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编著的《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是一部介乎于汉语教学与哲理散文之间的文学作品,既有用新颖的“拆解”方式来透析词语的古往今来、现实意义,也有用感性散文来诠释成语的潜在意味。分为“二字部”和“四字部”两部分,词目首字涵盖了“A”至“Z”的所有字母,并按音序排列。其中“二字部”的条目均为并列结构的词语,共计104个,“四字部”的成语共计50个。全书合约15万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尚龙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尚龙编著的《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是一部介乎于汉语教学与哲理散文之间的文学作品,既有用新颖的“拆解”方式来透析词语的古往今来、现实意义,也有用感性散文来诠释成语的潜在意味。分为“二字部”和“四字部”两部分,词目首字涵盖了“A”至“Z”的所有字母,并按音序排列。其中“二字部”的条目均为并列结构的词语,共计104个,“四字部”的成语共计50个。全书合约15万字。 内容推荐 《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无论从主题、形式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本独具特色的“非典型语文教材”,主旨是通过对具象或意象的解释来发现寻常词语成语中被忽略的含义,用理性或感性的手法来思考它们在现实社会的生活哲理,可谓是符合当代人的“心灵读物”,也许会对读者的职场、生活、情感方面有所启发。在形式上,采用了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二字部”用“拆解法”逐字研究、分部解析,而“四字部”则是以一个成语为整体,注重它与生活的契合,寓情于理;还请画家专为部分词目配以诙谐讽刺漫画,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作者马尚龙是沪上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著书籍多以上海男人、上海女人或男女两性关系为题材,《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这部书稿与以往风格有所不同,于之而言是个突破,更挖掘内心、更体现智慧、更沉淀感悟。马尚龙也沿袭了一贯的生动细腻笔风,行文流畅,夹杂着上海方言,言之有悟间不觉枯燥。 目录 自序 这里有你的任督二脉 二字部 心灵一裁二 哀痛:哀无尽头,痛有再三 暖昧:暖喜欢闪,爱需要昧 安全:安养女人,成全男人 卑贱:卑是没有钱,贱是不值钱 背叛:应该宽容背,不能允许叛 才能:风流才子也要做能人 缠绵:缠缠绵绵才是真 充实:精神可充,物质为实 宠爱:没有人拒绝宠,常有人拒绝爱 从容:有从乃放,有容乃大 粗鲁:粗在心里,鲁在外貌 脆弱:不屈服而脆,不求胜而弱 单纯:宁要不单的纯,不要不纯的单 道理:道比理更难更实用 端庄:端要站着说,庄要连着坐 恩情:恩人情人两回事 烦恼:三千烦恼丝,一把心头火 风情:风在动,情在飘 富贵:没有富就没有贵 感情:感是情的一块楼梯板 感悟:感觉容易醒悟难 刚强:刚是一把刀,强是一条虫 勾搭:勾是天生媚,搭是公关术 孤独:忧郁的孤,偏激的独 固执:男固女执 归宿:心有归途,身有宿舍 豪爽:豪狂奔,幸有爽点灯 魂魄:人无魂不振,命无魄不旺 积累:成就靠积,名声靠累 吉祥:吉人还需祥云来 家庭:有家就想庭,有庭不想家 坚挺:坚如磐石,挺出真功夫 娇艳:碰不得的娇,逃不了的艳 焦急:女人焦在脸上,男人急在心里 紧张:发条上得紧,弓弦张得开 亢奋:亢在脖颈,奋在手脚 克制:克的是自己,制的是烦心 刻薄:刻人如刻猪,薄唇如薄草 空虚:空在于心,虚在于怀 快乐:一时之快易,长久之乐难 浪漫:女人浪,男人漫 冷漠:冰冷尚有酷和美,沙漠从来不留情 礼仪:礼在东方,仪在教堂 厉害:厉上磨利刃,害下嘴伤人 恋爱:恋靠说,爱靠做 