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经》由宋学海主编,“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八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给世人留下了一句“难得糊涂”,于是“糊涂”成为了一种观念,一种处世的哲学“将一糊涂”寓于生活,收获的是达观和从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糊涂经/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宋学海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糊涂经》由宋学海主编,“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八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给世人留下了一句“难得糊涂”,于是“糊涂”成为了一种观念,一种处世的哲学“将一糊涂”寓于生活,收获的是达观和从容。 内容推荐 《糊涂经》由宋学海主编,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就如《糊涂经》,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性格。 目录 卷一 难得是糊涂 [一]糊涂大师智慧人生/1 [二]大智若愚/16 [三]小糊涂大明白/34 卷二 装糊涂策略 [一]韬光养晦/51 [二]明知故昧/69 [三]佯装糊涂/83 [四]树大招风/91 卷三 糊涂进与退 [一]进退自如/101 [二]功成身退/114 [三]以退为进/124 [四]吃亏是福/142 卷四 名利如浮云 [一]清正廉明/157 [二]淡泊名利/166 [三]贪婪要不得/182 [四]宠辱不惊/193 卷五 一笑泯恩仇 [一]君子雅量/209 [二]待人宽一分/221 [三]有容乃大/233 [四]把仇恨放下/245 卷六 乌龟的哲学 [一]忍为上策/261 [二]忍辱负重/274 [三]百忍成金/287 [四]小不忍乱大谋/297 卷七 刚柔的智慧 [一]刚柔相济/313 [二]学会示弱/322 [三]柔能克刚/329 [四]以屈求伸/340 卷八 自在地活着 [一]泰然处之/353 [二]遵循自然/366 [三]逍遥自在/378 [四]知足常乐/390 卷九 百态糊涂观 [一]学习之道/407 [二]交友之道/424 [三]教子之道/435 [四]用人之道/445 [五]求财之道/464 试读章节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使他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其智慧的核心则是大智若愚。然而,郑板桥并非糊涂学的本源,他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历经两千年而不衰,它深刻地影响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精神内核,可以说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才是糊涂学的本源。 传说“难得糊涂”几个字写于乾隆十三年(1748)九月,是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在莱州的文峰山写的。当年他五十六岁。 莱州在潍县西北,背临大海,城的东南有云峰山,山多碑刻。那一年,郑板桥专程至云峰山观郑文公碑,因参观游览很晚,不得已借宿山间一小茅屋。屋主系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他室中陈设最突出的是一方桌面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糊涂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镌于砚背。板桥想老人必有来历,便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因砚石过大,尚有余地,板桥说,老先生应当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了一方印,板桥看看,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见了大惊,方知他是一位退隐的官员。细谈之下,详知原委。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当下见尚有空隙,便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老人见了,抚掌大笑不止。一位是饱经沧桑的县令,一位是曾有显赫功名的退隐官员,两人在此遇到了知音。“难得糊涂”是他们怀着经历一生沧桑的感悟,在这方大砚上进行了心灵碰撞后的精湛合作。他们的题词,也正好互为映衬、补充。这位糊涂老人所作的“美石”和“顽石”之比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郑板桥所说的“聪明”和“糊涂”的关系。 即“聪明”是“美石”,“糊涂”则是美于中,顽于外的“顽石”。“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如同“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 P2-3 序言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中国传统国学是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典籍的核心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冶人格,塑造灵魂。 开卷有益,忙碌中的人们闲暇之时,最应该用传统国学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用先人的哲思来涤荡自己忙碌的心灵。坚持着阅读的爱好,在潮流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让传统文化永驻我们的心田。“复兴国学,从根本上讲,是复兴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我们要斟选传世经典著作中最最经典的部分来读,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燃烧的激情去承接古人的经典大论与哲思华章,以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的精神风貌来直面当今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助读者深刻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用经典历史文学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同时使国学得到承传,得以弘扬光大,我们精心编排了本书,文章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我们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插画,将插画与正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趣味。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尽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