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洋战争(大国崛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张汉锋//张福远//李俊杰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三节 战术决定胜负

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决定胜负。在这次海战中,英国之所以能战胜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采取了符合其舰队技术性能的合理战术。

一、双方的实力对比

西班牙“无敌舰队”共有各种类型的船只130艘,其总吨位达56680吨,1100门大炮。英国舰队共有197艘各种类型的船只,总吨位在3万吨以上,2000门火炮。

从数量和吨位上看,英国舰队船只数量多于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无敌舰队”总吨位明显高于英国舰队,双方实力相差不多。但只要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双方舰队存在实质上的差异。

双方最大的差异在于西班牙的战船比较笨重,而英国的船只较为轻便,机动性强。西班牙每艘船平均吨位为451吨,最大为1294吨。英国平均为164吨,最大为1100吨,相当数量的船只在100吨以下。西班牙战舰仍有高大的船楼,大炮多数安装在船楼内。相反,英国战船已拆除了甲板上的建筑物,船体轻便,多数大炮安装在两舷侧。

其次是火炮的差异。“无敌舰队”安装的火炮多数为重型加农炮,发射重磅实心铁弹,最重50磅,平均重量为17磅,最大射程为2000码。而英国舰队安装火炮多为长炮,炮弹较轻,最大者为17磅,平均重量为7磅,但射程可达2500码。在重炮方面,西班牙比英国的多了3倍,而在轻型火炮方面英国则比西班牙正好也多了3倍。西班牙人在火力方面占优势,适于近距离作战,英国人在射程方面占优势,适于远距离作战。

再次是作战人员的差异。“无敌舰队”拥有各种类型的船只130艘,所载人员29453人,其中陆军为18973人,除了少数划桨的奴隶外,大部分是陆战士兵。英国舰队共有197艘各种类型的船只,所载人员15925人,几乎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西班牙人是惯于在良好天气中航行的海员,而英国人却惯于与恶劣天气搏斗。西班牙的船只在外形上与其说像一艘船,还不如说像一座堡垒,上面挤满了陆军的士兵,而真正的海员却不多,其地位也只比划桨的奴隶略胜一筹而已。在英国人的战船上,水手不仅驾船而且也会打仗。

二、战术思想对比

双方在舰船和作战人员素质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不同的战术思想。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所以英国人采用射程较大的长炮,其战术目的在于远距离击沉敌船,或迫使其投降。

英国大型战舰、大帆船长炮已开始安装在舷侧。使用这种战舰,在接近敌人进行攻击时,必须改变原来航向使前进路线与原航向成直角,即在接近敌人进行攻击时必须采取纵队阵容,不能以横队迎敌。同时,由于英船体轻便灵活,易于实施机动,可以抢占有利的上风位置,选择作战区域和时机。

西班牙人的战术思想是先使敌船丧失战斗能力,然后再攀登跳船,进行肉搏战,因而侧重于中程和短程战斗。所以其火炮多是短程重炮,船上满载陆军士兵。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海上陆战”的旧模式,想依靠步兵取得海战的胜利。遗憾的是,整个英西海战过程中,西班牙人没有任何机会攀登英国船只,更没有出现肉搏战,这也是西班牙失败的最重要原因。

第四节 英国人海上霸权的崛起

1588年英国舰队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交战在海战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历史上第一次风帆战舰之间的较量。结束了过去那种肉搏战,使“海上陆战”的形式逐渐成为过去。海战走向了依靠火炮和战舰机动性的时代,它标着风帆火炮时代的到来。

在海战中英国人吸取了海盗战术的经验,创造了以火炮和快速帆船为主的侧舷炮战,击溃了战术呆板陈旧的“无敌舰队”,侧舷炮战取代了舰体冲撞和步兵跳舷格斗,并成为之后几个世纪中的主要海战样式。

英西海战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想象。此次胜利不仅极大地振奋了英国人的士气,而且它标志着17世纪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自此西班牙的霸权开始向英国转移。无敌舰队惨败后50年问,西班牙仍旧保持着大国地位,但显然其根基已经动摇,到18世纪已明显地降为欧洲二等国家。

从1588年以后英国开始更加重视海军的发展。更加重视海洋,更加积极地进行海外扩张。英国日益明确地走上建立海上霸权,建立新兴殖民帝国的道路。同时,英国人逐渐也发展了一套依靠海权获得殖民地,依靠陆上基地保持海军战斗力获得海权的战略体系,对后来的世界海军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P32-34

后记

通过对海战历史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大国崛起都离不开海洋战争。无论是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荷兰,18、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曾拥有的战舰都占当时世界大国战舰总量的一半以上,或者其海军军费开支占世界海军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历史在告诉我们: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自然,21世纪中国的崛起也离不开海洋。从中国所处的地理和当前的战略环境来看,海洋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安全屏障。中国的海洋战略,将决定着国之未来。21世纪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这个世纪中国的海权危机更加突出。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掀起了“蓝色圈地”的冲击波。海洋国土不再仅仅是12海里领海和岛屿,人类由陆地上的寸土必争转向海洋上的寸海必争。沿海国家纷纷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地球上约36%的公海变成沿海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海域,中国的大陆架和大面积海域面临外国的主权要求和控制。

