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百年,为什么总是欧洲?曾经,欧洲争霸世界;一度,欧洲是美国小弟;未来,它们何去何从?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好懂的极简百年欧洲史》堪称一部“最短”的百年欧洲史,翻开本书,为你最直观地展示欧洲诸国的崛起、衰落与复兴……看欧洲豪强的百年兴衰,悟中国的存亡之道!本书由文天尧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懂的极简百年欧洲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文天尧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短短百年,为什么总是欧洲?曾经,欧洲争霸世界;一度,欧洲是美国小弟;未来,它们何去何从?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好懂的极简百年欧洲史》堪称一部“最短”的百年欧洲史,翻开本书,为你最直观地展示欧洲诸国的崛起、衰落与复兴……看欧洲豪强的百年兴衰,悟中国的存亡之道!本书由文天尧著。 内容推荐 看欧洲豪强的百年兴衰,悟中国的存亡之道! 近现代欧洲的百年历史既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说是复杂是因为欧洲国家诸多,领土割裂,许多国家的历史支离破碎,断断续续,各国关系错综复杂;说简单是因为近现代欧洲历史基本上不离一战、二战、冷战、后冷战,整体上线索分明。 欧洲的崛起、衰落、复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欧洲的割据扩张,欧洲文明的历程就是其扩张的历程。曾经,世界是欧洲的;一度,世界是美国的;又有人说,将来的世界是新兴国家的。对于这样的变化,欧洲诸国可谓是百感交集。经历过极盛而衰的欧洲人,不甘心被埋没于大时代中。欧洲诸国正努力整合为一体,力图打造成一个超级大圈,一个能恢复昔日欧洲荣耀的大国。也唯有如此,欧洲诸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复兴。 《好懂的极简百年欧洲史》从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史说开,既详细讲述了英、法、德、俄等欧洲大国如今局势的由来以及面临的挑战,又概述了其他角色国家的历史。既讲述单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更着重对欧洲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力量互动关系下的欧洲国际纷争、地缘政治等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好懂的极简百年欧洲史》堪称一部“最短”的百年欧洲史,翻开本书,为你最直观地展示欧洲诸国的崛起、衰落与复兴……看欧洲豪强的百年兴衰,悟中国的存亡之道!本书由文天尧著。 目录 第一章 新欧洲的昨天 与欧洲文明相生相伴的割据扩张史 由欧洲引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诸国的“群殴惨剧” 谈判桌上的勾心斗角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崩溃 欧洲的劫后佘生 第二章 英国,欧洲的另类 英国的海上崛起之路 从争霸欧洲到争霸世界 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 英国,一个“坏欧洲人” “英国的欧洲”还是“英国与欧洲” 从若即若离到转向欧洲 第三章 法国的强大与虚弱 高卢雄鸡的最初啼鸣 法国在“太阳王”的辉煌之下 威震欧陆的拿破仑帝国 重塑法兰西帝国的辉煌 一战后独霸欧陆 法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 二流大国的“大国梦” 对美国说“不” 第四章 德国的几度夕阳红 在列强环伺的欧洲生存 争雄世界:从“大陆政策”到“世界政策” 德意志帝国的覆灭 跌宕起伏的“红色”浪潮 与魏玛共和国相生相伴的战败国阴影 希特勒与他的“大德意志帝国” 分裂:“柏林墙”两边的世界 摒弃前嫌:德意志民族与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性妥协 两德统一的艰难历程:是统一?是兼并? 又一个欧洲大国、强国 第五章 “俄国熊”的两度崛起、两度衰落 崛起于蚕食扩张之上的俄罗斯 从欧洲的配角到欧洲的主角 沙皇的屠刀 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 帝国的崩溃 帝国主义国家眼中的“祸水” 与美国斗其乐无穷? 超级大国解体了 俄罗斯的复兴之路 第六章 不容小觑的欧洲“小”国 意大利:贴着“罗马帝国”标签的国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世界上最早的世界性大国 荷兰:曾经的“海上马车夫” 强国林立的北欧 从“匈牙利事件”看曾身处夹缝的中东欧 东欧国家曾经的荣光 土耳其:“脱亚入欧”的另类国家 格鲁吉亚:“山姆大叔”与“俄国熊”利益博弈的棋子 第七章 新欧洲的明天 冷战催生北约与华约 华约解散,北约独大 北约东扩 欧盟:欧洲腾飞的希望 英、法、德的“神合貌离” 欧洲的机遇与挑战 试读章节 德法两国争夺摩洛哥,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尽管后来危机解除,德国与英、法两国却是结怨更深。甚至,德皇威廉二世还放出了“今后德国不会再退让”的狠话。欧洲诸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是激烈的。当这种争夺激烈到白热化,到了最后,战争也就无可避免了。 再说欧洲诸国在欧洲本土的争斗。论起来,在欧洲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当数巴尔干半岛,那里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会合处,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长久以来,欧洲大国无不垂涎巴尔干地区,他们甚至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而大打出手。在14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旗帜捅在了巴尔干的土地上。自此,巴尔干各族人民被土耳其人所奴役。进人15世纪,俄国人也插手巴尔干地区的纷争,加入到争夺该地区利益的队伍中。到了19世纪,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囊中物。 所谓有压迫就有反抗。巴尔干各族人民都希望能摆脱列强的奴役,尤其是摆脱土耳其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抗争,到19世纪时,巴尔干地区的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先后获得了独立或自治。不过,对于整个巴尔干地区而言,仍难摆脱“我为鱼肉”的命运。 进入20世纪,巴尔干地区的纷争仍是不休不止。那个时候,奥斯曼帝国的帝国大厦摇摇欲坠。于是,欧洲列强们便开始盘算趁势重新瓜分巴尔干半岛。如此一来,欧洲列强们在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更甚从前。