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远眺(一盏灯的风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佟昕桐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谈及扬州大明寺,熟悉中国佛教文化的人可能马上就会想起曾为大明寺住持的鉴真大和尚,那是个十年磨一剑的“东渡普法”的故事。公元742年,也就是唐玄天宝元年,日本僧人普照与荣叡等人前往扬州拜谒鉴真大和尚,并且诚邀他去日本传法,然而,官府百般阻拦,但鉴真大和尚为了弘扬佛法,前后经历了五次失败,甚至双目失明,直到第六次,他再次东渡,经由水路前往日本,将我国鼎盛的佛法和医学、印刷、文学、建筑、雕塑、书法艺术等传往日本,让大唐文化在日本弥留下珍贵的遗产,在日本,鉴真大和尚被誉为“天平文化的巨人”。1980年4月,奈良唐招提寺森本长老一行护送鉴真大和尚的干漆坐像回国探亲,至此,鉴真终于重归阔别1200余年的扬州故里。

鉴真大和尚的风雨人生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佛学”的真谛,佛是没有国界的,反观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国家却为争抢“文化遗产”不择手段,他们真的应该来扬州,来大明寺的鉴真纪念堂看一看。

当然,扬州大明寺给我们留下的远远不止于一个传奇。北宋年间,“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赞扬州大明寺为“淮东第一观”,此时,我们正沿着历史的足迹与时间的脉络遨游其中。

大明寺位于蜀岗中峰,而蜀岗就像一条卧龙,蜿蜒绵亘在古城扬州城以北。也许你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被称为“蜀岗”?据说,蜀岗的地脉与西蜀相连,因此称“蜀”,多年前的蜀岗原本有东、西、中三峰,现在,蜀岗的西峰一侧已夷为平地,东峰则是观音寺,这个观音寺是隋炀帝所建“摘星楼”的旧址,而中峰就是大明寺。

大明寺的山门上题写着雄劲的篆书“栖灵遗址”,这是清代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的手迹。在山门前,雄踞着一对石狮,朝南而立,这对石狮是扬州名刹重宁寺的遗物,历史悠久。

跨过牌楼,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就端坐山门,正慈眉善目笑看大千世界。走过牌楼,便可见大雄宝殿,青烟缭绕在千年银杏与百年松柏间扶摇直上,恍若人间仙境。

大雄宝殿的东面是藏经楼、平远楼。在平远楼内,我们可以见到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间道宏禅师亲手所栽的那株聚八仙。聚八仙也叫琼花,琼花以叶茂花繁、洁白无瑕扬名天下,被推选为扬州市的“市花”,在四月里,抑或五月,正是琼花盛开的日子,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像一轮明月在万绿丛中脱颖而出,故而,有“琼华(花)如玉”之称,难怪扬州太守王禹偁写道:“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P8-9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啊!从一路走访,搜集素材到写作编辑最后到付梓出版,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而把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真知灼见汇集成了这样一部《远眺——盏灯的风景》慰藉人们心灵的励志著作。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偶然之中存在必然。记得,我在很早以前就曾想过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创作一本能够惠泽人们心灵,催人奋进,对人类精神、思想起到积极鼓舞推动作用的哲理散文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会以走访各大名刹古寺,以聆听并请教诸位大德高僧们对佛学理论在世间的认识与追求为出发点;以佛心禅语对人类思想上的修为、心灵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启迪为结合点;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展示佛禅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这一形式而开篇,出现于读者的面前。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此著作能够顺利完稿,要得益于各地统战部、宗教局等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亲切关怀和真诚相助。在这里,让我为之感动,特别感谢的是一直以来带领我前行,对此书寄予厚望,给予我鼎力相助、默默关怀我的家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是他的真诚鼓励,殷殷教导,才赋予了我一直走下去、写下去的决心和力量;也是他的无私培养和热情期待,为我创作这本著作提供了无限的希望和无尽的源泉。我还要衷心地感谢在编辑、创作、走访过程中,给予我莫大支持的很多同志和朋友们,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位我永远怀念的恩师——季羡林大师,他对我的点拨和指引,关心和信任,坚定了我完成此书稿的信心。也是因为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才能使本书得以呈现在喜爱它的读者面前。而这些也将成为我继续前行、追逐梦想的巨大动力。在此,我要表达深藏于心底而却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谢意!