吝啬:吝不吃,啬不用 伶俐:伶是糖衣,俐才是炮弹 麻木:麻的是神经,木的是脑筋 美丽:美人可计,丽人可谋 苗条:苗是嫩草条是型 敏锐:敏和自己过不去,锐让别人不舒服 命运:命不肯走,运不愿留 拿捏:拿的是胆魄,捏的是心机 偶像:偶可以玩,像需要拜 朋友:朋是谈判做生意,友是相约吃喝玩乐 贫贱:贱能移,贫不能移 贫困:志生于贫而毁于困 品位:品由众人无情说,位靠自己抢着坐 泼辣:泼是泼自己,辣是辣别人 牵挂:牵手在眼前,挂念在天边 亲爱:亲人在家里,爱人在天下 青春:青是风景画,春是动作片 轻浮:轻得玲珑,浮得醉眼蒙咙 热烈:热是加温,烈是淬火 仁义:仁是做人的态度,义是男人的口碑 忍耐:忍一口气,耐一颗心 善良:善是要像羊,良是暖洋洋 奢侈:奢要有胆量,侈要摆排场 神奇:天上有神,人间有奇 世俗:做一世人,难免的就是俗 舒服:舍中手脚舒,服帖装在身 甜蜜:甜在心里,蜜在身上 痛苦:痛就痛在心,苦就苦在命 委屈:女不能委,男不能屈 温柔:温是心,柔是形 文明:一半是文藏进去,一半是明露出来 窝囊:小人物惧无窝,大人物怕有囊 喜欢:太阳下的喜,月光下的欢 贤惠:贤妻难,惠妻更难 心灵:为人凭良心,做事靠灵气 信用:信在于嘴更在于用 幸福:去感受幸,去享受福 性格:性是勇士,格是阻挡 凶恶:避得了凶,防不了恶 修养:修是面子,养是性 羞涩:恭敬的羞,稚嫩的涩 压抑:不怕人压人,就怕自抑自 妖艳:妖必艳,艳不必妖 野蛮:野有趣,蛮无天 意思:意沉沉在自我,思切切在世界 忧郁:忧是高贵的气质,郁是沉重的病 欲望:欲有度,望无际 运动:运转脑子,动动身子 运气:运是一朵云,气是运的生命力 折磨:折的是魂,磨的是心 贞洁:压抑是贞,自律是洁 知觉:知晓硬条件,觉察软实力 智慧:智者成事,慧者成人 忠厚:忠在心底,厚在嘴上 捉弄:捉得痛快,弄得尽兴 姿色:姿要拗造型,色要做潮人 滋润:爸妈滋养我,爱人润泽我 自由:自在别人手里,由在自己心里 尊严:尊重自己,严防别人 四字部 成语相错论 爱别离苦: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暗香疏影:只有偷心的人,没有偷锁的人 悲欢离合:那些不如意,是多么的生动 背信弃义:忘了还有衣服晾在竹竿上 摧枯拉朽: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环境 错落有致:我看你时很近 登堂入室:人生的赌与搏 定于一尊:以体面作后缀 扼腕长叹:输给了答案而没有输给热情 儿女情长:木马的心和情 风俗人情:像摩天轮一样的周转 峰回路转:以前深深感到,如今常常没感觉 抚今追昔:活法就是活得有办法 功败垂成:为梦想或者为目标 归去来兮:生活是不是斯诺克 海角天涯: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他身旁 魂不守舍:与地铁一起驿动停泊 戛然而止:生命的红菱艳 将错就错:还有另一个端口 酒逢知己:最难逢的是知己 开诚布公:我们从来不说幸福 恪守不渝:在惯性中履行使命 泪流满面:哭相同,心相异 立身之本:碌碌无为才是正常社会的常态 梦寐以求:不平淡地追求平淡 念念不忘:容易被忽略的记忆 藕断丝连:明年今日,让我们一同欢笑吧 迫不及待:穿过漫长而漆黑的隧道 铺天盖地:成功者就是成功的机会主义者 千金一诺:是否把隐秘带去了天堂 亲密无间:无间的关键就是无厉害 人面桃花:师徒关系是道德的洄游 日新月异:休息催人勤,休闲教人懒 三足鼎立:钱、性和权力 身在江湖:公交车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非得失:节制需要修炼,放纵只需无度 岁月蹉跎:农历是麻将,公历是八十分 天命有归:两滴雨水的命运 同枕共眠:你不悄悄地睡,就像我不悄悄地醒 痛快淋漓:之后是痛还是快 唯我独尊:我就是他们眼中的“他们” 无边风月:程度改变态度 熙熙攘攘:人性、人文和人本总是纠缠在一起 寻寻觅觅:新年其实是人造的 一见钟情:纯粹的爱好,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 一知半解:误读与真实 造物弄人:“爱商”测试恋爱能力,也考验做人能力 长幼有序:只要被尊重的地位没有改变 执子之手:且问你从哪里来 昼伏夜动:二十四小时的加减法 自鸣得意:知道底限要比知道上限更放心 左顾右盼:错过是人生的概率 后记 来一回“海派混口” 试读章节 恋爱:恋靠说,爱靠做 恋爱:男女互相爱慕;男女互相爱慕的行动表现 虽然恋爱也需要指点迷津,也需要教科书,但是更多人愿意相信恋爱是无师自通的,至少人类应该有这份自信,动物都会恋爱,为什么自己就不会呢?