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萧克瑾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萧克瑾所著的《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的作者克瑾先生时年89岁,是一位性格豁达、乐观的长寿老人。他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先生一样坚定犹如钢铁,宁折而不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书法、绘画无所不精,散文、杂文、诗词无所不能。先生深受学子敬仰,海内外如是。

内容推荐

萧克瑾所著的《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关键在于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冤家”与“亲家”、说长道短话“婆婆”、亨联的高招、依法治“债”、不是马后炮、让他们自己去踢、由女生分配难想到妇女的权益、消费纵横谈、国法是打工妹的保护神、我又“下海”了、摸透“上帝”的脾气、请把话讲完——请给一个完整的知情权、太阳属于我,月亮属于我——对周志远受审有感等。《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意义深邃、语言优美、文笔幽默。

目录

第一辑 政法嘹望

 武大郎声明

 商场不是战场——评《应该运用我国古代兵法当老板》

 武汉人为什么致富难

 “天价厕所”引起的思考——谨防公益事业异化

 关键在于树立商品经济意识

 “冤家”与“亲家”

 说长道短话“婆婆”

 亨联的高招

 依法治“债”

 不是马后炮

 让他们自己去踢

 由女生分配难想到妇女的权益

 消费纵横谈

 国法是打工妹的保护神

 我又“下海”了

 摸透“上帝”的脾气

 请把话讲完——请给一个完整的知情权

 太阳属于我,月亮属于我——对周志远受审有感

 公开才能公平

 扶贫赢利,一箭双雕——谈谈“雀巢”的经营策略

 平抑物价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看了“乔家大院”以后

 还是保留集贸市场好

 故乡行

 人民代表四谈

 虚假广告的牢骚

第二辑 教学园地

 我不是“下海”的料

 学校达标之我见

 “应用型”、“综合型”质疑

 永恒的真理

 他死了,给人留下一串思索

 写在大运会闭幕以后

 爱你没商量——给参加军训的同学们

 财神打圣人

 向年轻教师们进一言

 课堂内外

 工夫在“诗”外——谈谈学外文

 侠君同志

 对时间用乘法——一位老大学生的学习方法

 怎样指导儿童作文

 王涛、波尔的那一分

 我同娃娃打扑克

 好的教学制度应该坚持

 越傻越好——贺《张之洞全集》出版

 教育谈要——积个人一生读、教小、中、大学之体会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检验我们过去的大学培养目标

第三辑 艺苑漫步

 我是这样写杂文、散文的

 “我是您的老学生”——我与《湖北日报》

 “挤”出来的杂文

 近体诗词为什么要讲格律

 我是这样学习格律诗词的——给—位想学格律诗词者的信

 喜读《铜牛》诗

 在马路边向田间问诗

 有缘叩谒杜甫墓

 学习书法艺术应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书艺三议

 我是这样在《书法与哲学》教学中练字炼人的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给国际学院留学生作的报告

 为什么学书先学楷

 也谈“丑”字

 “读书万卷始通神”原来是在搞“拿来主义”

 学书两境界——能进能出

 运笔用内功不用外功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方圆论”

 怎样指导儿童写毛笔字

 浅谈诗词与书法

 真情源于生活

 话说武汉市的招牌艺术

 裸体热后谈裸体画

 也许是我的艺术细胞太少

 大江东去,“狼逃尽”

 我也来聊几句

 ——为胞弟克球的散文杂文集《井台闲聊》写的序言

 名人、大作家名言、逸事忆旧

第四辑 心香一瓣

 何主任,我想您——忆何思敬老师

 迟到的汇报——恩师周世钊先生您能听到吗

 你为啥笑容满面,却默默无言——回忆张志新烈士

 最美的人——忆张志新烈士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记李光斗书记

 陈老走了——忆陈义经先生

 苏联妈妈——记契维克娃教授

 可敬的敬业精神——记王万成、袁宏彦两位教师

 怀念黎森教授

第五辑 谈古话今

 让住宅融合在大自然里

 以天地为屋子,以屋子为裤子

 臼屋

 阿Q是我娘舅

 剪了辫子是民国

 论打苍蝇和打老虎

 屋里的,屋外的

 向上爬与向下爬

 “老佛爷”的包子“老祖宗”的牌

 看相纵横谈

 气功培训班

 抓野鳖

 话说武汉的“赤膊文化”

 “做了才说”、“做了也不说”与“有做就说”

 深圳大学的那一个大脚印

 戒烟记

 请别拿我“垫底子”

