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这样告诉我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克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948年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为了解放大上海,冲破黎明前的沉沉黑暗,地下党的活动空前活跃,同志们个个热血沸腾,战斗也格外激动人心!

此时,全国战场上的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东北地区全部解放,淮海战役也已揭开了序幕,华北地区蒋军已陷入解放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自从我1946年离开华中解放区,钻到敌人心腹地带——浙江、苏南开展“掏心”活动以来,已快三年。这三年始终险象环生,都是依靠了人民群众的掩护,依靠了党员同志们的坚贞不屈,才能即使在个体局部遭到敌人破坏时,仍得以保存全体,渡过了许多急流险滩。

经过三年出生人死的战斗,我们的工作范围逐渐扩大,已从开始时的无锡、苏州一带,扩展到常州、江阴、常熟、吴江、昆山、青浦、松江、嘉定、太仓、杭州、宁波、象山、天台、诸暨等广大地区。根据党的“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党的组织已从原来几个人,十几个人,发展到一千几百人了。还组织了党的武装,团结了广大群众。

在黎明到来前夕,中共中央上海局作出一项决定,号召地下党员为迎接解放,开展立功运动。我当时是中央上海局的外县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我们热烈响应号召,加强了敌占区的群众发动、武装扩展、政治攻心、策反、情报和统战工作。

由于地下党同志的足智多谋,解放时,杭州的钱塘江大桥保住了,未遭敌人破坏。那里的国民党雷达部队解放后经改编,成为我军空防的最初基础;

我们打通了国民党监狱的关系,使关押在苏州监狱的大汉奸陈璧君、日本女间谍中岛成子等要犯,没有被阴谋劫走;

我们做了上海龙华飞机场油库管理员的工作,保存了飞机场的大油库,未在国民党撤退时被炸毁;

在吴江,地下党组织在太湖里拉起了一支四百余人的人民地下军,在解放军到来前首先攻占了吴江县城;

昆山党的地下组织还通过关系,对驻上海江湾的国民党空军修护连进行策反。全连一百余人及一百余辆车辆装备编人上海地下党市委领导的“上海人民保安团”,维持上海治安,收缴了国民党军队败走时的散兵游勇和许多枪支弹药……

在黎明前的战斗中,我直接参与组织的有两件事,至今回忆时仍心潮起伏,难以忘怀。

第一件事是爆炸江湾军火库。

1948年冬,地下党员周沙尘同志跑得气喘喘地来找我。他异常兴奋地告诉我:“江湾军火库有一个适合的工作对象!”

江湾军火库是国民党军队一座十分重要的军火供给基地。它供应前线急需的枪械弹药,守备森严,我们在里面却没有一个秘密党员或者积极分子。听说有个好对象,我立刻兴奋起来,急于问个究竟。

原来,江湾军火库里有一个年轻的少尉技师、检修弹械的工兵组长赵聚能。他和他的弟弟赵申都在军火库工作。他是一位追求进步的好青年。国民党反动派残害人民的无数罪行使他愤慨不已。他常常把一箱箱弹药充作废品,运到吴淞口去销毁;他又常常把许多真正的废品混在弹药箱里送往前线。

赵聚能是湖南人,和周沙尘不仅是同乡,是甥舅(赵聚能的父亲是周沙尘的姐夫),而且他们家还有一段特殊的交往。赵父亲和彭德怀同志是少年时的同窗好友,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战初期,赵先生书信介绍周沙尘去延安抗大学习。周沙尘抗大毕业回到蒋管区搞新闻工作,一度失去了组织关系,直到1948年,在上海由我恢复了他的关系。

赵聚能找到周沙尘,央求他:“小舅舅,你送我到解放军那里去吧!我在遭殃军(中央军)里快憋死了!”