为了维护海权,打造深蓝海军势在必行。深蓝海军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纵观历史,国家兴衰与海军力量息息相关,海军强则国强,海军弱则国弱。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拜克曼曾说,得不到实力支持的政治理想,好像没有什么存在价值。要使法理上属于中国的海洋权益实际上属于中国,中国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权益关键是发展海军。海军担负着捍卫国家领海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上交通安全的使命。我们必须适应国家战略利益空间不断拓展的现实需要,加强海军建设,提高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使其走向深蓝。

有位铁腕人物曾说过,“领土争端从来都不是靠谈判,而是靠战阵。”就算退一步来说,我们可以靠谈判来解决,但谈判背后靠的还是军事实力。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你就是谈判桌上的弱者。海权之争也是如此,没有强大的海军,你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目录

第一章 海洋战争与国家崛起

 第一节 国家崛起中的海洋战争

 第二节 海洋战略与大国兴衰

 第三节 中国的海洋战略

第二章 风帆战舰时代的到来

 第一节 建立世界帝国的幻想

 第二节 远征作战终遭失败

 第三节 战术决定胜负

 第四节 英国人海上霸权的崛起

第三章 铁甲舰时代的一场大海战

 第一节 日本的侵略野心

 第二节 决战黄海

 第三节 反思北洋水师的战败

第四章 蒸汽时代最大的一场海战

 第一节 结怨已久,势必一战

 第二节 不宣而战,夺占旅顺港

 第三节 强大的第二太平洋舰队背后的隐忧

 第四节 决战对马海峡

 第五节 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大海战

第五章 战列巡洋舰时代的结束

 第一节 德国人的潜艇作战

 第二节 企图冲出牢笼的德国舰队

 第三节 一场将计就计的大海战

 第四节 战术上与战略上的胜利

第六章 “狼群”战术的辉煌与衰落

 第一节 切断海上生命线

 第二节 “狼群”来袭

 第三节 无限制潜艇战

 第四节 “狼群”的没落

 第五节 反潜利器

第七章 舰载航空兵大显身手

 第一节 日本决定南进

 第二节 疯狂战争豪赌

 第三节 噩梦降临珍珠港

第八章 太平洋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

 第一节 “米号作战”行动

 第二节  揭开“AF”之谜

 第三节 舰载航空兵空袭中途岛

 第四节 美航空兵的悲壮冲锋

 第五节 戏剧性的战场画面

 第六节 “飞龙”号的覆灭

 第七节 败退中途岛

第九章 太平洋战场上最残酷的登陆战

 第一节 扭转战局的战略要地

 第二节 持续不断的空中袭击

 第三节 收效甚微的猛烈轰炸

 第四节 最残酷的登陆作战

 第五节 日军特工队的自杀式攻击

第十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海空大战

 第一节 总统客房里的争论

 第二节 “捷一”号作战计划

 第三节 扫清登陆作战的障碍

 第四节 倾巢出动的海空大战

第十一章 一场海战换来的西沙海权

 第一节 南越挑起事端

 第二节 击退南越舰队

 第三节 收复永乐群岛

 第四节 走向“蓝水海洋”

第十二章 导弹时代的第一次大海战

 第一节 英阿马岛主权之争

 第二节 “罗萨里奥行动”首战告捷

 第三节 英特混舰队临危受命

 第四节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

 第五节 20万美元摧毁2亿美元

 第六节 英重夺马岛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人类在贪婪的本质上并不比野兽好多少,至少社会发展到现在仍是如此。所以,你爱好和平,并不意味着可以避开战争。就像一个人不喜欢打架,但总会有顽劣之徒找上门来。避开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足够强大,以至于滋事者望而却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也是一种解释吧!

但要做到不战而属人之兵谈何容易,百年海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土之大,海域之广,若不争取,没有一寸是你的。“不战则困,不进则退。”——这是铁的定律。

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海洋困境;无论东海还是南海都在遭受着温水煮青蛙般的麻痹式侵蚀:只要我们不进,对手便会紧遁。所以,不进则退在我国的领海主权争夺中是面临的现实问题。

如何应对贪婪国家的层层设局,步步围困,是中国海洋战略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中国将要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海洋强国的建设必须首先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当然军事从来都是政治的延伸,以法理依据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从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表达我们的主张,都将对海洋权益的获得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手段,我们都要时刻做好准备,因为争取属于我们的海洋权既是一场持久战,又是一场速决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内容推荐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其总面积约3.6亿平方公里。可以做出判断未来的资源之争将直指海洋。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百年海战的历史告诉我们:不战则困,不进则退。张汉锋、张福远、李俊杰编著的《海洋战争:大国崛起》从不战则困的战略思想说起,讲述海洋战略、海洋战争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而后通过多典型海战的分析分别从战争背景、战争过程、战争装备、战争战术等多个方面讲述海权之争的历史与战略;进而对海洋战争从海面作战到海空作战,再到海、空、地一体作战的战争发展进行介绍。最终落脚点为中国的东海之困和南海之争,提出卓有建树的我国海战思想。

此外,《海洋战争:大国崛起》还希望通过对历史上发生的大海战的介绍,以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唤起国民的海权意识和国防意识。

编辑推荐

张汉锋、张福远、李俊杰编著的《海洋战争:大国崛起》为军事知识普及读物,主要介绍了从1588年以来,400多年间发生在世界上的主要海洋战争。这些海战改变了参战国的社会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历史。在风帆战舰时代、铁甲舰时代、蒸汽时代、战列舰时代、潜艇时代、航空母舰时代,随着海军装备的发展,海战的战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