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涤非所著的《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战与人生)》真实地还原了王雪红从初涉职场到自主创业,从威盛集团到HTC时代的点滴过程,为读者呈现了一位满怀梦想、坚持创新、肩负使命的企业家形象。收购威盛,做中国人的芯片,力撼英特尔;创立HTC,做中国人的手机,震惊乔布斯。不可思议的蜕变:从廉价代工到世界品牌的励志经典;白手起家成首富:王永庆王雪红父女双双问鼎首富榜。全球智能手机革命的引领者,HTC女掌门王雪红的商战与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战与人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莫涤非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莫涤非所著的《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战与人生)》真实地还原了王雪红从初涉职场到自主创业,从威盛集团到HTC时代的点滴过程,为读者呈现了一位满怀梦想、坚持创新、肩负使命的企业家形象。收购威盛,做中国人的芯片,力撼英特尔;创立HTC,做中国人的手机,震惊乔布斯。不可思议的蜕变:从廉价代工到世界品牌的励志经典;白手起家成首富:王永庆王雪红父女双双问鼎首富榜。全球智能手机革命的引领者,HTC女掌门王雪红的商战与人生。 内容推荐 莫涤非所著的《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战与人生)》以王雪红的成长、成熟、成功为脉络,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了王雪红从初涉职场到自主创业,从威盛集团到HTC时代的点滴过程,为读者呈现了一位满怀梦想、坚持创新、肩负使命的企业家形象。《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战与人生)》中还娓娓讲述了王雪红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处世之道,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 目录 第一章 初生牛犊 我的父亲母亲 富爸爸——辩证的思考 飞越太平洋,烛照全新生命之域 第二章 小试牛刀 初入职场,学路茫茫 威盛——像花儿一样盛开 向智慧的理念凝眸 第三章 庖丁解牛上(威盛时代) 缠斗英特尔 树民族大旗,做国人芯片 “中国芯”的“宦海沉浮”之抢占祖国大陆市场 寻找迦南之地 第四章 庖丁解牛下(威盛时代) 云计算机时代的“新太平洋战争” “绿色计算”——从战略到责任 创新是发展的“永动机” 多元化经营 第五章 目无全牛上(HTC时代) HTC创业准备 创业之初 HTC——一个配角的成名路 第六章 目无全牛下(HTC时代) HTC联手谷歌 HTC迎战苹果 女强人逐梦媒体业——入主TVB 第七章 修己心 吾将上下而求索 决不轻言放弃 谦虚是一种竞争优势 父亲的勤俭深入我的骨髓 第八章 治他心 用人不疑,充分授权 女性的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低调的品质 篇外 爱的布道 试读章节 我的父亲母亲 引言:《诗经》中讲“六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曰雅,六日颂。“风雅颂”大家比较熟悉,说的是《诗经》的体裁;而三种表现手法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解释得精准到位了。特别是“赋比兴”中的“兴”,大概指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再引出所咏之词。这样既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也会增强意蕴。若将此手法运用到今天的文本中——读者要想全面地了解王雪红,就先“兴”其父亲母亲吧。 经营之神王永庆 王雪红的父亲王永庆出生在台北县新店一个普通的农家。家中几代人都以种茶为生,生活清苦,即便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整日辛勤劳作,照看茶园,微薄的收入也只能勉强糊口。跟每一个发愤图强的励志故事一样,总会有一个转折点出现,使得主人公的命运发生改变,要直面艰难。王永庆的转折点出现在9岁时,那一年王长庚患病,只能卧床休养,这意味着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而王永庆必须扛起责任,边读书边帮妈妈分担生活的重担。 15岁,王永庆小学毕业,正式开始工作。他先做了茶园杂工,后又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米店当了学徒。