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季羡林先生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作品展示。
本卷收《糖史》的《第一编国内编》。
本卷收《糖史》的《第一编国内编》。
《糖史》的写作始于1981年,最终完成于1998年,是作者至今为止用力最勤、篇幅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国内编,第二编为国际编,第三编为结束语。全书的许多章节曾在刊物上单独发表过,“国内编”曾以《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之名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其余两编未曾结集出版过。
由于《糖史》是历时十余年、在单篇论文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所以各章节体例不尽一致,这次收入《季羡林文集》时,只对部分明显不一之处略作更动,绝大部分保持原貌。
由于《糖史》的引文多出于古代典籍,部分引文在不同的古书中字句略有差异,再加上有部分繁体和异体字无法转写为简体字,所以本书中对繁简体未加统一。此外,部分引文出处的卷数、节号因原书体例不同,所以无法强作统一。
《糖史》自序
第一编 国内编
《糖史》(一)自序
引言
第一章 鲐锡锡储
第二章 周秦至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始锡锡储以及甘蔗和蔗浆
第三章 石蜜
第四章 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
第五章 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618—907年)
附 关于唐代制糖法的一点小考证
第六章 宋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霜术(辽金附)(960—1279年)
第七章 元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206—1368年)
第八章 明代的甘蔗种植和沙糖制造(1368—1644年)
第九章 白糖问题
第十章 清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1616—1911年)
附录一 清代糖史部分资料索引(杨宝霖编)
附录二 浅述明朝、清前期广东的甘蔗种植业和制糖业(杨国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