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丹尼尔·笛福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丹尼尔·笛福编写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主人公鲁滨逊在大海中遇险,独身漂流至荒岛之上。即便如此,他也保持乐观,充满了斗志,顽强地生存下来,体现了自我奋斗的精神,鲁滨逊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

内容推荐

丹尼尔·笛福编写的《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

主人公鲁滨逊·克罗索1632年出生于约克郡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但是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渴望冒险,终于不顾父亲的挽留,离家航海。后来,船在海上失事,他独自来到一个荒岛上。在岛上,他想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办法,努力活了下来。并且救出了被土著俘虏到岛上的星期五,使他成了忠实的仆人,最后还救出了一位英国帆船的船长,并且帮助他镇压了船上的叛乱,最后,他们一起回到了英国。

本书是《鲁滨逊漂流记》的全译本。

目录

名家导读

楔子

鲁滨逊·克罗索的一生及其历险

试读章节

在这危难之际,我们不仅要面对风暴的恐怖,还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的一个海员死于热病,还有一个人和船长的小厮也被海水冲走了。到第十二天前后,风浪稍减,船长尽可能地做了一番观测,发现我们处在北纬11°附近,但经度却在圣奥古斯丁以西220°因此,他发觉我们到了圭亚那海岸或是巴西北部,漂过了亚马孙河,快到那条通称“大河”的奥里诺科河了。由于船在漏水,损坏严重,他开始与我商量走哪条航道,他准备直接把船开到巴西海岸。

我极力反对,也同他一起看了美洲海岸的海图,我们得出结论,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我们没法得到救助,只有开进加勒比群岛一带,再下决心驶向巴巴多斯岛。远离了海岸在海中航行,避开了墨西哥湾的逆流,我们也许能轻易地行驶,如果如我们所愿,将在十五天内到达。然而,不论是我们的船还是我们自己,得不到援助就不可能开到非洲海岸去。

抱着这样的打算,我们改变了航线,朝着西北偏西的方向驶去,以便到达某个英属岛屿,我希望在那儿能获救,但我们的航线却由不得我们定,因为在北纬12°18′处,又一阵风暴袭来,同样猛烈地把我们朝西面冲,我们漂得远离了一切商船所走的航线。即使没有葬身海底,我们也会面临被生番吃掉的危险,毋庸说能重归故里了。

在这危急之时,风仍旧吹得很猛。大清早,我们中一个人大喊:“陆地!”我们刚奔出船舱探出头去,希望看看我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船就撞在了沙地上,顿时动弹不得。海浪掀天而来,我们都以为马上就要一命呜呼了,立马飞跑进密封舱躲避,以免遭浪打水浸。

一个人若没有身临过类似的境况,很难去描述或想象人们在这种情况下的惊慌失措。我们根本不知道身处何处,狂风把我们驱赶到了什么陆地上,是岛屿还是大陆,有没有人住。现在这阵狂风虽比开始时小了点,但还是相当厉害,我们不能再指望这艘船能坚持很久而不被撞成碎片了,除非出现一种奇迹——风立即掉头就走。总之,我们坐在那里,面面相觑,每一刻都在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做好相应的准备去另一个世界,因为我们对此已经无能为力了。然而,与我们预料的相反,船还没有折断,而且船长说,风开始减弱了,这算是我们现在的安慰,也是我们所有的安慰。

虽然现在我们觉得风是小了点,但船已撞上了沙地,卡得太紧,不能指望它再下海了。我们确实陷入了可怕的状况中,别无他法,只能尽力去想法儿逃生。风暴之前,船尾有一只小艇,但它先是被船舵撞破了,接着又突然脱离了大船,不知沉了还是漂了,所以对它不抱希望了。我们船上还有另一只小艇,但怎么把它放到海里是一件拿捏不定的事情。然而没有时间争论了,因为我们猜想这船每时每刻都会被撞得粉碎,还有人告诉我们,船其实已经破了。

在这危境之中,船长在其余人的帮助下,拉住小艇,抛到船的一边。我们所有人都上了小艇,放开它,把我们十一个人全托付给上帝和狂风。虽然风暴减弱了不少,但海浪冲天、惊涛拍岸,仍然十分可怕。这也许真可以称作“疯狂的海洋”,正如荷兰人称呼暴风雨中的大海。

如今我们的情形真是非常凄凉。我们都明白无误地看到,海浪那么高,小艇万难生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被淹死。至于张帆行驶,我们没有帆,有的话,也无法使用。于是,我们打着桨向岸边划去,不过心情沉重,像走上刑场的犯人一样。因为我们都清楚,当船划近岸边时,会被浪花撞得粉碎。不管怎样,我们都万分虔诚地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上帝,而风把我们向岸边赶,我们也尽力朝陆地划,亲手加速自己的灭亡。