许多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恋爱”似乎正相反,做起来容易说起来难,马路上随意问几对情侣,“恋爱”这两个字恐怕就说不清楚,对恋和爱的异同更是一头雾水,虽然他们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恋着爱着。 恋和爱还真不同,“谈恋爱”只对了一半,恋是说出来的,爱不是说出来的。情侣们可以发自心底地说一句“我爱你”,但是爱的终端不是语言。 “恋”的繁体字写作“戀”,直截了当地点击到了“恋”的关键。两个“糸”缠绕于一张嘴,那就有说不完的话,你一句我一句地没完没了,说什么话?关乎“心”,是两个喜欢缠绕在一起的人通过语言展开的一场温情脉脉的心理实验,这场心理实验的名称是“谈恋爱”。常有情侣被父母朋友问道,对对方是不是了解,这一份实验结果基本上是通过语言、通过谈而获得的。因为恋是两个人如胶似漆地缠绕,所以这两个人也称为“恋人”。 恋人恋人,恋的是人,一天没见到就惶惶不可终日。那么爱在哪里?爱在恋的影子里。说起来是谈恋爱,恋爱岂是谈便了得!谈恋爱,谈是序曲,爱才是恋爱中的大戏。如果说恋的是人,那么爱的就是身;谈的最高境界是无语,爱的最低级别是牵手,肢体的接触才是爱的根本。“爱”这个字的意思是喜欢,喜欢的对象总是物质的,也总是代表了喜欢者的欲望。“做爱”这个词发明者的伟大,在于将爱定义为一种行为,爱既然是行为,那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恋是精神的,爱是物质的,倒也正好对应了柏拉图的精神恋。 以前因为没有婚房,恋爱有八年抗战之说,后来那些夫妻们回忆,已经没什么好谈了,至于爱,那个年代还很缺少胆量,始乎牵手,止乎亲吻。如今的闪婚正相反,爱抢了恋的跑道。 “爱在恋的影子里”的意思是说,儿女在跟父母汇报恋爱进展时,永远只会说恋得怎么样,而拒绝透露爱得怎么样,事实上,恋人怎么可能不爱呢。 吝啬:吝不吃,啬不用 吝啬:过勿\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挥金如土奢侈成性的人,在生活中很有可能是看不起别人的,尤其是看不起穷人,但是到了文艺作品中,这样的人恰恰是被读者看不起的,再穷的穷人也有资格看不起小说电影中的阔佬。这完全不是说,不花钱不用钱的人会获得尊重。获得人文意义上尊重的是没钱花的人,而不是不花钱的人。不花钱的人是有钱而不舍得花的吝啬的人。 但是吝和啬各有意义不同,吝是不吃,啬是不用。 “吝”是“文”和“口”的组合,稍有些语文基础的人都知道,“文”是遮掩遮盖的意思,“文过饰非”的文,就是掩饰。文胸实际上也是遮掩的意思。“文口”那就是遮住嘴巴了。欧也妮·葛朗台可以“文口”,当下生活中也会有人像葛朗台的后人,把自己的口都遮起来了,有一个无形的口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蒙着嘴巴——并不是不说话,这个“口”代表的是人的欲望和享受。过分的节俭,除了三顿饭,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其他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多的七情六欲,凡是需要花钱的事情,都被这个“文”无情地屏蔽掉了。一个“文口”的人,任何有偿的享受,对于他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某一项享受不需要钱,比如免费使用品尝之类,他可以骑了自行车横跨一个城市,去享受免费的便民服务。 为什么“文口”者不花钱呢?因为“文口”者的钱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流程。如果说,吝是不肯花钱,是第一个流程,那么啬是只进不出。吝是要把牙缝中的一丝荤腥当作饕餮大餐,啬则是把这一丝荤腥储存起来。“啬”是一个象形文字,下半部分的“回”像是一个仓库,且有多道防盗防散失的机关,像是如今储存黄金的保险库一般。