“你还年轻呢,急什么?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送你去。”赵聚能当时才十九岁,周沙尘怕他年轻一时冲动,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

赵聚能却真的很难受了。他委屈地说:“当年,不是我爸爸介绍你到延安去的么?你怎么就不愿介绍我去解放军了呢?!”周沙尘只得安慰他,答应为他想想办法。

周沙尘和我仔细分析了赵聚能的情况,觉得他的政治态度是真实的,决定加强和他的联系,把他作为我们的重要工作对象。

周沙尘通过细致的工作,了解了赵聚能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对这位年轻人的热情纯正、疾恶如仇、向往真理的态度有了充分的了解。有一次,周沙尘谈到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的情形时,赵聚能愤愤地说:“最近江湾军火库运输更忙了,这些疯狗不知又要害死多少人!我真想炸掉它这狗娘养的!”

“炸掉它!?”周沙尘眼前一亮,顿时仿佛看到了军火库成了一团浓烟烈火。“炸得掉吗?”周沙尘问。

迎着周沙尘探询的目光,赵聚能热血沸腾地握紧拳头说:“我看行!能炸掉!”

靠小赵一个人,靠他的一腔热情,能炸掉吗?这是一件大事,要非常周密地计划。于是,周沙尘和我有过许多次的仔细研究;我、周沙尘和小赵有过好几次的具体讨论。我们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突然遇到的困难,都反复推敲,作出部署。

P5-7

目录

前言

追梦寻影

 一、迎来两个黎明

小引

黎明前的战斗

穿越长江封锁线

最初的欢腾岁月

阴云悄悄从头顶压来

赤诚何罪?推入深渊!

生命在超越中重生

攀登5 000米唐古拉山

站起来又陷灭顶之灾

第二个春日朝阳

历史恢复真面目

晴空晚霞红似火

 二、风暴中的雏鹰

小引

开明慈爱的母亲

高压使我急速向左

我的引路人

第一次入团

最初的理论学习

我的地理和国文教员

寻找党组织

在“一二·九”熔炉里

重要政治素质的形成

参加鲁迅葬礼

实际的路线教育

欢迎郭沫若从日本归来

组建人民的武装

如此“炮火洗礼”

培育难民火种

斗争艺术的锤炼

附记:志士之死

时代的沉思

 一、历史与时代的沉思

迎接人民的世纪

正确对待毛泽东

 二、历史无悔棋

和平的革命

走出思维的误区

领导集体

审时度势

人的工作

最重要的财富

领导者的意境

当个好班长

序言

199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纪念时,一位报社记者约我见面,要我谈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对当代青年能提供一点过来人的感受。

那天下午,房间里很安静,透过西窗,蓝天上骄阳灿灿,面对记者,我陷入沉思。追悔逝去的青春是很痛苦的,因为青春无法找回。但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青春是无悔的。从投身革命那天起,就向党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个誓言从来没有变,也绝对不曾悔。但追忆过去,我并不认为自己的青春是无愧的。因为我是在很年轻的时候走进革命洪流的,当时很幼稚。对革命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是在实践中逐步深化的。我十五岁投身抗日救国斗争,十七岁第一次参加共青团,十八岁再次参加共青团,后转为党员,这时,我对革命的理论还懂得不多。在地下工作年代里,我先后在陈国栋、王尧山、刘晓、张登、张执一等同志的领导下,在腥风血雨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加深对革命的了解,积累起斗争的经验。由于上面说的原因,工作当然不能做得非常好,免不了失误,即使今天回想起来,也常常感到愧疚和不安。

解放后,我经历了政治挫折,身处逆境二十多年,加深了我对革命生涯,对人生的理解。我经受了意志、韧性方面新的严峻考验和艰难磨炼,我逐渐趋向成熟。

我这才认识到:革命还有别一番的艰难。它并不会因为你自己认为忠诚,就被人认可。你可能在正确领导下,但你又可能是在不正确的领导下;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怎样一致起来?你怎样才能做到尊重上级,服从组织,而又不是“唯上”、“唯书”?你应该从实际出发,但是从实际出发,又怎样和总体原则协调?一个负责的干部,应该不应该独立思考,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独立思考?

