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插图版全译本超值典藏共3册)》是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所写的一系列以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侦探故事的结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福尔摩斯冒险史》《福尔摩斯回忆录》《福尔摩斯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福尔摩斯退场记》《福尔摩斯新探案》几部分。它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本书是一个新的全译本,内容完整,注释详尽,并附有大量原版插图,是一套性价比相当高的典藏版本。
阿瑟·柯南·道尔所著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插图版全译本超值典藏共3册)》讲述平常他悠闲地住在贝克街221号B的公寓里,抽着烟斗等待委托人上门或者做化学实验。一旦接到案子,他会立刻变成一只追逐猎物的猎犬,开始锁定目标,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层层过滤,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他的相貌和外表,乍见之下就足以引人注意。他有六英尺高,身体异常消瘦,因此显得格外颀长:细长的鹰钩鼻子使他的相貌显得相当机警、果断:下颚方正而突出,说明他是个非常有毅力的人。他经常拿着烟斗与手杖,喜欢把情节弄得戏剧化,外出时常戴黑色礼帽。华生医生是他多年的室友,办案时的得力助手,他的传记作家以及他一生的好朋友。他的思考能力广为人知,他那严谨的推理、丰富的想象力,足以把世界迷倒。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插图版全译本超值典藏共3册)》中他就是世界侦探小说史上最经典的形象——了不起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他有点着急地问道:“如果有人拉小提琴,算在您的吵闹范围之内吗?”
我回答说:“这个嘛,就要看是谁了。如果小提琴拉得好,那真是如仙乐一般动听,但如果拉得很糟的话……”
福尔摩斯高兴地笑着说:“哈哈,这就好办了。如果您对那座房子还算满意的话,我想这件事情差不多可以定下来了。”
“我什么时候去看看房子呢?”
福尔摩斯回答说:“明天中午吧,您还是先到这里来跟我会合,我们再一起过去,把所有事情都决定下来。”
我握着他的手说:“那就这样,我们明天中午准时见。”
我们出门的时候,他还在忙着做化学实验。我和史丹佛便一起向我所住的公寓走去。
“顺便问一句,”我忽然站住,转过脸来向史丹佛说,“真是见鬼了,他怎么会知道我是从阿富汗回来的呢?”
史丹佛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说道:“很多人都想要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发现的,这也就是他特别的地方吧。”
“哈,这可真够神秘的。”我搓着两手说,“太有趣了,谢谢你,史丹佛,谢谢你把我们两个人拉在一起。要知道;‘要正确地研究人类就要研究各种各样的人’。”
“是的,那你可要好好研究研究他。”史丹佛在和我告别的时候说,“最终你会发现,他真是个难以研究的人物。我敢保证,他了解你要比你了解他高明得多。再见吧,我的朋友!”
我回了一声:“再见!”之后便慢步向我的公寓走去。我认为今天新结识的这个朋友非常有趣。
二 演绎学
按照前一天的约定,我和福尔摩斯在第二天又见了面,并一起去上次见面时他说的贝克街看房子。这所房子有一间宽敞而又空气畅通的起居室和两间舒适的卧室,室内陈设简单,这让人心情愉悦,除此之外还有两扇宽大的窗子,使得屋内光线充足,非常明亮。从任何方面来讲,这所房子都是让人满意的。分租之后,’租金也不是大问题。所以我们当场就把房子租了下来。当天晚上,我便收拾行李从公寓里搬到了新居所。第二天早晨,福尔摩斯也把几只箱子和旅行包一起搬了进来。我们分别打开了自己的行囊,开始简单布置房屋,忙了两天左右。直到尽可能地安排妥当之后,我们便逐渐安定下来,对这个新环境也慢慢地适应了。