过早的历练让王永庆尝尽了辛酸,也正是这些辛酸让他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人情世故和社会准则。 而后,时间飞逝,王永庆到了16岁。大家的16岁都在干什么呢?培根16岁开始思索改造当代学术的革新之路,林徽因16岁遇到了徐志摩,我们16岁可以领身份证,而王永庆的16岁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做米店老板。用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16岁的王永庆开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店并成功克服了经营初期的困难。当时,依据做学徒的经验,王永庆中规中矩地经营米店,可生意却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兴隆。隔壁的日本人开的米店极具优势,而其他老字号米店又各有客源。面对每天卖米不到12斗的惨淡生意,王永庆思虑着要调整策略。这时候,多年人生历练锤炼出的本领就帮上了忙——他观察力极强,很清楚消费者的心理和需要;脑子又活泛,懂得创新和营销。据悉,由于当时大米加工技术落后,出售的大米中掺杂米糠、沙粒和小石头的现象很是正常,卖家都这样卖,买家也不会有意见。可王永庆看清、认准了这个突破口,在每次卖米前都会把米中的杂物拣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成功之后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这样有针对性的营销模式,顾客很难不变成回头客,其米店的生意很快就从一天卖12斗变成一天卖100多斗…… 多少年后,当王永庆已经成为台湾企业集团的坐标人物,在一次访谈中,白岩松问及王永庆在卖米时的梦想,他这样回答:“当时我没有梦想,也没有想我以后要做什么大事,就想着把当前的事做好。卖米是小生意嘛,就想着要做大。如果光是梦想,是不会成功的。”这让我想起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梦想,他说他总惦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大教堂倒塌了,工程师、工匠、教主、商贩、流浪汉等各式各样的人物都会聚过来,共同建造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教堂,建完大家就各自散去,谁也不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他的梦想就是做其中一员,共建人类文明的大教堂。一个务实,一个烂漫,两者对比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只是让人明白,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正当的、最好的选择和理念,而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王永庆依据自己总结的经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后又凭借其出色的洞察力,在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建筑业势头最好的形势下,发现商机,大力经营木材,完成了资本的二次积累。 都说时势造英雄,小打小闹的成功或可凭一己之力,可要完成大业却少不得要借助时势的推动。走到38岁,王永庆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据悉,当时当地政府推出了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的援助生产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而此时又恰逢木材业发展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王永庆便决然地退出了木材行业,顺应时局地接下了生产聚氯乙烯这一项目,成立了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所以当这个新兴的事业出现问题后,想必王永庆是有心理准备的,否则他也不会那么果断,在产品严重滞销、股东纷纷退股的情况下变卖所有产业,购买台塑所有产权。事实证明,王永庆的孤注一掷又赢了。在取得了独立经营权后,他改变了策略,将消费对象重点放到海外客户身上,这不但使得产品销量大增,也使企业竞争能力得到提升,王永庆终于在当地商界站稳了脚跟,开始了其在石化领域的称霸之路。 之后,他又成立了南亚塑胶工厂、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等企业,事业版图也从石化原料拓展及塑料加工、纤维、纺织、半导体、电子材料、汽车、发电、机械、运输、生物科技、教育与医疗事业等。