至于“啬”的上半部分“来”,是小麦,意味着庄稼入库,但是从现在的眼光看,更像是保安,也像是漏斗,倒得进去,漏不出来。不管是什么钱,只要是到了皮夹子里,就到了存折里,到了存折里,就会永久性地为自己的存款添砖加瓦。 吝啬的人都是数学很好的人,主要是加减乘除很好,有些人花钱是乐趣,有些人看着存单的数字快速增加是乐趣,吝啬的人都是会算的人,永远沉湎于合算不合算的算计之中,而这算计,是快乐的,所以吝啬者自己是快乐的。 伶俐:伶是糖衣,俐才是炮弹 伶俐:聪明,灵活 假如在台湾艺人姐妹花大S和小S之间必须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是上海女人,那么应该是大S还是小S?她们俩谁更像上海女人?更多人会倾向于小S,因为小S伶牙俐齿、机敏过人、厉害,几乎是上海女人的一个显著特征,要甜蜜就是小甜甜,要狠心就是张嘴不饶人,以“一张嘴巴两层皮,翻来翻去随便伊”来形容,是太恰当了,这恰当之处,就是两个字:伶俐。 伶俐当然是有性别的,专属于女人。伶俐的女人,眼角略略上翘,那是经常扬眉的缘故,眼珠子会骨碌碌转,这是伶俐最重要的标识;嘴巴比较小巧,嘴巴越小说话越快,嘴巴越大说话越慢。虽然长得不见得玲珑,但是不会体态臃肿,个子也不会很高。伶俐女人手掌不大但是手指细长,连指甲也是细细长长,具有美甲的天然优势。 “伶”的本义是古乐官名,差不多是管音乐的,后来又解释为艺人,至今还用“名伶”来称呼艺术家。舞台上会演戏的人叫做伶,生活中善于察言观色、善于热情的人,也就有了伶的特征,她们像善于吹拉弹唱的艺人,把一首曲子的合乐处理得恰到好处,很委婉,给人家台阶,又不露痕迹地坚持了自己。会做人的人可以称作是伶。 至于“俐”,完全可以去掉“单人旁”成为“利”,使它的意思一目了然。一看“利”的结构就明白,左面是“禾苗”,右面是“刀”,明明白白用刀割草的意思,加上“单人旁”就是割草的人。具有时空交错意义的是,雷锋日记倒是蛮符合伶俐的要旨的。如果说,伶是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那么俐是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残酷无情。这样的“俐女郎”也是常常碰得到的,说话像机关枪一样,嗒嗒嗒,嗒嗒嗒,偏偏还枪法很准,枪枪打在人家腰眼里,不等人家反应,已经把人家撂倒。 因为俐是和伶联袂,而伶本身具有温婉和善良的本性,所以伶俐者常常是利己不害人的人,她们的不饶人,常常是最坚强的防守体系。也是因为伶俐,这样的女人是获得了很多的益处,不像厉害的女人,虽然人家怕她,她也从厉害中获得实利,但是也因为厉害而广受众人的提防。 P56-60 序言 这里有你的任督二脉 什么意思你从来不懂?“意思”中“意”和“思”的不同意思,估计你从来没有追究过;“浪”和“漫”的男女属性你从来没有思考过;“快”和“乐”的快感之于长乐你从来没有探索过;“魂”和“魄”的主次你从来没有辨析过;“心”和“灵”分赴情感与宗教你从来没有在意过…… 意思几乎相同的两个字并列在一起,它们是不同的元素、不同的细胞,它们的组合是有缘分有生命的组合。它们组合的背后都有一组密码,密码显现的不再是这两个字,而是人与这两个字的微妙关系。它们的含义总是两条线路,或者交叉,或者平行;或者面对,或者背向。它们映衬了玄妙的生活机理,暗示了因果与宿命,辨清了喜怒哀乐,梳理了人文关系的脉络,充满了心灵与世俗、自我与世界、梦想与现实、欲望与能力——它们就是每个人某一个心理、行为、情感的任督二脉。 还有一些成语和四字习用语,也是暗藏了任督二脉,当然也暗藏了玄机。 任督二脉之谓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回响在武侠小说,落实在汉字并列结构的词语中。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有专穴相连,所以贯通全身,具有统领的意义。任督二脉是在不知不觉中叙述一生,是在对人生答案作倒叙式的解题——人的一生是倒叙的,是先有答案再有漫漫人生。恰如一个女人怀孕,当她向医生打听胎儿性别时,其实在精子卵子结合的一瞬间,这个胎儿的性别已经形成;还不仅仅是孩子的性别,也包括这个孩子将来的长相、体质、智商、特长和性格。