老实说,福尔摩斯并不是一个难以相处的人。他生活很有规律,为人沉静安稳,每晚十点之前就上床睡觉了。早上,他通常在我起床之前就已经吃完早饭出门了。有时候,他会把整天的时间都耗费在化验室或者解剖室里,当然,他偶尔也步行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比如伦敦城的贫民窟一带。在他工作到兴奋状态时,精力似乎是无穷无尽的,没人能比得上;但这也并不是常态,他偶尔也会上来一阵相反的劲头,从早到晚一直躺在起居室的沙发上,一句话不说,一动也不动。每到这样的时候,我总能从他的脸上看到一种怅然若失的神情。如果不是他平时的生活严谨而颇有节制,恐怕我真会担心他是个麻醉剂成瘾者。
我们一起合住了几个星期后,我对于他这个人的兴趣和好奇心日益加深。他的外表和面容,乍看之下就能引人注意。他身材瘦削,身高却有六英尺多,因此显得格外修长;目光锐利(他怅然若失的时候除外);他那细长的鹰钩鼻子让他显得格外果断机智;下颚方正而突出,说明他有着不一般的毅力。他的两只手虽然经常沾满墨水和化学药品,但是动作起来非同寻常地仔细、熟练,了解到这一点,是因为在他摆弄那些精致易碎的化学仪器时,我经常在一旁偷偷地观察。 如果我坦白福尔摩斯这个人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也总是在想方设法地攻破他那矢口不谈自己的沉默壁垒,那么,你们可能要认为我是个无药可救的多事鬼吧。事实上,在您下这样的结论之前,请不妨多想一下我的生活是多么无聊、空虚,在这样的生活里,能够吸引我注意力的事物又是多么稀少。我的身体状况决定我只能在天气特别晴朗的时候在外面待上那么一小会儿,同时,我在这里也实在没有什么来拜访我的好友,这种情况下,我对身边的这个人产生一点兴趣并且花上那么一点时间来研究这个人也是自然而然的吧。
据我所知,他并不是在一门心思研究医学。在回答我的某个问题时,他自己证实了史丹佛的猜测。他既不像是为了取得科学学位而在研究任何学科,也不像是在采取其他古匿的途径来让自己能够进入学术界。然而,他对某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具备极度的热忱,在一些偏门的知识领域里,他的学识却是非常渊博的,所以往往语出惊人。可以肯定地说,若不是为了某种目的,一个人是肯定不会这样努力工作的。因为漫无目标、遇书便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变得精深的。除非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理由,否则绝不会有人愿意把精力花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他经常现出常识匮乏的一面,这一点让人十分震惊。对于现代文学、政治和哲学等方面,他几乎一点也不了解。当我引用托马斯·卡菜尔的文章的时候,他傻里傻气地问我卡莱尔究竟是什么人,做过哪些事情。让我惊讶的还远远不止这一点,我还发现,他对于哥白尼学说以及太阳系的构成也是全然不了解的。在现在这个年头里,一个有知识的人居然一点也不清楚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行的这个道理,简直让我无法理解。
他看见我困惑的样子,微笑着对我说道:“看样子你似乎有点吃惊,但事实上,我就算知道了这些,也会尽力把它忘掉。”
“把它忘掉?为什么?”
他解释说:“要知道,在我的观念里,人的脑子如同一间空空的小阁楼,我必须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把他碰到的各式各样的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他能用得上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跟很多其他的东西掺杂在一起。所以,再想取用它的时候也就十分困难了。一个懂得如何工作的人,在他选择要将一些东西装入他的那间小阁楼似的大脑中去的时候,他必须万分小心。除了工作中一些有用的工具之外,他什么也不装进去,只有这样,头脑中的知识才能有条理地存在着。如果认为这间小阁楼的墙壁很有弹性,可以恣意伸缩,那就大错特错了。请相信我所说的话,总有一天,当你吸收到新的知识的时候,你就会把以前所熟悉的东西都忘了。所以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让那些无用的知识把有用的挤出去。”
我与他辩论说:“可是,这可是太阳系的问题啊!”
他有点不耐烦地打断了我的话:“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是的,没错,我们是绕着太阳走的,但是,即便我们绕着月亮走,与我的工作也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呀。”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