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庆剑编著的这本《轻模式(4脸谱式团队)》共分7章,简单分析了“群体”与“团队”的本质区别,详细介绍了脸谱式团队这一新型理论方法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描述了打造脸谱式团队的三个主要步骤。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而言,都可以直接运用这一团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群体进行改造,按书中提供的方法对现有员工进行角色定位,对已有的各类执行手册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尽快收到成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轻模式(4脸谱式团队)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邱庆剑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邱庆剑编著的这本《轻模式(4脸谱式团队)》共分7章,简单分析了“群体”与“团队”的本质区别,详细介绍了脸谱式团队这一新型理论方法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描述了打造脸谱式团队的三个主要步骤。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而言,都可以直接运用这一团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群体进行改造,按书中提供的方法对现有员工进行角色定位,对已有的各类执行手册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尽快收到成效。 内容推荐 作为一种新型的团队建设理念和方法,脸谱式团队对企业各个层次人才管理、效率提升、基础工作的规范都有深刻的影响。和“轻模式”其他板块一样,它所产生的回报是全方位的。《轻模式(4脸谱式团队)》一书为我们介绍的就是这一企业团队建设方法。 《轻模式(4脸谱式团队)》由邱庆剑编著。 目录 序言 共演一出好戏 第1章 高执行力团队在哪里 1.1 低效、乏味的工作 1.2 为什么最起码的都做不好 1.3 执行为什么走样 1.4 你所看到的只是“群体” 1.5 什么是优秀的团队 第2章 剧组——高执行力团队 2.1 剧组具备团队“5P” 2.2 剧组是高执行力团队 2.3 成功剧组的打造 2.4 要不要创造性 2.5 管理者和员工的核心工作 第3章 脸谱式团队 3.1 什么是脸谱式团队 3.2 广泛的适用性 3.3 三步搞定“脸谱式团队” 3.4 脸谱式团队的主要特点 3.5 脸谱式团队建设的效果 第4章 目标——团队价值 4.1 没有目标很可怕 4.2 组织中的三类团队 4.3 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高度统一 4.4 职业生涯规划 4.5 目的 第5章 脸谱——角色定位 5.1 定位决定未来 5.2 蓝色脸谱 5.3 白色脸谱 5.4 红色脸谱 5.5 黄色脸谱 5.6 绿色脸谱 5.7 黑色脸谱 5.8 管理者的定位 5.9 性格的百花齐放与统一协调 5.10 成员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5.11 性格测试 5.12 定位目的——人人“入戏”,戏戏动人 第6章 剧本——执行手册 6.1 剧本比演员重要 6.2 剧本就是执行手册 6.3 “剧本”的标准化内容 6.4 “剧本”编写与完善 第7章 立即行动:从“改造”开始 7.1 管理层达成共识 7.2 制订工作计划 7.3 现状调研和人员测试 7.4 团队目标树立 7.5 角色配置 7.6 标准化手册制定 试读章节 让老板们纳闷的是,八小时内有气无力的员工,在八小时之外却个个生龙活虎!工作时间一副受苦受难的样子,工作之余就翻身得解放。这其实是一种释放。就像让你听笑话,却不允许你笑;当你可以笑时,你能不一气笑个够? 为了将八小时之外的生机与活力,复制到八小时之内,管理者们绞尽了脑汁。思想教育或愿景规划,这个有效,但似乎不能持久。晋升、奖励、比赛,这些也是有效果的,但晋升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奖励和比赛也不便于作为常规方法天天用。就像给小朋友发糖果,发多了也就没有吸引力了。有些管理者找不到方法了,就开始忽悠——见人就许诺:你今天好好工作,明天我给你回报。许诺多了,兑现不了,最终只会把管理者自己搞得威信扫地,开始说话还有人听有人信,后来根本没人再当真了。 “搞好团队建设!” 这是很多管理者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团队建设的确可以解决工作激情、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搞明白团队的真实含义。在他们看来,整个组织是一个大团队,各个部门则是一个又一个小团队。实际上,他们看到的只是“群体”而已,一个大群体,中间包含了一个又一个小群体。 “团队”成为热门词汇,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这之前,宝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团队管理了。