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统计年鉴(2013中英文对照)(精)》编著者张民伟。
本年鉴全部内容均采用中英文对照编辑。与《西安统计年鉴2013》相比较,本年鉴在内容和篇章结构上主要做了如下修订:在综合部分中,删除各部门机构情况,增加基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各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主要指标等内容;将能源从工业能源中分出,成为独立篇章,并增加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电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等内容;财政、人民生活、城市公用事业、环境保护、建筑业等部分中均增加了各区县主要指标和主要年份历史数据。本年鉴各篇资料均为正式年报数,因此,凡与本茸鉴有出入的均以本年鉴为准。本年鉴中的部分指标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本年鉴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均依据2012年统计报表制度。
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综 合
1—l 行政区划(2012年末)
l—2 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密度(2012年)
l—3 自然状况和资源(2012年)
l—4 气象情况(2012年)
l—5 市区及县各月平均气温(2012年)
1—6 市区及县各月日照时数(2012年)
1—7 市区及县各月降水天数(2012年)
1—8 市区及县各月降水量(2012年)
1—9 市区及县各月平均风速(2012年)
1—1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情况
1—1l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l—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l—14 平均每天主要社会经济活动
1—15 各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12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二、基本单位
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12年)
2—2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法人单位数(2012年)
2—3 按行政区划分法人单位数(2012年)
2—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产业活动单位数(2012年)
2—5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产业活动单位数(2012年)
2—6 按行政区划分产业活动单位数(2012年)
2—7 按统计机构分企业—套表调查单位数(2012年)
2—8 按行政区划分企业—套表调查单位数(2012年)
2—9 按国民经济行业(GB/T4754—2002)分法人单位数(2012年)
2—10 按国民经济行业(GB/T4754—2002)分产业活动单位数(2012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三、国民经济核算
3—1 主要年份生产总值
3—2 主要年份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3—3 主要年份生产总值指数(1952年=100)
3—4 主要年份生产总值构成
3—5 各区县生产总值(2012年)
3—6 各区县生产总值指数(2012年)(上年=100)
3—7 各区县生产总值构成(2012年)
3—8 主要年份分行业增加值
3—9 主要年份分行业增加值指数(上年=100)
3—10 主要年份三次产业贡献率
3—11 主要年份三次产业拉动率
3—12 主要年份支出法生产总值
3—13 主要年份支出法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
3—14 支出法生产总值及指数(2012年)
3—15 分行业资本形成总额(2012年)
3—16 最终消费支出(2012年)
3—17 居民总消费水平(2012年)
3—18 主要年份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3—19 主要年份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
3—20 主要年份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四、人口、从业人员与职工工资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六、财政
七、物价指数
八、人民生活
九、城市公用事业
十、环境保护
十一、农业
十二 工业
十三、能源
十四、建筑业
十五、运输和邮电
十六、国内贸易
十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十八、金融业
十九、教育和科技
二十、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和其他
二十一
农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