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说中的房子
分类
作者 陆少萍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城镇居民的自有住房率80%!

人均居住房面积33平方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年末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向全中国、全世界说出的这两个数字,充分证明中国人的住房状况早已今非昔比。数据是枯燥的,却是最有说服力的。80%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美国住房自有率为68.3%);人均33平方米是一个相当宽裕的住房面积。令人欢欣鼓舞!要知道,1978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6.7平方米,1998年只有15平方米。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房价持续攀升,居高不下。又有某政府官员表示:

“公安对拆迁户要当敌对势力办!”

“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房地产商更是语出惊人:“做房地产就好像印钞票!”

再看一组宏观数据。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2.7万亿元。全年保障房销售量按300万套估算,销售收入超过l万亿元。全年销售新商品房5.3万亿元,按17%估算,购房者缴纳税款额9000亿元。仅仅是三者相加,就是4.6万亿元,与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1万亿元相比,比重高达56.79%!

同时,银行流向房地产业的资金数目不小。据央行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信贷总额接近8万亿元,开发商资金构成中,国内贷款12540亿元,个人按揭贷款9211亿元。这意味着2010年新增贷款中用于房地产业的信贷资金高达2.17万亿元,在2010年新增贷款中超过了1/4。

另据央行初步统计,2010年全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房地产人民币贷款新增2.02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7.5%。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40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29.4%。

数目不小的银行贷款加上巨额的企业自有资金,构成了庞大的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2009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5%。

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发高烧”。中国经济会允许房地产业继续这样发展吗?

“地王"频现,“卖地”收入再创新高

人们曾经认为,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十分火爆,媒体甚至称之为“地王”年。但与2010年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土地拍卖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比2009年增加70.4%。2009年只是1.59亿元,同比才增长63.4%。

2010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达到42.82万公顷,同比增长34.2%.其中出让土地25.7万公顷,同比增长23.08%。2009年土地供应总量31.9万公顷,同比增加44.2%,出让20.88万公顷,增加38.3%。以此计算,2010年出让土地平均价格约每平方米1050元,同比涨幅23.89%。2009年是848元,同比涨幅18.5%。

房地产业的高烧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1.1 土地出让金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超过50%

在“新国十条”和“国五条”等政策调控背景下,2010年房企拿地热情依然狂热,土地交易市场异常火爆。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披露的2010年土地成交金额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大连三地已进入“千亿俱乐部”,成交金额分别为1600亿元、1500亿元和1100亿元。必须注意的是,土地出让金额的大幅提高,不是由于土地出让面积的增多,而是得益土地价格的大幅上涨。

以高居土地出让收入榜首的北京为例,截至2010年12月27日,出让地块264宗,仅比2009年多出21宗,土地出让金收入已达到1576.32亿元,却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全年合计1636.72亿元,占2010年市地方财政收入2353.9亿元的69.53%。2008年北京出让地块148宗,土地出让金502.7亿元;2009年243宗,928亿元。

截至2010年12月16日,上海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1417亿元,占财政收入比例也超过50%。

1.1.2 “地王”频现

处于“史上最严厉调控”期的中国,2010年1~10月,全国房企土地购置费已达8006亿元,同比增长79.2%。岁末,一度偃旗息鼓的“地王”再露峥嵘。

11月29日,温州市土地出让单价创出新高:学院中路温州大学(原温师院操场)地块土地楼面价每平方米达3.7万元。

12月16日,广州白云新城住宅用地的拍卖现场,房企龙头之一保利两次打破广州居住用地的楼面地价纪录,最高楼面地价每平方米20605元,创造了广州地价破两万的新纪录。

12月24日,南京市土地拍卖会上,河西的两块住宅用地,一块拍出了楼面地价每平方米12789元!——此前,地处河西的“苏宁睿城”开盘价每平方米1.63万元。P3-5

