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分看重分数
在家长的影响下,我经常会不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分数,而对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表现得不会很关心。当发现自己的成绩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心里就会很害怕,再也不想学习了,更没心情记忆,甚至是不想回家,干脆在外面流浪算了。
1.不要自我否定。不要因一次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进行无原则的否定,这是不对的。因为,一次成绩不理想,只能说明你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记忆情况不好,并不代表将来。所以,打起精神,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勇敢面对以后的学习方是最佳选择。
2.不能骄傲。当自己经过努力而取得优异成绩后,也不要飘飘然。因为,这样会放松对自己的其他要求,容易引起骄傲情绪,要知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不要将分数进行类比。每一次考试,你的同一门课程都会取得不一样的成绩,这和你那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代表将来。所以,以此判断该学科学习效果的好坏是不正确的。这些不科学的分析法只能让自己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得出片面的结论,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和记忆。
4.淡化考试分数的色彩。考试分数虽然会影响升学、就业,但它毕竟只是表面的东西,应把焦点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上,应把培养自己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全面素质的发展摆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位置。这样,才会有更多精力学习和记忆。
名师点睛
现实生活中的好多父母都把孩子的考试分数当做“命根子”一样看待,拿着“分数”的尺子对孩子进行比较、衡量,分数高就喜上眉梢,又是亲又是赞,分数低就批评、挖苦、贬低、打骂。这种对孩子分数的过度敏感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背负着这种分数的压力,原本很乖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佳不得不以说谎来掩盖自己的不理想的成绩,以此换得父母的疼爱与奖励;对于一些叛逆心很强的孩子,则采取极端的做法,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而离家出走,到外边偷、骗、抢,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冰冷的手铐与无情的铁窗……所以这种视分数为“命根子”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父母对孩子分数表现出的许多的不当态度,对孩子学习知识、记忆知识的影响是很深的。
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提高记忆兴趣
我在学习上没有什么方法,只能整天埋头读书,花费的工夫不比别人少,记忆却并不比别人扎实,而且还很容易忘记。因此,进步也没有别人快,成绩也不甚理想。
1.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预习是指在每次上新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的方法,除了回忆或温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外,还应该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在预习过程中,写下自己的看法或不明白的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当老师讲到那里时,就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记忆的牢固性与持久性。
2.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听课是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记忆知识的关键环节。听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跟着老师的思路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独立思考,课内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课后自己思考或请教老师。
3.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解决,这样就会加深自己的理解,让记忆更深刻。
4.不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别人的学习方法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奏效,千万不能照搬别人的学习方法,也不要刻意和别人比。但要勤于和同学交流,在有自己学习方法框架的基础上,虚心请教和吸纳他人安排时间的方法和学习的诀窍,这对记忆力的提升都十分有好处。
5.在记忆方法上进行尝试和创新。没有尝试和创新就永远也找不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应该鼓励自己进行创新。这样做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6.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用录音机录下来,并在每个问题的后面留出一段时间,然后边重放边自己回答。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喜欢说、喜欢听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名师点睛
所谓学习方法,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如何能够使自己在最正确的时间与状态下学习最适合的知识,也就是如何最有效地学习和记忆。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谈论成功时曾给出这样的一个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增强记忆的关键。
P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