P34-35

序言

名家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

丹尼尔·笛福出身于宗教氛围较浓的家庭,父母都是长老会教徒;年轻时曾经打算以牧师为职业,后来虽然放弃,但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在其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尤其在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得以充分体现。除了家庭宗教的熏陶,17世纪发生的两次重大灾难:瘟疫和1666年的伦敦大火,也给年幼的笛福留下深刻印象,使得他在日后文学写作中对灾难和求生表现出特别的兴趣。成年之后,笛福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经常在各地旅行。在经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幸破产,后来还因撰写有关政治、经济、宗教的政论文讽刺当政的托利党而被捕入狱,甚至被判枷刑。出狱后,他继续参与时政,撰写了许多抨击当时政府和不同党派政策的文章,因而受到许多持不同政见的党派人士的迫害。他一生坎坷,几经沉浮,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素材,使得自己对人生和人性产生强烈的反思,继而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这些人生经历对于笛福之后的文学写作来说都是宝贵的积累,尤其在刻画鲁滨逊这个传奇性人物时,笛福毫不犹豫地再现了他本人对旅行的热爱,对金钱观的剖析和对宗教问题的深思。

笛福毕生的写作生涯和当时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他曾为政府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文,其文采卓然可见。但同时代的一些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忽略了他对文学的贡献,轻蔑地称其为政党宣传写手(party pamphleteer)。不过,自从沃尔特·司各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给予他恰当的评价以后,笛福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逐渐得到广泛认可,终于在文学史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

笛福并非像许多作家一样,自幼立志走文学道路,而是50岁以后才开始小说创作。因此,其作品涉猎甚广,毕生出版了超过五百部书,处处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尽管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但最为世人称颂的作品是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科克在一次远洋私掠航行中,被弃在荒岛独自生活了四年,于1709年被救回英国,回国后接受采访。他的独特经历刊登在杂志《英国人》上,被人们广为谈论。笛福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偶遇塞尔科克,并与之交谈,获得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但《鲁滨逊漂流记》绝非简单记叙的离奇探险故事,而是融入了作家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各种事物的深刻思考,其魅力在于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剖析,揭示了人生丰富的哲理内涵。

该书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主要描写鲁滨逊在一个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的非凡经历。故事情节引入入胜,充满传奇色彩。鲁滨逊出身于一个有着幸福生活背景的中产阶级家庭,原本可以安乐地过完一生,可是他自幼好幻想,一心想遨游四海。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哲学教育他,要他满足现状,不要出海。但海外的新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他,终于他不顾双亲的反对和规劝,坐上他父亲朋友的船出海了。鲁滨逊和他朋友先是坐船前往伦敦,然而第一次出海就颇不顺利,遇到了大风暴,险些丧命。随后的航海经历也几经波折,频遇风险,先被摩尔人俘虏,后又被卖作奴隶,最终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但是不久之后,他又不甘心于这种平庸生活,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力和更高的经济利益,再一次出海。但鲁滨逊没有想到,此次出海竟会是改变他一生的苦难历程:航船在南美特立尼达海岸附近触礁,船员全部葬身海底,而鲁滨逊本人却九死一生,躲过巨浪的吞噬,爬上了一个荒岛,并在那里开始了长达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

……

在艺术风格上,《鲁滨逊漂流记》为英国文学走向新的文体开创了先河。笛福摒弃了上流社会推崇的华丽文风,转而使用中产阶级常用的朴实直接、注重事实的文学手段,着重描写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而不是一味追求和宫廷、英雄传奇有关的题材。此外,他通过本书所刻画的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孤岛经历,为后来现代小说的异化主题和现代人的孤独特征提供了很好的先例。虽然此书就文学创作手法而言并不十分成熟,但它对英国小说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叙述过程中所阐述的主题和蕴涵的意义对于世人也具有警示作用。

《鲁滨逊漂流记》语言朴素生动,文字简单易懂,十分适合青少年阅读。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一个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这本书。书中,笛福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逼真的细节描写,来表述鲁滨逊的航海经历,其中不少事物和行为带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在鲁滨逊的漂流经历中,海洋从某种程度上讲象征着自然生活的磨难与艰辛。他在首航时就遭遇风暴,肆虐的海浪吓走了他的朋友,却无法阻挡他继续航海的决心。之后的几次航海经历虽不顺利,但也未危及他的生命。只有在1659年出海时不幸被抛弃荒岛,不过鲁滨逊仍是战胜了海浪幸存下来。鲁滨逊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面对磨难决不低头,一直斗争下去的顽强意志。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这种精神是令人鼓舞的,是值得称颂的。它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只有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的人才能获得最后成功。

鲁滨逊作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已经家喻户晓。作家詹姆士·乔伊斯也盛赞鲁滨逊的人物刻画和其代表的象征意义,认为他是英国殖民时代盎格鲁——撒克逊精神的代表,具有独立坚毅和精明掠夺的双重性。笛福对人生和人性的哲学思考也在鲁滨逊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由此可见,《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物塑造是极其成功的,堪称英国文学的经典著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陶茜

2014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