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中村现状及其人居环境整治》编著者孙立。
伴随着迅猛的城市化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城中村及其相关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以解明中国城市中的城中村现象及其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状况为目的,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详尽的社会调查搜集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中的八座典型城市的城中村资料与相关数据,详细阐述了其城中村现象及人居环境的实况,并对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城中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城中村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得出目前中国城中村的整治方向,以及城中村人居环境可持续改善的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士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从事相关工作的政府部门参阅。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序章 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文献综述
0.1 研究的背景
0.2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O.2.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O.2.2 研究的方法
0.3 研究的构成
0.4 相关研究综述
O.4.1 城市贫困地域的现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0.4.2 城市贫困地域的人居环境整治
O.4.3 城中村研究的展开
0.4.4 城中村的概念
O.4.5 城中村的价值评价
0.4.6 城中村整治理想模式的讨论
0.4.7 本研究的定位和意义
第1部分 城中村现象及其人居环境的实况
第1章 城中村的概况
1.1 导言
1.2 城中村的类型
1.2.1 因子·聚类分类
1.2.2 动态变迁分类
1.2.3 按用地比例的分类
1.2.4 按位置关系和综合要素的分类
1.2.5 按周边环境的分类
1.2.6 本研究中的分类和研究对象
1.3 城中村的规模与人口构成
1.3.1 全国的概况
1.3.2 典型都市城中村的规模与人口构成
1.3.3 从城中村规模和人口构成看城中村问题的本质
1.4 城中村的特征
1.4.1 共同的特征
1.4.2 各地方的特征
1.5 典型城市城中村的现状——以西安为例
1.5.1 城中村的形成
1.5.2 城中村的数量
1.5.3 城中村的人口规模
1.5.4 城中村的分布
1.6 小结
第2章 城中村的形成背景和机制
2.1 导言
2.2 背景1: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城市化
2.2.1 城市数量急速增加
2.2.2 城市建成区面积急剧扩大
2.2.3 城市化率快速上升
2.2.4 “农民工”剧增
2.3 背景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2.3.1 户籍制度
2.3.2 土地制度
2.3.3 住宅制度
2.4 城中村的形成机制
2.4.1 关于城中村成因的讨论和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4.2 作为原村民居住地的城中村的形成
2.4.3 作为城市非正式廉租房地区的城中村的形成
2.5 小结
第3章 居住环境的实况和改善意识
3.1 导言
3.2 城中村居住环境的评价
3.2.1 调查的概要
3.2.2 案例城中村居住环境概况
3.2.3 居住环境评价指标
3.2.4 城中村物质环境的评价结果
3.2.5 综合考察
3.3 居住环境的改善意识——以重庆市为例
3.3.1 调查的概要
3.3.2 居住相关者的属性和住房条件实况
3.3.3 居住环境改善意识的实况
3.3.4 满意度、定居意识及居住环境改善意识的相关关系
3.4 小结
第Ⅱ部分 人居环境整治与评价
第Ⅲ部分 综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