后记

感谢将本书呈送到一个又一个读者手中的所有人,你们是在为一个千年愿景而奔走呼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书中探讨的“中国模式”——出租为主,既解决众多青年、黎民百姓的住房困难,又让投资方因拥有住房产权而享有房价长期上涨带来的增值收益,更彻底卸下政府住房保障的包袱。

房价走势令有房者烦恼,楼宇拆迁令有房者困扰。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住房已经罕见,一些城市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住房也所剩无几。建一栋楼需要一两年时间,拆一栋楼有一两个月就够了。再拆就轮到房龄一二十年的新房了。拆了建,建了拆。拥有住房产权的人难以安居乐业,也未必能从房价上涨中获得实惠。“中国模式”满足的是居住需求,抑制了投资需求,让房价跳出暴涨暴跌的怪圈,从而延缓了住房的拆建速度,增加了楼宇的使用寿命。

“中国模式”营造的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格局!

社会进步的方向必然顺应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商品房是卖给银行的,不是卖给老百姓的”终究会成为历史,明天肯定是“房子应该是买来住的,不是买来投机的”。

美丽的“中国模式”从蓝图变成现实,需要走过一段路程,我们不妨携手共进。国家(含住房公积金)供应的出租性保障房达到四五千万套规模,不但会极大丰富租赁市场的房源,拉低赁房租金,也能有效遏制房价攀升的势头。希望我们今天用二十元买一本书,明天少花几十、几百元租房租金,后天节省几十万、上百万元购房款。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众多署名l(未署名)作者的心血。书中事例均取自媒体的正式报道,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隐去了部分地名和人名。

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段钢编辑。为本书提出了许多十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增添了许多亮点,没有他的辛勤汗水,本书不会这么顺利付之于出版。

陆少萍

2011年3月

目录

第1章 中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吗?

 1.1 “地王”频现,“卖地”收入再创新高

 1.2 房价持续攀升

 1.3 拆迁风暴席卷中华大地

 1.4 房地产调控:知难而上

 1.5 中国经济步入“通胀”周期

 1.6 “对症下药

第2章 中国跨入购房时代

 2.1 福利分房

 2.2 集资建房

 2.3 “祸”起房地产

第3章 谁在建房?

 3.1 单位在建房

 3.2 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商品房

 3.3 住房公积金也在建商品房

 3.4 谁在建保障房?

 3.5 保险公司在行动

 3.6 农民工

 3.7 “土地财政”危害深远

 3.8 房子的税负和收费

第4章 谁在买房?

 4.1 购房众生相

 4.2 房地产投资与投机

 4.3 冒名贷款购房

 4.4 贪官有多少房子?

 4.5 保障房买卖

第5章 谁在出租住房?

 5.1 哪里有房出租?

 5.2 建造“新房”出租

 5.3 一个笑话

第6章 谁在租房?

 6.1 民企员工

 6.2 新参加工作者

 6.3 普通家庭

 6.4 农民工

 6.5 创业期的企业

 6.6 国外的公租房

第7章 有房者的烦恼

 7.1 你是不是“房奴”?

 7.2 房价下跌之忧

 7.3 房产税渐行渐近

 7.4 拆迁之痛

 7.5 “鬼城

第8章 无房者的快乐——你不是居无定所的

 8.1“没房也嫁你!

 8.2 没有还贷还债重负

 8.3 你有更丰厚的投资回报

 8.4 拓展职场

 8.5 把握易地发展良机

 8.6 分享“阿里巴巴”

第9章 “居者有其屋”——美丽的中国模式:大兴公租房

 9.1 公积金的愿景与现实

 9.2 保障房的“功与过”

 9.3 善用各类资金建设公租房

 9.4 中国模式

 9.5 企业主盖楼免费让职工住

 9.6 重庆模式

第10章 购房须谨慎

 10.1 中国目前的房价到底多么贵?