尤其在石化工业领域,台塑集团建立了垂直整合的石化供应链,成为台湾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如今,台塑集团下辖9个公司、公司员工总数超过7万,资产总额达2.5万亿新台币,当之无愧地成为台湾各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而王永庆也凭借其创造的经济奇迹和在业内的影响力,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台湾的松下幸之助”。2008年6月,王永庆还以68亿美元的身价登上《福布斯》全球顶级富人榜。P2-5 序言 对神发脾气的人 当然,53岁的人也年轻过;当然,53岁依旧年轻。 ——题记 十几年前,她还是个对神发脾气的人。当时,私募而来的资金快被手下烧光,表面上她还得装作若无其事,那种感觉,想想都难受。晚上睡不着,自己的大姐就引导她读《圣经》,祷告几次,焦虑依然,她就发火了:什么神,什么救世主,连失眠都治不了…… 后来,她还是皈依宗教。此时的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也有了神奇的色彩。作为华人世界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创业者,她是神的信徒,在滚滚俗世中沉浮。 王雪红的父亲名声在外,她也被认为是兄妹几个中最像父亲的那个,连走路、说话都像。这样的评价应该是一种极高的赞誉,因为父亲王永庆本身就是传奇。 台湾,台北,王永庆成长于战争年代,并成为战后东亚新经济崛起的代表性商业力量之一。我们关于台湾的财富记忆远不如他们的娱乐新闻多,王永庆就是前者中少数几个之一。如同老一辈南洋华商,王永庆凭借苦干和巧干,赚的是实业的钱——后来的台塑集团,经营范围囊括了塑胶、化纤、制衣、木材等数个领域。2008年,王永庆以68亿美元的身家和“台湾经营之神”的美称,告别了这个世界。 就在三年后,他的第三个孩子,王雪红,成为亚洲女首富。 如同一种宿命,相互联系,却又看似毫不相干。众所周知的桥段是,王雪红的财富和父亲并无直接联系——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姐姐的电脑公司,创业资金用的是妈妈的房契。她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自己的命运,似乎是为了证明一个结果。 毫无疑问,她做到了。 台湾,桃园,就像北京的中关村。这里聚集着高科技玩家,是木讷的程序员和富有活力的创业者的矛盾集合地。 1997年,王雪红39岁,已经有了八年独立创业经验的她在桃园开办了自己的第二家公司,这就是后来让她为人共知的HTC。 她的基因真的与众不同吗?还是这种不信宿命而且要抗争宿命的做法普遍存在于桀骜之人身上? 外人对她的看法是:说话爽朗,性格奔放,有国际视野,能扛事,没有台湾人那种就算发飙也不过说个“怎样”的“萌怒”之意。后来的事情证明这个台湾女性确实没把自己仅仅当做宝岛之星,她说,HTC是中国人的企业。 难怪她会成功。但凡一个企业家说自己是在代表中国人做事的时候,基本上就已成功。更何况,一个受过美式教育的女性会讲这样的话,更说明她在桀骜之下,尚有奇妙。 HTC进入这个圈子的时间算不得早,虽然赶早很重要,就像郭台铭说的:“台湾神木之所以有名,是因为4000年前种子落到土里就决定了的。”但是,赶得巧同样重要,王雪红赶对了鼓点,不差一分一毫,正好踩到换代的那个间隙。 台湾的电子代工就像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的成长。20世纪70年代,郭台铭的富士康还只是资产仅为30万台币的小厂,主要生产黑白电视的旋钮。30年之后,富士康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 HTC刚开始也是代工。和富士康不同,王雪红没办法靠长年累月的经验,她只能另辟蹊径。这也是很多观察者觉得她了不起的地方。 其实,运气有时候真是来自被逼无奈。 1997年前后,HTC走的是研发重于一切的路子,因为王雪红相信她亲自找来的那些“科学怪人”。他们只负责买最贵的设备,在最爽的氛围下毫无压力地设计出最牛的产品,王雪红负责罩着他们。 你看,一开始,人家就是奔着青出于蓝的目的而来。运气,也来了。 这个一度对着神发脾气的富家小姐,赶上了移动终端大爆炸的时代。她的合作对象都是行业里最牛的企业,微软、康柏、02、英特尔……这对于一家以代工起家的企业是个好消息。总有一天,他们要背叛自己的初始,亲自推倒过去。 2007年,iPhone上市,智能手机以一种非常友好又无法撼动的精致开始领导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王雪红早就做好了准备。 HTC,从代工到品牌,走了10年。 公司做成了,父亲去世了。王雪红说,这么多年,父亲一直是我内心的标杆。我总是会想,我是王永庆的女儿,不管怎么样,我不能损伤了父亲的名声。 叛逆的终点,依旧是原点。 