每天在工作之余,起早贪黑的赶写稿件是很辛苦,但是我从中获得了满足和喜悦;获得了幸福和快乐。在我不知不觉写作的同时,就会进发出思想新知的火花和滋润心田的源泉,在写作整理思绪的过程中,无疑又是对我文学造诣和理论功底的一次检阅、见证、提炼和升华。

人生如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佛语中蕴含着无限禅机,充满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一门伟大的哲学和艺术。人类亦是万物之灵,万物之首。相信,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生。时不我待,让我们在体会佛心、欣赏禅语中感悟人生吧!尽管人生苦短,但是只要我们在一生中,能够绽放出精彩和魅力,而这种精彩和魅力即便再过千百年仍会被后人所称颂的话,那么这就会是永不褪色,永不腐朽的真理和真知!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际遇中,乃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段中,看待事物都会秉持着不同的观点。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我走访寺庙、与方丈住持们座谈过程中随时随地而作的笔记基础上,经过整理后所得到的见解和感悟。我深知,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还很不全面,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也许文字、篇章和结构还很不完善,但姑且视为一种交流的机缘吧!

我无法预知读者的反应,但当您翻阅本书时,如果它能够为您带来一丝心灵上的启迪和感应;翻阅后能够使您静下心来,反思、反省人生,有所觉、有所悟,亦是我创作本书的初衷和莫大的欣慰!

此次经历,将是我终生难忘的。

辛卯年隆冬于北京

目录

前言 一盏灯的风景

第一篇 你的内心住着一片桃花

 一、你的内心住着一片桃花

 二、你的灯笼被风吹灭了

 三、将一生的五枚金币花出去

 四、对自己的战争

 五、用简单的心面对世界

第二篇 幸福的秘密

 一、在太阳下山前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二、当你在水面上遇见自己

 三、成功,首先要贴近成功

 四、品格的力量

 五、让内心成为无比宽阔的天空

第三篇 人生是一场修行

 一、修行的艺术

 二、有所束,才可有所为

 三、掌心的一生

 四、明心,才能达悟

 五、养德、致远,首先要宁静

第四篇 一点红炉雪的智慧

 一、像风一样自由

 二、智慧是一种暗涌的力量

 三、一只蚂蚁的路

 四、一年四季与一日四悟

 五、向水学习生命的智慧

第五篇 获取瞬间与永恒的力量

 一、拔掉木桩上的钉子

 二、一根木棍的旅程

 三、在阴冷的夜晚,别只贪睡

 四、一粒沙子与一座高塔

 五、微笑的力量

第六篇 爱与中道的秘密

 一、一根蜡烛的爱恨情仇

 二、驾驭你的心

 三、爱与中道的秘密

后记

序言

从佛学中感悟生活智慧,从禅理中获得人生启迪。佛学中的很多禅语充满了哲理,使我们在灵动的意境中体会智慧的结晶。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它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感知和感悟,越来越引发我们的探索与思考。

禅,以其玄妙的人生取向、价值追求,尤其是通过那些使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的偈语来净化洗涤着世人浮躁的心灵,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摆脱烦恼的纠缠与内心的束缚,暮然回首处,寻找那份我们丢失已久却又久别重逢的宁静与祥和……

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然融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它如明灯,驱散我们内心的蒙昧;像甘露,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似妙音,抚动我们躁动的思绪;是醍醐,开启我们无穷的智慧。它平淡、平常、平和而又自然、泰然、超然。

禅语不是出家人的专利,也并非只有在深山古庙中、黄卷青灯下才能悟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对佛学祥语而言,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更强调的是我们的境界与见地。诚信是禅,宽容是禅,关怀是禅,宁静是禅,和谐是禅,满目青山是禅,苍茫大地是禅,绵绵细雨是禅,潺潺流水是禅……坐立行走,皆带禅意;时时处处,感悟人生。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难免会让我们心力交瘁,疲惫不堪,甚至让我们困惑迷茫。对于很多事情,我们看不开、想不通、放不下,故无法得到解脱和自在,又怎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工作,以友善的微笑对朋友,以深切的关怀对家人,以感恩的想法对人生呢?

