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司的力量(精华本)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任学安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普强公司的新药“帕纳巴”十分畅销,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这种药的副作用能致人死亡。

普强公司召开了特别董事会,最终决定继续销售并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因为,药品撤市时间每拖延一个月,公司就能多挣100万美元。

消息披露后,整个美国为之震惊。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阿姆斯特朗,专门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实验来研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他描述说:“当我询问那些投有卷人事件的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并问他们会怎么做时,97%的人表示会将药品撤出市场。”

但是,当实验者转而扮演起普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后,同样的问题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董事会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人想辞职,有人很沮丧,还有人大声争吵,但最终没有人提出将药品撤出市场。

普强实验在十多个国家重复了近百次,结果大同小异。每一组扮演董事会成员的人都认为,这体现了公司的本分,即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绕不开的一个词,是造成许许多多悲喜剧的根源。

当然,公司会具有破坏性,这是可能的,甚至是很自然的。公司有时会与我们所追求的某些社会价值背道而驰。因为公司需要回报那些投资者。

(大卫·密特雷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被它强迫迁移的还有难以计数的植物、动物、矿物,甚至包括细菌和病毒。从郁金香到房地产,从阿姆斯特丹到新阿姆斯特丹,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

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个无法根治的顽疾。

当人被物化成机器时,公司却似乎比机器更冰冷,它苦恼的是自己“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

自公司诞生之日起,对于它的种种指责就从未消失过。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但其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然而,逐利的欲望和自利的动机,既是灾难和危机的培养液,也是公司永葆活力的不竭之源。公司的功与过,都来自同一个母体。

欲望是人的本能。人们想过更富裕、更便利的生活,这种欲望成为动机,使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其结果是在欲望的推动下,创造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

(稻盛和夫 日本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美国经济学家德隆的研究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到公元2000年的250万年间,人类花了99.4%的时间,也就是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达到了90国际元;然后花了0.59%的时间,到公元1750年,达到180国际元;从1751年到2000年,即在0.01%的时间里,达到6600国际元,增加了37倍。换句话说,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带来这250年财富迅速增长的机制,就是市场经济,而公司组织正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细胞。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时就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指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成本时,公司便产生了。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选择投资和参与经济活动,也可以和别人联合组建公司。

(皮埃尔·西里尔·赫特科尔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我们还没有找到公司的替代品。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从事商业活动。同时,我们也没有找到市场经济的替代品。

(迈克尔·斯宾塞 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替代的组织,公司在人们爱恨交织的复杂目光下成长、校正、自我更新。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

公司正在改变世界的权力结构,以至于人们甚至开始担心,最终有一天,公司会收购国家。而不论我们是欣喜还是担忧,公司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

P18-21

后记

因为山在那里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总导演 任学安

五年前,正是《大国崛起》创作最关键的时期。那是一次艰难的跋涉,我们试图用电视纪录片的方式探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铺天盖地的史料中,有一个名词不断地跳跃出来并进入我的视线:公司。

它与国家权力和世界争霸有关,它与财富增长和经济泡沫有关。工业革命离不开它,世界大战也少不了它。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无数项发明的背后都是它。近代以来,世界的繁荣或是萧条,合作或是对抗,进步或是危机,公司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个几乎出现在每一次重要历史时刻的组织,让我着迷。更让我着迷的,是现实。公司就在身边,它是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创业冲动和人生梦想的承载者,从物质到精神,我们都需要它。

于是,在2005年,我提出了这个题目——“公司的力量”。

四年前,《大国崛起》播出,节目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广泛、强烈而持续的反响。这样的作品是当下受众所需要的,在欣慰之余,我的思考也更加具体。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力量是什么?相对《大国崛起》的宏观叙事方式,是否可以从一个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和表述?

