻吹得活灵活现。待到公众关注此事的热情下降时,那些曾是斯坦顿·罗杰斯后盾的朋友们都销声匿迹。原来他们已选中了一位新的白衣骑士去争夺总统宝座,此人就是保罗·埃利森。
埃利森无愧是个理想的选择。他容貌平平,全无斯坦顿·罗杰斯的魅力,但他才智超群,招人喜欢,家庭背景也不错。他身材不高,脸上有一对规矩的、流露出坦诚的蓝眼。他的妻子是一位钢铁巨子的千金,芳名阿丽丝。十年伉俪,柔情缱绻,传为世人美谈。
保罗·埃利森与斯坦顿·罗杰斯一样,都在耶鲁大学念过书,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他俩从小在一起长大,两家在南安普敦的避暑别墅仅一墙之隔。小时候,他俩一块儿游泳戏水,一道发起组织棒球队。稍后,双双去会女朋友。他们在哈佛听课于一个教室。保罗·埃利森学业优秀,但班上的明星则是斯坦顿·罗杰斯。罗杰斯当上《哈佛法律周报》的主编,就安排埃利森当副主编。斯坦顿·罗杰斯的父亲是华尔街一家名望甚高的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当斯坦顿利用暑假在事务所兼职时,他也把保罗介绍到那儿挣钱。从法学院一毕业,斯坦顿·罗杰斯犹如一颗政治新星冉冉上升。如果将他比喻成彗星,保罗就是彗尾。
离婚使事情彻底改观。现在,轮到斯坦顿·罗杰斯当保罗·埃利森的附属了,真正的反客为主。埃利森花了足足十五年的工夫才登上山巅发迹,他先竞选参议员,名落孙山,好歹在第二轮中取胜。以后几年,他成了一位无处不在,仗义执言的立法者。他抨击政府的铺张浪费,讨伐华盛顿的官僚主义,他宣传民粹观点,主张缓和国际关系。他被邀去为在职总统的连任竞选提名发表演说时,才情四溢,妙语连珠,令举座皆惊,从而大得人心。四年后,保罗·埃利森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任命的第一个人就是斯坦顿·罗杰斯,官衔为总统外交顾问。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电视将使全球变成一个小村庄,这已成为事实。第四十二届美国总统的就职大典被卫星现场转播到一百多个国家。
黑公鸡咖啡厅,是华盛顿特区的记者们的聚会之处。《华盛顿邮手鼢老资格的政治时事记者本·科恩,与他的四位同事坐在桌旁,一道观看架在吧台上的电视播放总统就职大典。
“杂种,害得我赔了五十块钱!”一个记者怒气冲天地骂道。
“早就叫您别打赌,埃利森肯定胜。伙计,他身上法力无边,这下相信了吧?”
1月北风透骨寒。镜头摇出宾夕法尼亚大街上聚集的众多人群,他们往大衣里缩进颈脖,聆听架设在主席台四周的喇叭传出的声音。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贾森·默林领头宣誓完毕,新总统与他热烈握手,然后走近麦克风。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