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学经义/王孺童佛学入门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王孺童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佛学经义》为王孺童先生在其多年讲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王孺童先生的讲解,兼具形象性和思辨性,巧妙地带领读者走进佛学殿堂,深入佛学智慧,有其独到的价值。文字精炼,通俗易懂,细致梳理了佛学的发展脉络,扼要讲解了佛学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佛学、开启智慧、精进人生的入门读物。

内容推荐

这部《佛学经义》集结了王孺童先生《<净土十疑论>讲记》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次第疏》,对中国佛教净土宗和禅宗的经典进行通读和阐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对佛学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收藏。王孺童先生的讲解,兼具形象性和思辨性,巧妙地带领读者走进佛学殿堂,深入佛学智慧,有其独到的价值。《佛学经义》通解经义,深入浅出,既是漫步佛教文化经典的学术佳作,又不失为启发蓬心的通俗读物。

目录

《净土十疑论》讲记

科目

释论题

 甲一、释“净土”

 甲二、释“十疑”

 甲三、释“论”

释作者

释论文

 甲一、释第一疑

 甲二、释第二疑

 甲三、释第三疑

 甲四、释第四疑

 甲五、释第五疑

 甲六、释第六疑

 甲七、释第七疑

 甲八、释第八疑

甲九、释第九疑

甲十、释第十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次第疏

科目

释经题

甲一、释“金刚”

甲二、释“般若”

甲三、释“波罗蜜”

甲四、释“经”

甲五、释总名

释译者

甲一、释“姚秦”

甲二、释“天竺”

甲三、释“三藏”

甲四、释“鸠摩罗什”

释正文

甲一、序分

甲二、正宗分

甲三、流通分

试读章节

一部著作之题名是作者所要阐发的内容中最为核心凝练之总结。所以凡是讲经释论之作,必首释题名。本论名为《净土十疑论》,下面就先来讲解本论之论题。

甲一、释“净土”

所谓“净土”,是指佛教中一个重要的信仰体系——净土信仰。净土信仰产生的历史时期比较早,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婆罗门教就把毗湿奴所在的天界视为净土。佛教产生之后,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期,由于只承认本师释迦牟尼佛与所处之娑婆世界,不立他方佛与他方世界,所以没有求生净土的观念。随着大乘佛教的产生,主张在此娑婆世界之外,还有无量之世界,并有无量诸佛在其各自国土教化众生。因此,佛教徒也就有了从此世界往生彼世界的想法,进而发展成为净土信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他方有无量佛国世界,所以净土信仰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求生一佛世界,而是有众多佛国世界可供选择的。如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等。

目前一提起净土信仰,信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净土。其实,净土信仰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其求生的不是弥陀净土,而是弥勒净土,就是希求往生于未来成佛的补处位菩萨——弥勒菩萨之兜率陀天内院净土。

弥勒净土信仰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该经详细描述了弥勒菩萨命终之后,往生兜率天宫为教化诸天而昼夜六时说法。并指出众生欲往生兜率天宫,必须修行十善,意念佛之形象,口称弥勒之名号,以此功德可超越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

有一定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众生能够超出六道轮回,说明其已经解脱生死了。也就是说,众生只有了生脱死,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的束缚。可见,想要出离六道轮回,难度还是很大的。而弥勒净土位于欲界六天之第四天——兜率天,还在六道之内,往生弥勒净土不需要众生先行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大大降低了行持的难度。所以说,弥勒净土的功德因缘还是十分殊胜的。

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是属于“八难”众生。所谓“八难”,是指令众生难于见佛闻法的八种障碍。具体说来:

第一,地狱难。众生因宿世恶业而堕入地狱,遭受八热、八寒及无间苦报,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二,饿鬼难。饿鬼有三种:其业报最重者,在长劫之中,连饮食的名称都听闻不到,就更不要说实际吃到食物了;其业报稍轻者,只能够在人间寻求被丢弃的脓血粪便等肮脏之物为食;其业报最轻者,虽然能够偶尔吃得一顿饱饭,但得以被人强迫做繁重的苦役为代价,并遭受刀杖等各种皮肉之苦,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三,畜生难。畜生因其宿世业报不同,要么野生于山林江海。要么被人畜养饲喂,但它们要遭受宰杀鞭打或相互食杀之苦,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四,长寿天难。长寿天是指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天”,此天天人享寿五百劫,故又称“长寿天”。所谓“无想”,是指此天天人没有心想意识,犹如鱼虾昆虫。若人修行无想定成,身后即往生该天,此天外道居多,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五,北俱卢洲难。北俱卢洲,即四大洲之一,位于须弥山北之咸水海中。俱卢,为梵语音译,意译作胜处。此洲之人没有夭折横死之事,享寿一千岁,且贪著享乐,不受教化,圣人因此不在该洲出世,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六,盲聋喑哑难。此难是指那些因先生或后天因素,导致五官残缺的人,这些人即使能够生于佛国,并且正值佛陀在世,但因其生理缺陷,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七,世智辩聪难。此难是指那些智力聪颖,但又不信佛法的人,他们将精力都用于研习外道的典籍学说,故难于见佛闻法。

第八,佛前佛后难。佛前,是指佛陀还未出世之前;佛后,是指佛陀涅槃去世之后。那么“佛前佛后”,就是指无佛在世的时代。《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陀为了使众生了脱生死,转迷开悟,证入涅槃。而应化出现于世,非有大因缘者,不能值遇。由于众生福薄业重,而出生于佛前佛后之无佛时代,故难于见佛闻法。

此“八难”之前三难,就三恶道众生而言;中二难,就天人而言;后三难,就人道而言。当前世间众生都属于“佛前佛后难”,虽然见不到佛,听不到佛亲自说法,但好歹今天还能够看到佛经。所幸还属于“难而不难”。这说明在前世还是积累许多善根福德因缘的,一定要珍惜目前这样的机会,好好精进用功,钻研佛法,以求今生解脱。P9-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3: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