高科技圈子里的人,有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们极易衰老,号称吃的是青春饭;另一方面他们永远站在最新鲜的资讯堆上,似乎永远年轻。 王雪红生来就是个矛盾的人。她衔玉而生,却没有不劳而获;几度创业,始终浮沉;她的财富和她的人生一样,大起大落,如同过山车。 如是,宗教于她,成了一个理由,拥有信仰的理由。在那里,她能活得轻松一些。她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去做牧师,而不是商人。 . 她自己的青年时代也经历了相同的矛盾——在美国读书,刚开始选的是音乐系,希望成为一名钢琴家,后来及时意识到天赋平平,转入经济系。这又是神一样既定的宿命。每隔数日,父亲寄来的长信中,未有亲情,有的是关于经营与管理的长篇大论。在王雪红的回信中,写的也是与钱有关的事情,包括每一块钱的去处。 哪怕她是“经营之神”的女儿j也不是生来会做生意,有的也许是源于积累而造就的运气。第一份工作是在姐姐的电脑公司里做销售,冲劲有余,经验不足,被骗,追债,无果,却意外打开了欧洲市场…… 然后就是创业,用电影台词来讲,苦练若干年,终于到了用武之时。她说自己也能带人做研发,当时她没买到过一件华人做的电脑零件——很快,她就做到了。 那个她用母亲的房契当做资金买下的小公司,全部研发者都是中国留学生。这些人在王雪红的带领下,走过七年,公司成为众多世界大牌企业背后的研发伙伴,还有一个人成了她的丈夫。 对她来说,这就是她在俗世中的宗教,她甘之如饴,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四 现在,她又在经历一段沉下去的时间。 进了这个圈子,就得忍受这种状态。行业的革命永远不会停止,当苹果和三星获取了行业中90%的利润时,其他品牌都在打酱油。 大家的问题各不相同,痛苦却是一样的。 王雪红分身乏术,她当然知道这时候的问题是什么。HTC比苹果和三星都要年轻,之所以一时无二,缘于踩在了Android最迅猛的那段爆发期。进入近身搏杀阶段,-它的身躯相比于自己的年龄却显得过于庞大。 消费者也看出了问题:他们分不清IITC的机型,虽然有一个大的分类,但其下朝令夕改的机型,令人摸不着头脑。说得不好听点,你不知道自己手里的HTC是正品还是山寨。推陈出新的次数过于频繁,这种模式现在看来不怎么具有持续性。 苹果和三星则反其道而行。前者一年最多有一款新机;后者也紧随其后,开始窄化系列,每个系列先用高端产品做好定位,然后有序细化。 HTC在这一点上更像一家服装店,其销售渠道并未分层,而是彻底扁平。在众多门店中,加盟方式很像一些“轻资产服装企业”——实地考察店铺,然后分为三类,分设专区、综合柜台、放弃。 直接后果是,产品众多,渠道拥堵。 此时的HTC没有“拳头产品”,致使他们疲于奔命,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产品。王雪红的办法是,及时刹车,自拍板砖,哪怕头破血流,好过慢刀割肉。 在欧洲的某款疑似“拳头产品”首发式上,HTC的研发负责人介绍了新品的强大功能,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这一点显得温情脉脉,他说:“人们总是希望用相片来记录当下,但想象不到一个仅次于电话的功能(指照相功能),却没有厂商真正去把它做好。” 这也是王雪红的理解:“HTC应该是一家卖生活的公司。” 她还是那个“经营之神”的女儿,是正统的华人商业逻辑继承者:她可以接受挫折,却没办法对不聪明的做法保持淡然。 她有信仰,精神上的、俗世的,这并不妨碍她依旧年轻,在这个圈子里。 五 她依旧是个矛盾的人。 身为富豪,但并不接受这种称号,媒体想问她一些关于财富的问题,她一概拒绝;她对产品颇有微词,但当看到来访者拿着iPhone,她会笑着说,你选错了手机哦;她是中国人,她的企业是中国企业,但大部分时间身处美国;她是王永庆的女儿,身上本该沿袭老华商的控制力,可是她的手下享有最大的自由;她的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威瑞森无线(Verizon Wireless),德国电信和斯普林特(Sprint),也是微软手机系统的试水者,她的品牌却因为谷歌Android声名鹊起…… 曾经,她对神发脾气,后来皈依于神;若干年过去,她带着年轻的企业,说要挑战乔布斯,甚至两家企业之间因技术专利对簿公堂,可是现在,她需要走乔布斯的路,把产品尽量简化。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渐次上演。就算她没有那个商人的奇妙背景,故事也不会有太多改变。还记得那句话吗——“台湾神木之所以有名,是因为4000年前种子落到土里就决定了的。” 书评(媒体评论) “王雪红在科技界的地位,决不逊于其父王永庆在石化界的成就。”——美国《商业周刊》 “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美国《华尔街日报》 “科技界最有权势的CEO之一。”——《福布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