 恭喜高升——贺教育部长×××

 走廊的牢骚

第六辑 大爱无疆

 孔玲,你听我说——写给孔繁森的小女儿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记一个平凡的家庭

 会讲外语的“李时珍”——记苏定国大夫

 抒不出来的抒情文

 猴子的胸襟和尚的心

 假如王铁人夫人是另一个态度

第七辑 血泥爪痕

 外婆的“金銮殿”

 几张老照片

 鬼子扎营了

 遥望南天三叩首

 从安顺到北京

 谁来感谢你

 省里来了电话

 那一扇窗户,那一间房

 我的房东

 我当“三保”队长

 沙洋寻梦

 勇敢的第一步——记湖北财经学院经济法教研室

 退而未休的20年

第八辑 老的味道

 我这两年

 人老了,血还是热的

 老年感悟

 芳草萋萋又一年

 学会赚自己的钱

 我还活着

 请忘记自己的年龄

 不累着,也不要闲着

 祝您活一百岁

 伸脚抖了爹,缩脚抖了妈

 养生靠内因

 唉,我这一丁点儿

第九辑 谢谢鼓励

 萧克瑾印象

 旋转着的陀螺——记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代表萧克瑾

 我的老头子

 霜叶红于二月花——记武昌区人大代表、退休教师萧克瑾

 无法者法也——评析萧克瑾的杂文

 打破框框敢为人先——评萧克瑾的《书法与哲学》

 记住这位护绿人——续《银杏之思》之后

 萧克瑾老师及他的毛笔字诗稿

 珍贵的精神贡献——对《高校书法教育讲义》的评论

 翰墨谱春秋——记我的老师萧克瑾

 我认识萧克瑾

试读章节

商场不是战场

——评《应该运用我国古代兵法当老板》

前不久,不少媒体大炒“300万元卖脑”的新闻。说的是25岁的大学毕业生何×认为“我国古代兵法是切入市场的利器”,“应该运用它来当老板”;经过8年研究,他将出版一套系统的科研成果,并制成软件。有人称之为“×氏兵法”。这位“千里马”被香港某集团相中,许以年薪300万元人民币,聘为该集团东方管理与兵法营销中心总经理,并允许他拥有5年以上的科研成果使用权。

我们的确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开拓新的营销思路。但是,必须强调三点:第一,这种营销思路应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第二,这种营销思路必须遵循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第三,运用我国古代兵法于当前的营销策略时,还必须记住,商场不是战场,今天不是昨天。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可能从中找出一条有时代特点的中国化、民族化的管理营销之道。但是,必须深思熟虑,弃浊扬清。否则,会给这个本来就还不够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添乱子。

想把我国古代兵法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并非始于何×先生。在1989年9月8日的《中国金融报》上刊登杂文家章明的一篇文章——《不妨也学学刘邦》。他指出:日本企业家对我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甚感兴趣。他们把学到的韬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颇见成效。接着,他还指出不妨来一个“出口转内销”,我国的企业家也不妨学学自己的“国宝”。我于同年10月6日在该报发了一篇杂文——《别学歪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得到了该报的好评,还奖给我半年的赠报。

其实,还有比章明同志提出更早的人。不过他们的观点没有见之于文字,而是见之于行动。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我国不少企业负责人就借助我国古代兵法中的某些韬略,将昔日之战场用之于今日之商场。有的甚至是“青出于蓝,技高一筹”。不信请看:

张冠李戴。没有营业执照就借账户。或是请人代开发票。有的则攀龙附凤,提高身价,例如A.T.C治疗机,如果不是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名下,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买家。

无中生有。有点什么就说没有点什么。南京冠生园月饼厂会告诉顾客用的是陈年的馅吗?没有点什么就说有点什么。把“中华鳖精”吹得神乎其神,诸位是否真的延年益寿了。戈培尔的经验是“谎言重复10遍就是真理”。“电子人体增高器”的宣传手法,可以说是古今妙用,中西合璧。

空城计。本来就缺少,甚至没有什么资本,把招牌搞得大大的,把广告吹得响响的,“五洲公司”、“欧亚非联营集团”,实际上只有几平方米的破平房。比诸葛亮还诸葛亮。

草船借箭。没有本钱,利用合同骗取预付款、定金。或是收货不付款、收款不付货。拆了东墙补西墙,西墙垮了压倒邻居一排房,不少破产户都把自家的箭射到人家正在饮酒作乐的草船上去了。