公司,无疑正是这样一个具象的载体。2006年,我们第一次公开表达了创作《公司的力量》的设想。似登山者不足为旁人道的满足:无他,因为山在那里。

从创作伊始,我们的目标就十分明确:《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回顾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也不是一部介绍公司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的专题片;它既不是企业传记片,也不是案例教学片。它是什么?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对现实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历史和事实。

我为创作确定的几个基本原则成为团队的共识:

公司是一个客观存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

没有没有问题的时代,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没有万能的法宝。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比起解决问题,更是媒体的职责和本分。

故事化的叙述是必须的,而讲述故事的目的远远不是情节本身。

二三百年时间仍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历史还在继续。

中国公司正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前行。

公司是一个比我们的生命更古老也更年轻的命题,它是正在发生的、鲜活的、变化的故事。2010年夏天,就在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即将完成之际,一幕幕现实仍在不断地冲撞着我们:

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泄漏了总量约490万桶的原油。

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厉的金融监管措施。

中国市场上再次出现三聚氰胺问题牛奶。

富士康发生多起员工跳楼事件。

苹果公司因持续创新的能力,跃居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一。

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上市。

吉利控股集团完成了对“沃尔沃轿车”全部股权的收购。

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件,都与公司有关,并且忧和喜总是如影随形。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想把自己透过公司这个载体所得到的对时代的观察和理解.融进作品之中,与观众、与读者分享。

三年前,我和我的团队接到任务,创作完成了反映中国自1840年以来发展历程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大国崛起》是以中国视角去看世界的,《复兴之路》则以世界坐标反观中国,这给了我许多新的启示。

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描述公司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从这个角度看去,近代以来,国家的弱,就是公司的弱。

两年前,为纪念伟大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以《中国故事》为题,讲述了十个普通中国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和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追求,我称其为“中国梦的十个样本”。这十个样本中,超过半数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公司这种组织实现自己的梦想。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奇迹,不仅收获了自184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实实在在的尊严,而且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正如薛福成百年前的预言:“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十几亿中国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努力,公司,则为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搭建了实现梦想的制度平台。当个体的创造力被解放,当一个个公司由小长大,“富”和“强”对于中国人来说终于不再遥不可及。

一年前,我们再次出发。经过了四年的酝酿和沉淀之后,我们想用电视人的眼睛和头脑,去寻找、去记录、去探究、去传播“公司的力量”,它一直在召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就像热爱攀登的人那样,是什么样的吸引让人无法抗拒?无他,因为山在那里。

然而,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一次的考验超过《大国崛起》——那是在无边浩瀚的历史中提炼,而关于公司,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涉及经济、管理、社会、历史等领域,完全没有现成的著述可供参考。

当然,没有出乎预料的是:在最艰苦的过程中有所得的快乐。这也恰

公司是什么?中国的公司离伟大的公司还有多远?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

公司不该是权力的工具,而应是普通人展示智慧、汇聚能量的舞台;公司不该是金钱的奴隶,而应是带动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动能公司不该是冰冷的机器,而应是以人为本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好的公司带来自由、公平的竞争,创造丰富而廉价的产品。

好的政府保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用法治划定利益的边界。

而不论公司还是政府,任何一个组织的目的,如果不是为了让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那它就无法获得诚心的尊重,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

就在2010年,国家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称“新36条”),继续加大开放垄断领域;也是在这一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一个热词。

和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一样,对于中国公司的未来和中国的未来,我从来都不缺少信心,并将一直满怀期待,且思且行。

黑格尔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一部纪录片能做什么?它可能做不到让人们接受教训,但它至少可以记录教训本身。

从《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到《中国故事》,到《公司的力量》,我们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这同一个目标。

感谢多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

感谢团队中相互扶持、鼓励,同甘共苦的每一个人。

目录

序言 为了远行的回望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明

公司与现代社会

 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采访撷英

第一章 公司!公司!