再说,巴尔干的纷争还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欧洲列强间的矛盾,与土耳其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无不是重重叠叠,错综复杂。 在1908年,土耳其国内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的情况,让很多欧洲国家心猿意马。比如俄国,俄国就感到重新瓜分土耳其领土,自己染指黑海海峡的有利时机到了。还有奥匈帝国也在蠢蠢欲动。甚至,它还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两个国家,为了各自的野心搞起了串联,还达成了秘密协议。不过,俄、奥匈之举遭到了英、法的非议。在一片非议声中,奥匈帝国仍执意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人自己的版图。此举大大刺激了同样对这两个地方有着特殊感情的塞尔维亚,一时间,反奥匈的情绪弥漫了整个塞尔维亚。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萨拉热窝暗杀事件。 这边的奥匈帝国一口气吞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块肥肉,那边的俄国却没有显著斩获。这样的结果,让两国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那时,同样是俄、奥匈两国盟友的德国,选择了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为此,俄国对德、奥匈的态度由“友”变“敌”,最终还是投人到了协约国的怀抱。俄国甚至还利用奥匈与塞尔维亚的敌对关系,转而煽动对奥匈战争。 巴尔干的矛盾不可调和,纠纷、冲突、战争自然也就不可避免。1912—1913年间,在欧洲列强的操纵下,巴尔干半岛发生了两次战争——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两次巴尔干战争的发生,实际上反映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和斗争。 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明着交手的是在意土战争中由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四个国家结成的巴尔干同盟一方和土耳其一方。谁能想到,一场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殖民地之争,竟会使反对土耳其的力量急速结合。先是1912年3月,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签订一项“反土防奥”的军事同盟条约,再是两个月后,保加利亚与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8月,门的内哥罗也加入到这个同盟。9月,这个巴尔干同盟开始向土耳其边境集结军队。10月初,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终于爆发。 对于巴尔干各国来说,这是一次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当时,已经走向衰落的奥斯曼帝国面对巴尔干同盟的来势汹汹无力反击,最后,不得不请求欧洲列强出面调停,走和谈之路。这是天赐良机,欧洲列强正好趁机干预巴尔干地区事务。然而,欧洲列强并非都“一条心”地积极斡旋,他们都在暗中较劲。如此一来,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也就沾染了欧洲列强的争斗气息。 当时,鉴于巴尔干同盟是“反土防奥”,于是俄国、法国或明或暗地鼓动对奥匈帝国用厂,而德国则立场坚定地站在了奥匈帝国一边。为此,德皇威廉二世又一次大放厥词:“在必要时候,德国不惜进行欧洲大战。”巴尔干同盟和土耳其的和谈最终破裂,战事再起。而再次的交战,土耳其仍不能扭转乾坤,只得再次求和。而这一次,由于英、法两国态度坚决,最终德国、奥匈帝国还是同意坐下来“和谈”。 1913年5月,巴尔干四国同盟与土耳其的和谈会议、欧洲六国大使会议(英、法、俄、德、奥匈、意)同时在伦敦举行。经过一番口水之争、讨价还价、背后交易,和约终于签订了。土耳其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了《伦敦条约》。按条约所规定的,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除保留伊斯坦布尔及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爱琴海的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土耳其欧陆属地(阿尔巴尼亚除外)和克里特岛割让给巴尔干同盟国家;土耳其承认阿尔巴尼亚独立,但阿尔巴尼亚须受俄、英、法、德、奥、意六大国监督;爱琴海诸岛问题则由德、奥、英、俄四国处理。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可欧洲列强们都没有闲着。它们心怀叵测,在分配战果的事情上大做文章,不断挑拨巴尔干同盟国的关系。那时,塞尔维亚和希腊对保加利亚获得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感到非常不满。于是,两国签订了《反保加利亚同盟条约》,预备进攻保加利亚。不久,罗马尼亚也加人其中。看到出现这样的情况,俄国人急忙表态支持。其实,俄国不过就是想利用这个同盟对抗德国、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为了对付俄国,奥匈帝国不断怂恿保加利亚先发制人。于是,一场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五国的战争爆发。这一次,战争不再是正义之举,争夺领土的性质显而易见。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被五国联军打败,而保加利亚不仅丧失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从土耳其得到的大部分土地,而且还丧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 赔了夫人又折兵,保加利亚大为光火。为了伺机复仇,保加利亚积极投靠同盟国。此时,环顾巴尔干半岛,以塞尔维亚的实力增长尤为突出。同时,二次巴尔干战争也加深了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的矛盾。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塞尔维亚投奔了协约国,而希腊和罗马尼亚也加强了同协约国的联系。这样一来,巴尔干各国之问的矛盾因两大军事集团的插手而变得更加复杂,而巴尔干地区竞逐的日益激烈也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 终于,战争的火种被萨拉热窝暗杀事件所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被拉开。P14-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