小题大做。能治伤风感冒就说能包治百病,一人吃了就会全家安宁。10年前得过一次评比奖,10年后还在电台、报刊上祝贺宣传。

三十六计,走为上。干得下去就干,干不下去就跑。跑不掉就“钱没一个,命有一条!”看你把我怎么样?发明了第三十七计。

至于欲擒故纵、声东击西等古为今用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的老祖宗面对这个花花世界,也会自叹弗如了。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之际,客观上,必然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影响。加之有人把我国古代兵法用之于今日的商场,于是就给我们的经济秩序更添乱了。这集中体现在“假”、“乱”两个字上。假广告、假合同、假材料。假作真来真亦假,弄得那些货真价实的老字号也无法生存。于是乎,企业出现了打假侦探队,社会上出现了像王海这样的“打假英雄”。“假”的结果是“乱”。“假”、“乱”所导致的社会后果是“三角债”、“连环债”、法院执行难。我们党和政府费了很大精力,用了不少办法才使这种社会经济秩序有所好转。

作假的手段是“诈”。“兵不厌诈”,自古皆然,中外一样。刘邦如果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当不上皇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如果不同希特勒签一个“苏德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而赢得备战时间,就很可能是当时的第二个法国。我国古时两军对垒诚者败的例子不少。但是,商场毕竟不是战场,今天已不是昨天。诚实信用是任何商家立业之本。自古以来,我国商店门口都写着“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我国古代兵法中的那些背信弃义,奸诈诡谲行为与我们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是格格不入的。前述的那些歪门邪道绝非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品意识,而是市侩意识。市侩意识融封建、庸俗等低级思想、作风于一炉。它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而是相反。

在我国古代兵法中,也并不是说没有任何东西可学的。比如,学习它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它审时度势、洞若观火的“隆中对”,学习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七擒七纵”、 “含泪斩马谡”……我认为,总的来说,对我国古代兵法中的东西应该批判地学习借鉴。即使吸收,有的也应该经过改造。何×先生的大著中究竟是学习我国古代兵法中的哪一些?如何学法?他说这“属商业秘密。为保护其知识产权,不便透露。”因此无法多评。

注:本文我是在1989年发表于《中国金融报》的《别学歪了》杂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故在本书内不另发该文。

由于我在《别学歪了》中,针对当时“要用我国古代兵法韬略用之于现在的生产经营上”的热潮喊出第一声“不!”故受到《中国金融报》的表扬,并赠报半年。P4-6

序言

《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即将出版了,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深深敬意。

2011年,先生赠送我一本《萧克瑾诗书画集》,画集的后面附带印上他公开发表的杂文散文被一些核心报刊、典籍转载或人编的目录,这些报刊、典籍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中国杂文大观》、《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新华文摘》、《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诗文大系》、《中华散文百年名家》等。并获得20lO年中国作协、《中国作家》杂志举办的金秋笔会散文一等奖和诗词一等奖等。杂文散文标题妙笔生花,玲珑满目,诸如《阿Q是我娘舅》、《武大郎声明》、《向上爬与向下爬》、《请打我几下》、《以天地为屋子,以屋子为裤子》等,像一串光彩炫目的珍珠,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向他索取了全稿,一睹为快。通读之后,我认为萧先生文章绝非一般茶饮之思、酒后之议,而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有目的、有思想的创作。在先生的千字文中,他提出自己的观点,解决办法,有的为着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危,甚至是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如有人著文提倡将我国古代兵法用于今日的商场,其中有一位年轻大学生还花8年时间研究出版了《何氏兵法》,号召“运用古代兵法当老板”。为此,萧先生先后发表了《别学歪了》、《商场不是战场》两篇杂文,被不少报刊转载,并被《中国金融报》奖励赠报半年。特别是后一篇,他历数现代的这些“孙武”、“诸葛亮”的手法翻新,可谓“青出于蓝”,而蓝过了格,并说明这种做法所引起的社会危害,强调指出其既违反市场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和经商职业道德,而且又违犯了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萧克瑾先生呼吁对转型期间本来就不够正常的经济秩序别再添乱子,起到了“消防”、“灭火”作用。这些杂文被《中华知名人物理论创新宝典》评为特等奖,载人《建国60周年中国作家诗文大系》等。先生看到许多学者专家在讨论“武汉人为什么致富难”的观点后,著文说“诸位的说法都没错,不过看到的都是病症,不是病因,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紧接着先生指出了病因,并开出治理药方,受到不少同志的认同与赞扬。在《“天价厕所”所引起的思考》中,先生严格区分了公益事业和企业的不同性质与不同管理办法,强调严防公益事业异化。《请把话讲完》是他对某些媒体的批评,认为他们只表扬某单位依法炸掉了建立不久的武汉江滩花园的善后工作做得好,而没有紧接着开展一系列的严肃批评,甚至应该建议对责任人绳之以法,建议有关媒体应给纳税人一个完整的知情权。《公开才能公平》一文指出为什么有些单位、有些干部不怕有冕之王而怕无冕之王——记者?因为这些官员最怕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上曝光。《消费纵横谈》几乎是一篇用文学语言写出来的经济论文。洪湖市卢先生看后在感谢信中讲:您的八百余字散文端正了我的消费观,重新搞好了家庭关系,我代表全家向您感谢。难怪《湖北日报》在审查大赛评论作品时,评委主任黄镇东厅长对萧先生这样说:同样是进行思想教育,我作大报告人家不愿听、打瞌睡,你的千字文人家却愿意掏袋子买着看,因为你的是文学作品。你比我强。武昌刘女士说:“我并不喜欢书法,但我很喜欢萧老师的《高校书法教育讲义》,我把它当做文学作品在阅读。”难怪有人说萧先生的杂文、散文是他开设的《经济法》和《书法与哲学》的第二课堂。