在同等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下,人一生的成败得失,都可以在自己的生命档案中找到底案,或者答对了,或者答错了。 不是宿命。如果从尊重生命、服从自然的境界去理解,还可以从中得到些许暗示。暗示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重要。人的一生很像是儿时玩扑克牌的翻牌游戏,把一张张扑克牌底牌翻过来,期待和自己手中的牌吻合,底牌就是答案,玩牌的乐趣就在于寻找答案,可惜很多时候翻过来的牌不是自己需要的。事实上翻开的牌在体现规律,是在暗示未翻开的底牌。人一生中的起起伏伏也像玩扑克牌一样,会得到些许暗示。 但是很少人想到,很多暗示,关于生命、健康、性格、才能,就静卧在老祖宗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汉字词语中。找到暗示,明白暗示,无异于找到自己生命和生活的定位,做多快好省的事,不做少慢差费的人。日子是否顺畅,身体是否健康,性格是否豁达,感情是否浪漫,职场是否通达,更多时候不必去找“算命先生”,只需沉静在常常被熟视无睹的词语中一点点领悟。春风得意之人和愁眉苦脸之人必有因果所致,这因果其实早有暗示。 《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是对词语玄妙的诠释,展现生活中的暗示或启迪。与其说这本书是打通任督二脉的支架,不如说要告诉大家有许多脉络,要么早就通了,要么永远也不会通,也就不必费力了。死可以死得不明不白,活却要活得明明白白。做明白人的含义,是做明白自己底牌的人,知所能知所不能,知所为知所不为,知所欲知所不欲。你不必为虚无缥缈的梦想来读此书,你不必为不切实际的励志来读此书,你不必为华而不实的浪漫来读此书——这不是在对美梦、浪漫、励志泼冷水,是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在安排字与字之间因缘的时候,已经为我们指点迷津。 2011年4月23日 后记 来一回“海派混口” 人生是倒叙的,书的后记更是在倒叙。 在把所有文字集结在一起后,有一种喜悦和期待,因为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向让我很钦佩的朱志凌也看好这本书,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对这本书做一个定义,这是一本什么书?它不是工具书,不是学术书,不是散文,也完全有别于我先前的《上海女人》《上海男人》《反调男女》和更早的杂文集《幽默应笑我》。这是我个人的全新风格,也是五花八门图书中的全新样式,它是独特的,它是别有一种意思的,它不属于任何一类。那么它是什么?有一个流行词汇叫做“纠结”,在朱志凌提出要给这本书下定义之后,我就处于纠结之中。一个定义的难度简直超过了一本书的漫长写作,也超过了写这本书最初的灵感。 最初的灵感很偶然,来自挂在马路上的一条“心灵美”横幅,横幅下的“红领巾”在宣传心灵美,还做出哑语“心”的典型手势。我突然想到了这么一个有点无聊的问题:心可以形象地比划,灵是否也可以如此?心与灵常捆在一起,它们是一个意思么?我下意识地手捂左胸,里面心在跳,灵呢?我知道灵在哪里,却说不出它在哪里。于是我开始像给连体婴儿做分离手术一样地分离心与灵。当感觉到“心灵”可以分离的时候,一下子觉得类似“心灵”的词汇“满地黄花堆积”,尤其是涉及情感、涉及生命、涉及人际关系,比如宠爱、才能、智慧、烦恼……我开始写一个名为“心灵一裁二”的专栏文章。 我不是语言文字学家,但是我做到的是字字有来历;我做不来语言文字的学问,我却有语言文字的学识和热衷。我喜欢正说,更喜欢反说、戏说,却绝不胡说。 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语素文字,对着汉语拼音,无法确定其要表达的意义,但是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六书造字法”未必科学,但它将先人创造汉字的想象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主要选用了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少许形声字作为对象;选用的所有词语都是并列结构,在并列结构的词语中,可以探究到心灵,可以揣摩到情感,可以触觉到行为,可以推演到社会。