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方略双色插图漫画版)(精)/中华文化经典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春秋)曾子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子的《大学》是我国经典古籍名篇之一,最早为《礼记》中的一篇,内容简约,条理清晰。书中许多警句名言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方略双色插图漫画版)》一书,摘录了《大学》中有代表性的经典语录,结合现今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灵困惑进行解读。本书精选了大量生动具体的古今案例,旨在使人们活学活用,达到一点就通、更好地参悟《大学》中以德为本的思想并通晓处世智慧的目的。

内容推荐

《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可以说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德无以立身。《大学》中许多警句名言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大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方略双色插图漫画版)》精选了曾子的《大学》原文的经典语句,并进行了解析。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精髓,《大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方略双色插图漫画版)》精选了大量生动具体的古今案例,旨在使人们活学活用,达到一点就通、更好地参悟《大学》中以德为本的思想并通晓处世智慧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经述

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立身处世贵在适可而止

有理,有序,有节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正人必先正己

任何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

上行下效

不遵循规律,一切是空想

第二章 明明德

弘扬光明的品德

高尚的品质与生俱来

修养我们美好的德行

显明美德,源于自我

第三章 新民

坚持每天进步一点

革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

君子要不断完善自我

第四章 止于至善

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知其所止

与国人交,止于信

爱民如子,民而不忘

立身修德,永垂青史

第五章 知本

公正执法难能可贵

坚持道义使人畏服

第六章 格物致知

为官之本,为民谋利

勤于问政

人贵自知

第七章 诚意

“慎独”是难能可贵的品德

谨慎行事避免祸患

诚信守法,百姓称颂

第八章 正心修身

以礼仪修身

成事需坚持不懈

心态很重要

第九章 修身齐家

凡事过犹不及

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第十章 齐家治国

治理好家方可治国

治国以重民为要

德泽化育

家和万事兴

兄弟和可教化国人

注重修身齐家

第十一章 治国平天下

以身作则

推己及人

以爱民为宗旨

高处不胜寒,不可不谨慎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选择人才德为首

品德与财富

财散而人心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惟善为宝

仁者爱人

为政重在得人

唯仁德之心能臧否人物

举贤用才

坚持公德

诚信守约

节俭则用度不匮

善治国者,藏财于民

治国先求利民

治国要重仁义

治国平天下,以义为利

试读章节

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原文解读

“大学”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明明德”前一个“明”字作使动词用,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德性。“亲民”,程颐说“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至善”指最完善的境界。可见所谓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在明明德”是“大学之道”的第一纲领。“在明明德”告诉人们要明白、清楚并且彰显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像赤子之心一样,人刚生下来时,都不是恶的,长大了以后,有的变成了优秀杰出的青年才俊,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他们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就在于自己没有把握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忘了做人的根本,以致陷入歧路。这个根本就是“德”。“德”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外,古之大学重在道德学问的培养,与现在学习知识、技能,获得学历的大学院校是两个概念。

延伸阅读

德是做人的根本,德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德是立身处世的法宝。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使自己成就大业,名满天下。

北宋时期的大臣富弼,品德优秀,官至宰相,司马光称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富弼在26岁时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

富弼年少时,就很有德行修养。有一次,他在洛阳大街上行走,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地里骂你!”富弼说:“估计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说:“恐怕是在骂别人吧,是跟我同名同姓的。”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年少的富弼就懂得适当地装糊涂,这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俯仰之间可见其心胸之广阔、品德修养之高。

富弼既有品德修养又有才学,还不到20岁,就以文章著称,被赞为“洛阳才子”。当时范仲淹已经颇有名气,但他见到富弼后,对富弼拱手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也是一位奇才,未到20岁就考中进士,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名句。他独具慧眼,认为富弼前途无量,就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娶妻?”范仲淹回答:“还没有。”晏殊欣慰地点了点头。后来,晏殊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富弼为妻,可见他多么爱惜富弼。富弼有品德修养又有才学,得宰相千金为妻,实在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富弼还有爱国的美德。庆历二年(1042),富弼升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这年春天,契丹国大兵压境,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要求大宋割地赔款才退兵。乱了阵脚的宋王室,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契丹求和,但朝中大臣皆因此行凶险,不敢前往。有人推荐富弼,富弼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使,拜任枢密直学士,出使契丹谈判。

见到契丹王,富弼问:“为何要出兵攻宋?”

契丹王回答:“是你们违约在先,堵塞了关隘,所以我们要进攻。如果你们割地求和,我们可以撤兵。”

富弼正色道:“我知道你自己并不想出兵,而是你的臣子想打仗。你可知道他们都是为自己牟利?”

契丹王惊讶地问:“此话怎讲?”

富弼说:“我大宋封疆万里,精兵百万,上下一心,若你们要攻打,能保证必胜吗?即使你们侥幸获胜,也要损伤过半,这些损失你那些好战的大臣能够弥补吗?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互通友好,大宋每年赠给你的钱帛,还不都是你契丹王一人任意支配吗?”

契丹王点头赞同。

富弼又说:“至于我国堵塞关隘,本是为了防范叛军,并不是为了进攻他人。若是为了进攻,就不堵塞关隘了,而是要打通关隘,前去进攻!”

契丹王觉得富弼说得有道理,第二天就邀富弼一同打猎,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能割地给契丹,则两国可长久修好。”

富弼问:“为什么?”

契丹王说:“我们都以每年领受你们的钱帛为耻。”

富弼马上反问道:“你们以得地为荣,我们必以失地为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想让我们割地求和,万万不能!”

面对这个既善辩又强硬的来使,契丹王最终不再要求割地。就这样,富弼以一颗爱国之心临危不惧,不避生死,不辱使命,晓之以理,打消了契丹国进犯的图谋,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此后的几十年间,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道德至上的人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越来越多的后代子孙推崇富弼的道德情操,发扬他的浩然正气。P3-8

序言

关于《大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其相传为春秋时孔子的门徒曾参所著,它深刻地阐述了修身、治国的道理和方法。凡人在世,必得以自身与环境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或者改变自己,或者改变环境,或二者兼而有之。修身即为改变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改变环境。所以,《大学》实为立身处世所必读的一本书。古人将它列为四书之首,非偶然也。

《大学》是我国经典古籍名篇之一,最早为《礼记》中的一篇,在唐代之前并没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直到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它才开始被人们注意到。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很欣赏《大学》,称其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也曾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后来,朱熹又在程颢、程颐的基础上,重新编排了顺序,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缺失,作了著名的《补传》。朱熹对《大学》的重新阐释,是从理学角度对《大学》的新解,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至此,理学不仅接轨道统之传,还有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

《大学》内容简约,条理清晰。在经一章中,它开篇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接着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领”的途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八条目”。“八条目”以修身为核心,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大学》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可以说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德无以立身。《大学》中许多警句名言所包含的思想,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方略》一书,摘录了《大学》中有代表性的经典语录,结合现今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心灵困惑进行解读。本书精选了大量生动具体的古今案例,旨在使人们活学活用,达到一点就通、更好地参悟《大学》中以德为本的思想并通晓处世智慧的目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7: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