 1.无处不在的神奇组织

 2.崭新生活的巨大推手

 3.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4.过往岁月抑或未来生活?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二章 市场无限

 1.皇家特许的光辉岁月

 2.失去魔力的摇钱机器

 3.把公司还给市场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三章 猎富时代

 1.狂飙突进的新大陆

 2.奋起直追的欧罗巴

 3.托拉斯盛景的幻灭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四章 进步之痛

 1.“天堂”里的劳资战争

 2.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3.摒弃“丛林法则”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五章 危机时刻

 1.“大萧条”席卷全球

 2.浮华年代深藏祸患

 3.政府伸出“有形之手”

 4.重新定义市场经济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六章 谁执权杖

 1.公司王朝的世代交替

 2.职业经理人华丽登场

 3.现代公司治理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七章 各领风骚

 1.日本经营理念的孕育

 2.西方“面孔”下的东方“灵魂”

 3.高峰低谷间的思考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八章 创新先锋

 1.创新,时代的引领者

 2.科技,经济的发动机

 3.奇迹,靠什么实现?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九章 本土雄心

 1.第一波公司热悄然退场

 2.风雨苍黄中的民族资本

 3.从计划到市场的艰难变革

 独家访谈

 启示录

第十章 地球无疆

 1.跨越国界的开疆拓土

 2.胸怀全球的资源整合

 3.文化碰撞下的本土化

 4.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独家访谈

 启示录

附录:公司发展大事记

后记 因为山在那里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总导演任学安

序言

为了远行的回望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明

公司,我们熟悉的陌生人。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而在各种公司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被认为是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商业创新。它集合资源、分散风险,它跨越血缘、地缘,凝结起个体生命的能量,开启了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纷纷写下公司之名。今天,由公司编织的全球经济网络,几乎笼罩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公司已无处不在。公司已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就在公司扮演着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者、制度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者的时候,它也将一切明码标价,在强大利润的蛊惑下,成为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的祸首。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并且持续至今,而这次巨大的震荡却发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运作。几百年来,自利的本能,道德的底线,公司从未摆脱过其间的矛盾纠结。在全球化时代,对贪婪的讨伐、对市场的质疑,再次让公司深陷功与罪的争辩之中。

但无论我们带着怎样的表情,是欢喜还是担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都’已身处其中。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近二十年,作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公司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

世界走过的历史和中国当下的现实都在提示我们:公司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

怎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公司、理解公司?公司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发展演进的?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

带着这些问题,了解各国公司走过的历程,无疑将有助于中国公司的发展、壮大,有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作为中国最大的电视传媒机构,中央电视台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这个任务。

《公司的力量》一片从筹备到仓0作完成,历时两年。六大摄制组跨越欧、亚、美三大洲,分赴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八个国家,详细挖掘了公司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寻找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遗址。

《公司的力量》是对公司命运和前途的一次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度剖析。摄制组遍访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位知名商学院院长,逾百位来自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各国资深学者接受节目采访,并高度评价了中国电视人透过“公司”这一主题来反观世界的敏锐视角。

《公司的力量》是对公司发展历程和生存样态的一次大跨度巡礼。摄制组在各国拍摄、记录了几百年来在不同历史阶段各具特色的50多家公司,十数位在全球企业界颇具影响力的公司领袖也在片中畅谈了自己对公司的理解,这些都将首次通过央视的屏幕呈现给观众。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电视人对时代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一次思想远行。在创作理念上。它注重从现实出发、从中国出发,让历史贴近现实、让世界贴近中国;在表达方式上,它注重以小见大,从细节和故事中提出问题,而非直给答案;在电视表现上,它采用更富现代感的影视语言,打破了纪录片通常的缓慢节奏,剪辑手法明快跳跃,信息量极为丰富。

本片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的原班人马摄制,秉承了一贯的理性精神,追求诚实、冷静、客观的媒体姿态,试图以开放的心态为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国人打开视野,也期许能为正处在全球化时代第一次全球性危机中的世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相信,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内容推荐

《公司的力量》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本书将节目精华集结于书中。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编辑推荐

《公司的力量》——中央电视台独家授权,《大国崛起》姐妹篇。

《大国崛起》原班人马,历时两年,奔赴欧亚美8国,深入50余家世界级公司。

5位诺奖得主,9大商学院院长精彩阐述,170余位资深学者和商界领袖深度对话。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