我这才体会到:革命不容易,革命到底更不容易。在逆境中坚持革命,坚持党性,尤其难。革命即使在自己的政权下,也不总是一路平坦的。

在逆境中,我劳动,我沉思,我求索。我摆脱了自己精神上的重压,超越了自我,我为祖国、人民、革命和党的事业前途,苦苦地思索。我的意境扩大了,认识提高了,我政治上二十多年的逆境,换来了思想上的升华。这是我不幸中的大幸。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的中兴,也是我本人的新生。我狂喜,我悲愤,我激情满怀。思想解放运动,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鉴别能力、政策水平、斗争勇气,都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了认识的科学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武装了我。在此思想基础上,我努力克服着许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思想毛病:

自己总是过于“理想化”了,常常陷入“理想主义”。理想只能是最终的目标,在到达目标前总是不如理想的。

总是急性病,想药到病除,而且希望永不复发,毕其功于一役,不能恰当处理好目标和步骤的关系。不懂得有了坚定的目标,还必须有求实的步伐。要办好一件事,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懂得掌握事物的适度适量的重要性。并不是任何事物都是越多越大越快越好。

事物是复杂的,常常利弊相随。不能把复杂的事物作简单的

矛盾是多种多样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斗争,有时协调,有时不了了之。依靠斗争处理矛盾并不是唯一的,协调、缓解都是处理矛盾的方法。

我在克服这些毛病中,得到新的成长,这是我思想认识上的最大收获期。

经过二十年的磨炼,对个人荣辱、得失,我早已淡然,因而为原则而斗争的勇气加大了。我宁可遭遇冷眼、敌视、碰钉子,却不愿放过表述和坚持自己观点的机会。磨难已经从反面增强了我的韧性和冷静。我知道要有所为,总会毁誉参半,但只求理解我的誉我,不理解我的毁我,誉大于毁可矣!求仁而得仁,我无怨尤!这成为我晚晴岁月八年工作中的人生哲学。

而这八年工作的结果,它的社会效益,给我带来的欢乐,则是隽永的。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工作的进取是人类情感和思维的一种净化,是一种艺术创造,思维逻辑秩序的美!这是最高的乐趣,是大自然最优美的礼物!在晚晴岁月中,我真正感受到一种犹如艺术创造和思维逻辑秩序的美的享受!

与那位报社记者谈话后不久,上海人民出版社马嵩山同志前来约我为他设计主编的《接力棒丛书》写书。一方面是他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心感染了我,另一方面我反思人生的意愿既已萌发,思想的闸门既已打开,也就不想半途停止,因而欣然从命,写下了自己人生途中一些较为难忘的经历和自己认为有点价值的思索。

在撰写书稿过程中,我得到了马嵩山、曹阳和余仁凯同志的许多帮助。他们为我书稿的顺利完成做了不少工作,花了不少精力。同时,我还要衷心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接受出版我的书稿,为我同青年心灵的沟通,提供了机会和渠道。

为了更好反映我在经历中获得的某些思想成果,决定将对历史与时代的沉思和工作实践手记两方面的部分内容也辑人本书,求得与关心改革、关心自身成长的年轻干部进行思想交流。

我深信这样的格言: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的学问。

你虽在困苦中也还要惴惴不安,往往总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不要因为时运不济而郁郁寡欢,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

1992年4月写于上海寓所

内容推荐

《历史这样告诉我》是作者周克长期革命生涯的回忆录。全书包括“追梦寻影”和“时代沉思”两个部分,分别叙述作者长期地下斗争生活及建国后的政治生活和作者对革命活动的理性思考。

编辑推荐

《历史这样告诉我》是一位饱受磨难的老者献给青年的礼物。作者周克带着平静的心情回想过去的梦,对早年有些美好的梦已经是眼前的现实,对有些甜蜜的梦,历史也向他证明,那不过只是幼稚的遐想,对恐怖的梦,那就是一场逝去的黑暗。本书向你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这些梦的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