 10.2 政策调控,房价或者会下跌

 10.3 保障房建设在加速

 10.4 忌购商业中心、旅游胜地

 10.5 “质量就是生命”

 10.6 炒房有风险

 10.7 应禁止保障房交易

第11章 租房须知

 11.1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1.2 租房宜长租

 11.3 与人合租分摊租金

 11.4 领取公积金支付房租

 11.5 新房不宜租

 11.6 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

 11.7 希望寄予“中国模式”

附录拓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有关“房子”的新闻报道、政策信息连篇累牍、浩如烟海,如何去伪存真,读出有益的信息呢?这是一本专门为无房者、有房者编写的好书,而财政、金融、房地产、住房公积金、保障房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从书中所受启迪也毫不逊色。无房者包括低收入家庭,更包括初入社会的大中专和高职(中)毕业生,也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还有进城务工的青年。许多有房者尤其是拥有多套房子的人,或轻或重地背负着贷款(债务)的包袱。本书追求的住房体系是多方共赢的格局!

揭开地王、强拆、排号、房票、骗贷、假按揭、抢购住房、骗购(买卖)保障房等种种房地产乱象的面纱,让拉动房价攀升的一只只黑手暴露在阳光之下。房子不过是饕餮吸食黎民百姓血汗的麦管。

拆迁是有房者随时可能面临的困扰。房价持续上涨,购置了多套房产的人也不能自鸣得意,暴涨的房价会暴跌。有房者面临如何保住房产的抉择。

怎样才能“安居乐业”呢?适逢房地产发展的特殊时期,暂时租房或比购房居住更快乐。聪明的租房者会编织一个更美好的住房梦。最佳的购房时机一般不会是在我们手上有钱的时候,也不会是在我们需要住房的时候,更不会是在我们意欲赚钱的时候。

住房保障的现行模式,早已让保障房沦为了某些人的牟利工具。“满足居住,遏制投资”的“中国模式”可以三倍扩大保障房建设规模,彻底卸下政府住房保障的包袱。公租房建设的主力军——住房公积金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天,贷款买房在国内早已经成为主流,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圆了住房梦,或投资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十五年前,当拙作《拓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稿后,笔者踌躇难决于是否公开发表,因为其中心思想是倡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按揭购房,解决普通家庭的住房问题。

明天,永远是希望所在,在按揭购房普遍流行,尤其是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达到80%之际,愿本书的思想可以帮助更多的普通百姓圆住房梦,帮助更多的房地产投资者大赚特赚。

另辟蹊径,探讨在不增加国家住房保障支出的基础上,如何将保障房建设规模扩大三倍,惠及更多的黎民百姓,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探讨在房价大幅攀升周期,怎样“保住”住房又如何“圆”住房梦,是本书的另一特色。当然,“中国模式”欲早日成为现实,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奔走呼号。

内容推荐

《传说中的房子》:强拆、排号、房票、假按揭、骗购保障房……种种房地产乱象掩盖着一颗颗贪婪之心。房子不过是饕餮吸食黎民百姓血汗的麦管。

最佳的购房时机一般不会是在我们手上有钱的时候,也不会是在我们需要住房的时候,更不会是在我们意欲赚钱的时候。拆簆是有房者随时可能面临的嘲扰。

住房保障的现行模式,让保障房沦为了某些人的牟利工具。“中国模式”可以三倍扩人保障房建设规模,彻底卸下政府住房保障的包袱。住房公积金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由陆少萍编著的《传说中的房子》全景式反映近三十年来的住房建设成就,深入剖析居高不下的房价背后的真相,探讨面临高房价和如何圆住房梦,政策应该怎样重点调控,确保国内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编辑推荐

揭秘有房者的烦恼,探寻无房者的快乐。

掀开中国房价持续攀升、居高不下的层层面纱。

无房者必读——讨论怎样“圆”住房梦

有房者心看——商量怎么“保住”住房

决策者参考——探讨如何三倍“扩大”保障房惠及面;住房公积金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由陆少萍编著的《传说中的房子》反映近三十年来的住房建设成就,深入剖析居高不下的房价背后的真相,探讨面临高房价和如何圆住房梦,政策应该怎样重点调控,确保国内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