相由心生。一个人有怎样的心境就会有怎样的世界。所谓佛心就是清净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净;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我们不可能大彻大悟,但我们应该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洒脱的人、一个自在的人、一个觉悟的人,在生活的某个当下,脑海中灵光一现,然后豁然开朗,感到放松与超脱就已经达到禅的最高境界了。

扬州大明寺、无锡南禅寺、南通广教寺、南京古鸡鸣寺、栖霞寺、天宁寺、普陀山、天童寺、涌泉寺、九华山……这些古刹的名字就像一个又一个印记,刻在我的心里,不,更确切地说,它们像一个又一个未解之谜,它们像根一样,牢固地生长在我的心里,让我神往,让我迫不及待地一一打开这些心结。

这几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有幸在各地统战部、宗教局的各位领导的帮助下,走完了41座古刹。41,说多并不多,在上下5000余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就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说少更不少,这个“41”里面,又饱含着多少个流传千古的名流与传奇。在这个无法用“多”或“少”来衡量的数字中,我一直用心感悟着:在九华山旃檀林寺的大愿宝殿内,偶读“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的对联,不知为何,我突然不知所措,顿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副对联,一时之间,感觉自己真的醉了,痴了,正当我深深地沉醉在此情此景中,突然,一群敲打着佛器的僧人惊醒了我,不知为何,就在那一瞬间,突如其来的泪水淹没了自己;在宁波天童寺,当我看到身穿红袈裟的僧人正在向放生池中的红鱼撒面包渣,我知道,他撒下的必定不仅仅是面包渣,而是他内心虔诚的佛道;在南通广教寺,那个正在法乳堂前除尘的僧人,他荡涤的是世人心灵的尘埃呵;在普陀山,在山环海抱的梵呗声中感受佛国仙海的洗礼,终有一悟,回去的路上,我不停地念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我无法用更为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41座千年古刹的感情,每到一座城市一个古刹,我都想将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揽入怀中。在六朝古都南京,尽管现在,高楼耸立,风流总是显得多姿多彩,然而常常伴随她的,却是烽火般惊心动魄的侵蚀:老城墙越来越少,抑或一次次又重建了,我们很难再一眼望穿她们原本的面貌,唯一不变的,仍然是城市的文化一层又一层的沉淀下来。然而,历史就像这尘世间的烟尘,当一切尘埃落定后,留下来的亭台楼阁、笔墨诗文,就像那断崖上的篆刻,尽管我们依然能辨认出它的字迹,甚至可以想象到当年的风华,然而,就在它们的旁边,早已生满了青苔枯草。

不止六朝古都南京,苏州、杭州、福州、合肥、泉州……事实上,在我年少时背诵的唐宋诗词中,不知多少次出现过这些城市原本的名字,事实上,我曾不止一次在心中想象过它们的模样,如同一场隔世之恋,然而,现在,当我真正地踏着历史的踪迹来寻访时,竟蓦然有种失落感涌上了心头,仿佛是梦中的一种遥远的期盼。

如今,当我在站在南京,或者站在这些城市中的任何一座,当我站在栖霞寺,或者站在这些千年古刹中的任何一座,感叹那历史的长河已随着时间的洪流东去。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就如同这长河之中洪流与洪流的撞击、爆发出一朵朵璀璨的浪花,这是自然的、巨无的力量,猛烈并且炽热。那一段段断裂的山崖,一条条崎岖的山路,一棵棵千年的古树,它们无声地或坐或立,一朝一夕,却已过千年。显然,就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已然告诉我们:一切如此泰然自若,当你寻找时,一切就在你眼前,一切只在于你见或不见之中。

我们并非一定要成佛得道,但我们有必要领悟佛学的大智慧,体会禅意带给我们心境澄明的自在意境和超然洒脱,以一颗圆融的佛心为人处事。如此,我们则能得到心灵上的安逸和升华。

我将本书命名为《远眺——一盏灯的风景》,因为我认为,一座古刹就像一盏灯,它就在那里,你用怎样的心去观察,它就给你怎样的回答。而我做的,就是将我快乐的旅程与这些古刹给我的回答分享给大家。

有一首禅诗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愿本书如春花,使您心旷神怡;如秋月,使您若有所思;如夏风,使您清凉酣畅;如冬雪,使您惬意安详。

佛学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亦有艺术的“美”和哲学的“真”,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学习、去研究、去领悟一生的功课,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尽管查阅了大量的古籍资料,然吾辈学识尚浅,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前辈见宥指正。

谨以此,亦为序。

辛卯年仲夏于北京

内容推荐

佟昕桐编著的《远眺》内容介绍:从佛学中感悟生活智慧,从禅理中获得人生启迪。佛学中的很多禅语充满了哲理,使我们在灵动的意境中体会智慧的结晶。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它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感知和感悟,越来越引发我们的探索与思考。一起来翻阅《远眺》吧!

编辑推荐

佟昕桐编著的《远眺》内容介绍:禅,以其玄妙的人生取向、价值追求,尤其是通过那些使人回味无穷、意境深远的偈语来净化洗涤着世人浮躁的心灵,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摆脱烦恼的纠缠与内心的束缚,暮然回首处,寻找那份我们丢失已久却又久别重逢的宁静与祥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