从《血泥爪痕》中可以看出萧先生一辈子的坎坷道路。《从安顺到北京》写的是1949年6月他身藏17元光洋,途经10个省市,历时4个月的艰苦历程。从中可以看到黎明前的西南地区情况,衡阳与广州对待贩卖镍币截然不同的政策,湖南和平解放不和平;萧先生在经过最后一道火线时被五花大绑推出去枪毙的惊险情形;郑州北铁路被淹,旅客纷纷转道陇海、津浦路,徐州战场遗迹尚在,德州扒鸡香,天津蟹正红;进入北京就像跨进了一个新的天堂……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萧先生的一些恩师名教,比如有一肚子经史子集的前清举人邓振声;《哲学的贫困》译者、讲“马克思的论点是‘一切革命都是为着解放生产力”’的毛主席的法律顾问何思敬。还有周世钊先生。周先生曾以白区优秀知识青年名义把萧先生推荐给毛主席,曾对萧先生说:“今晚l 1点毛主席请王季范带王海容,我带你一块儿就餐。毛主席对我说是你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学生嘛!还是老乡哩,要萧克瑾来!”可惜萧克瑾先生因故未参加此次聚餐。

萧先生除写了不少法律教材、论文外,在文艺方面写了几百篇杂文、散文,不少诗词、格言,并写了大量书法作品和两本书法理论著作。我向先生了解他的文艺创作经历,他说:“我未进过中文系、新闻学院和写作培训班,只是凭着自己的一腔激情,想写就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来像个什么玩意儿就是什么玩意儿。”并自谦说,我的这些东西不叫文学作品,是“四不像”。感情是一切文艺作品的灵魂,即使是书画、雕塑,刀笔所到之处都是作者感情的痕迹。从《孔玲(孔繁森的女儿),你听我说》中,可以听到先生对这一位真正共产党员逝世的哀恸,以及在写张志新烈士回忆录时的撕心痛哭声。白居易云:“感人深者莫先乎情”,陆机云:“诗缘情而绮丽”,杂文散文同样如此。萧先生这些作品之所以对读者具有如此吸引力,除其意义深邃、语言优美、文笔幽默之外,主要原因就在这里。时下,一些小报上花花草草、打打闹闹的文艺作品实在不少,哄得住少数爱热闹的少男少女,但真正能让人感动、受到心灵熏陶的作品却不够多,其原因也在这里。

克瑾先生时年89岁,是一位性格豁达、乐观的长寿老人。他与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先生一样坚定犹如钢铁,宁折而不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书法、绘画无所不精,散文、杂文、诗词无所不能。先生深受学子敬仰,海内外如是。壬辰龙年初,我把这一部原稿推荐给经济科学出版社,建议出版、发行,得到经济科学出版社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实施,尤其是郭兆旭社长为满足老人心愿,精心策划,鼎力支持,令人十分感佩。序者代表克瑾先生一家深表感谢。深信《一吐为快:萧克瑾杂文散文集》一定会得到社会各界读者的热爱。让先生的这些曾经发挥过不少作用的短论、短评持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郭道扬

2012年秋于南湖津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