我将“心灵一裁二”称为心灵汉语、情感汉语、行为汉语、社会汉语——不具有任何词典意义,却是词典里读不到的密码条形码。 有愉快的实验也有愉快的结果,始终没有想过要给文字实验定义,更没有想到的是,原先设定好的书名《心灵一裁二》,因为定义的不确定而显得平庸,感觉上像心灵鸡汤之类的励志书,并且,过于偏袒了“二字部”,无法覆盖借用成语、四字习用语说事的“四字部”。“四字部”需要一个更有张力的书名。倒是原先自序的标题《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在朱志凌、美女编辑刘晔和我三人的小组讨论会上获得最高的评价,先是要将它“动迁”到封面用作副题,后来就扶正了:《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就应该是这本书的书名。 书名确立后,有一种莫名的豁然开朗;定义还没有找到,却已不再重要,或者说,定义已经隐约浮现,因为“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就是这一本书的总括。当然也可以如此自嘲:谅你也是找不到定义的。我知道它不是什么,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一个善于排他的人,是有怀疑精神的人,我愿意这样;一个只会排他的人,是缺乏热情的人,我只能是这样;但是也不能老是这样,于是我们就开始定义《有些意思你从来不懂》—— 这是一本不懂学术的社会学书; 这是一本没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学书; 这是一本没有哲学哲理的生活哲学书; 这是一本望文生义、却真是生出了奇妙意思的书; 这是一本缺乏知识面,却像杂谷粥一样的万宝全书; 这是一本高考生考前翻一翻、作文就不难的非正规教辅书; 这是一本喝茶聊天间隙当作小食品的谈资工具书; 这是一本笑得出来,却不妨碍睡眠的卧室晚安书; …… 这么多的定义,像排比句一样,却无法捏合在一起,杂得很,还是没有定义。倏忽间,想到了“海派清口”,我很欣赏当时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曾经有不知名的读者向周立波建言要看看马尚龙的《上海女人》和《上海男人》,那里面才是海派幽默和海派底蕴;那是抬举我,但是海派幽默和底蕴也是我不必过分谦逊的风格。既然自认是海派幽默,既然自认是杂交面,且很多事情都混杂在这一本书中,那就命名为“海派混口”。 “海派混口”是我生活兴趣广泛、混杂之集大成。以前觉得自己是在肤浅地走马观花,后来觉得这个时代宽容走马观花,至少有马可走,有花可观。社会、法律、伦理、文化、艺术、体育……在所有内行面前我是外行,可是在所有外行面前我都是内行,田忌赛马式的“海派混口”就混迹于此。渐渐地,嘴巴跟着笔在走,电视台、电台的谈话节目,诸如城市变迁、社会伦理、人文关怀、体育娱乐,都会有我的海派混口,与我的文章常常是混合状态的互补。 二十年前写杂文的时候,有人赞我嬉笑怒骂有鲁迅的味道,现在想来,那是“海派混口”的初级阶段;五年前写了《上海女人》,而后又写了《上海男人》,至今还被朋友们当作谈资,偶尔翻开这两本书,自己都惊讶当时写得怎么就这么开阔,这么无所不知的样子。本书中,我的杂文风格还在,《上海女人》和《上海男人》的开阔也还在,算是“混”下来了。 后记总是有倒叙式的鸣谢。我所供职的《现代家庭》杂志,为我这一系列文章提供了非常有感染力的平台,我深信,有许多读者会爱屋及乌地喜欢我的这一本新书。这一个系列文章和以前的《反调男女》一样,承蒙王震坤兄的不弃,第二次亲临“马王堆”——马尚龙和王震坤“堆”在一起,使我的文章有了色彩,有了灵动。在这本书的策划、写作、编辑和出版过程中,朱志凌的倾力扶持……我在此鞠躬,九十度。 有倒叙也有正叙。另外一份感谢是正叙的,那就是所有买过、读过我这本书的人,但愿你不会错过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谢谢你。 马尚龙 2011年5月2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