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活农产品流通协同创新策略》(作者:杨敏)创作过程中,充分吸收了部分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对其组织方式、政策措施、创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几个矛盾问题,供求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生产技术落后;品质无保障;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资金短缺与贷款难等,提出了新的理论体系。以价值链为横坐标,分析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比纵坐标,为每个环节树立产业升级目标,以协同创新为策略,成为各个环节改变现状的原动力,从而以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框架,提出解决农产品流通效能低下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01 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态势及国际贸易现状
1.1 2012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态势/001
1.1.1 2012年国内鲜活农产品价格动态 /002
1.1.2 2012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动态/003
1.1.3 2012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情况统计分析 /004
1.2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005
1.2.1 新世纪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比较 /005
1.2.2 我国居民“米袋子”动态/007
1.2.3 我国居民“菜篮子”动态 /008
1.2.4 我国居民“果盘子”动态/009
1.3 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情况/011
1.3.1 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011
1.3.2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情况 /012
1.4 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构成因素 /015
1.4.1 农业生产成本/017
1.4.2 农业经营管理成本 /019
1.4.3 农产品生产者利润 /019
1.4.4 物流成本与利润 /020
1.4.5 销售成本与利润 /021
1.4.6 代表性农产品的单位成本/022
02 农产品价格在产业链中的影响与被影响关系
2.1 影响鲜活农产品价格的典型情况/024
2.1.1 气候环境的影响 /024
2.1.2 国际事件的影响 /025
2.1.3 游资炒作抬价/026
2.1.4 农户预期的影响 /027
2.1.5 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 /028
2.1.6 农业劳动力成本因素 /030
2.1.7 国家农业政策的影响 /031
2.2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内因 /032
2.2.1 主因——农产品供求长期不平衡/033
2.2.2 关键因素——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033
2.2.3 推动因素——农产品流通腐损率偏高 /034
2.2.4 间接因素——生产和流通成本的增加 /034
2.3 农产品价格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 /036
2.3.1 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影响——以菜篮子为例 /036
2.3.2 农产品价格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系——以粮食为例 /037
2.3.3 农产品价格对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以食品为例 /039
2.4 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的理论分析/040
2.5 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 /042
2.5.1 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分析 /042
2.5.2 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044
03 我国鲜活农产品市场流通现状
3.1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模式及特点 /046
3.2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048
3.2.1 农产品的物流特性/048
3.2.2 国内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049
3.3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分析/050
3.3.1 农户+农产品批发商 /052
3.3.2 农户+龙头企业 /054
3.3.3 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 /054
3.3.4 农户+供应商+超市 /055
3.4 鲜活农产品主要流通渠道特点比较 /055
3.4.1 农产品超市 /055
3.4.2 农产品批发市场 /057
3.4.3 农村社会中介组织/060
3.4.4 农产品电子商务 /062
3.5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064
3.5.1 北运果菜产区实例分析 /065
3.5.2 农产品供应链构建中的几个误区 /066
3.5.3 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069
3.6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072
04 国内外农产品流通及质量管理现状
4.1 美、日农产品流通模式特点/075
4.1.1 美国农产品流通模式 /075
4.1.2 日本农产品流通模式 /077
4.2 东西方农业合作组织 /079
4.2.1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 /079
4.2.2 以日本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080
4.2.3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081
4.3 美、日、荷兰等国农产品物流情况/082
4.3.1 美国 /082
4.3.2 日本 /083
4.3.3 荷兰 /083
4.4 美、中农产品电子商务案例比较/084
4.4.1 美国Freshdirect /084
4.4.2 上海菜管家 /086
4.4.3 两家网站经营特点比较/087
4.5 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089
4.5.1 从“鱼米之乡”变“毒米之乡”/090
4.5.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隐患 /090
4.6 美、日、澳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091
4.6.1 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091
4.6.2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093
4.6.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094
4.6.4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094
4.6.5 农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095
05 国内外农业相关政策情况
5.1 我国的农业相关政策/097
5.1.1 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演进/097
5.1.2 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的措施/100
5.1.3 我国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中的弊端 /103
5.1.4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104
5.1.5 中央一号文件历史回顾 /106
5.2 发达国家的农业相关政策/111
5.2.1 价格支持政策/111
5.2.2 收入补贴政策/113
5.2.3 税收优惠政策/114
5.2.4 公共开发服务措施/114
5.2.5 生态环保补贴政策 /115
5.2.6 农业保险政策/116
06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6.1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17
6.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功能 /117
6.1.2 我国农业应当成为发达产业的依据 /118
6.1.3 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关系 /119
6.2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1
6.2.1 产业化下隐含的粮食安全问题/121
6.2.2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土地安全问题/122
6.2.3 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去农业化”现象 /123
6.2.4 农弱企强造成在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利益受损问题/123
6.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义与难点 /124
6.3.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增收/124
6.3.2 大多数中小农户增收的难点 /125
6.3.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瓶颈 /126
6.4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26
6.4.1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126
6.4.2 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 /128
6.5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验/129
6.5.1 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经验 /129
6.5.2 加拿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经验/130
6.5.3 日本农业的科技普及经验/131
07 提升农产品流通效能协同创新策略
7.1 农产品价值链关系分析/133
7.1.1 我国农产品价值链中存在的问题/135
7.1.2 由价值链视角看我国农产品流通问题./136
7.2 协同创新理论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 /137
7.2.1 协同创新的概念与原理/137
7.2.2 协同创新理论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主要思路/139
7.3 产业链主要环节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创新思路/141
7.3.1 挖掘农产品流通的“第三利润源”/141
7.3.2 两岸农业合作现状与思路/143
7.3.3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的优势 /145
7.3.4 改革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思路/146
7.3.5 完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147
7.4 专题实证研究/150
7.4.1 绿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浙江秋梅公司实证分析 /150
7.4.2 中小农产品企业流通管理能力提升途径 /154
7.4.3 物联网技术服务农产品流通的策略/158
7.4.4 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思路——以浙江省为例 /163
7.4.5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治理 /168
7.4.6 地方农业转型升级策略——以杭州市为例 /174
7.4.7 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都市农业的策略研究 /190
关键词索引/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