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成功的团队仍然不多。倒是“群体”到处可见。 “群体”的建设很简单。把一群人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工作,群体就建设好了。“团队”建设却相对要难得多。团队本身也是一种群体,但不是一群人简单地集合在一起。团队成员有准确的角色定位,技能和风格互补,有共同的目标,有强大的凝聚力,行动标准,步伐协调,相互承担责任。有人给“团队”这样定义: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我们做一个通俗的比喻吧。 学校篮球场上,临时聚在一起的五六个男生在一个篮球架下打球。他们没有分成小组,没有小组对抗,没有角色扮演,没有相互配合,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谁抢到篮球就往筐里投,绝不传与他人。这种玩法在学校里是很常见的。 而在另外一个篮球场上,有十个人,分成了两个对抗小组。每个小组中有明确的角色: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中锋。每个小组团结一致,目标是打败对手赢得胜利。在对抗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协调与配合,以获取最强的战斗力。 这两群人,前一群是典型的“群体”,后一群是典型的“团队”。很显然,前者纯粹是玩,谈不上战斗力;后者是在竞技,战斗力超强。 反观组织,比如企业里的一个又一个部门,无异于那五六个玩篮球的男生,他们算不上团队,执行力自然强不起来。 在玩篮球的五六个男生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个别技术好的,抢到球的机会多于他人,投中的概率高于他人,他成了中心,成了“明星”,其他一些人更多地沦为了“陪玩”的角色,更弱的个别人甚至很消极,球撞到自己手上了才接一下,其余时问根本不肯主动去抢——他们知道,抢也抢不过那些“明星”。 企业里也常常这样:一个部门中,有个别员工是“明星”,他们表现出色,做得多,很辛苦,而另一些人,懒洋洋的,几乎沦为观众——连啦啦队都算不上,啦啦队起码还能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P7-10 序言 共演一出好戏 多年来,“团队”一直是一个热门词语。我们在与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几乎天天可以听到它从他们嘴里蹦出来。然而,真正的团队在他们的企业中并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他们常常把部门或整个公司当做团队,可事实上,这些部门或公司大多数只称得上“群体”。 本书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川剧演出现场,舞台上那一群人,是团队,而舞台下的那一群人,是群体。团队并非一群人聚合在一起工作那么简单。 成功的团队为什么不多见?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团队理论没有被充分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成功的团队建设的确比较难。“轻模式”又称“减法管理”,践行着“化繁为简的管理回归”这一理念。作为“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脸谱式团队”让团队理论通俗易懂,并且容易实践。 脸谱式团队,就像一个正在演绎一出川剧的剧组,每个人都按照剧本展示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团队,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清晰。 2.角色特征外化在脸谱上。 3.严格按“剧本”行动。 4.无须“全才”,团队也能完美。 5.解决了创造性与标准化执行的矛盾。 6.解决了个性冲突与个性互补的问题。 7.三步打造团队。 8.把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 当然,脸谱式团队作为一种新型的团队建设理念和方法,其特别之处还远不止上述这些。脸谱式团队的建设,对企业各个层次人才管理、效率提升、基础工作的规范,都有深刻的影响。和“轻模式”其他版块一样,它所产生的回报是全方位的。 企业追求效益,非企业组织追求效率——本质上还是追求效益,脸谱式团队在提升团队效率和业绩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轻模式”最初萌芽于10余年前,我们在企业、事业和机关团体实践脸谱式团队,也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从实践来看,这一团队建设理念不仅适合于企业,也适合于非企业组织,它能帮助组织实现“人人‘入戏’,戏戏精彩”。 作为一种创新,希望脸谱式团队能得到广大读者和管理咨询界朋友的鼎力相助,请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这一新型理论和方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