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由胡仪元、杜金根、马彩虹、杨涛、岳思羽著,本书的分析视角与提出的若干论点具有一定新意。课题针对典型的区域“富饶的贫困”效应下生态贫困、知识贫困、经济贫困交织,水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滞后、生态保护成本高并存的现实问题,研究流域源头水质保障以及由此引起的跨省跨流域生态补偿的科学问题,阐述汉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作者对下述重要论题提出了比较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关注:生态保护既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源头保护是水源保护的前提和核心;水源(生态)保护责任与发展权必须协调和统一;水源地自身的生态保护能力建设是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唯一途径;利益均衡与效益评估是生态补偿资金筹集与管理的抓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跨区域跨流域调水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汉水流域生态补偿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意义重大,而且面临着补偿现状、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模式与补偿绩效等实践难题。
这本《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由胡仪元、杜金根、马彩虹、杨涛、岳思羽著,立足于汉水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对其生态环境状况的历史变迁、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分析了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利益关系、体制与机制、路径系统、效益评价体系等。其突出特色在于通过历史演变与现实状态相结合的研究、对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对汉水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的系统研究。为区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提供了实证案例。《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对相关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导论
第一章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汉水流域概况
第二节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第三节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之警示
第二章 汉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第一节 汉江水源地及其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
第三节 汉江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议与对策的调查
第三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生态补偿理论依据研究现状
第二节 自然资源视角下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生物共生性原理
第三节 经济学视角下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劳动价值论、外部性理论、资源所有权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视角下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环境正义的公平伦理观
第四章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关系分析
第一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
第二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客体
第三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环境机制
第五章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体制与机制
第一节 生态补偿体制与机制的内涵
第二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机制
第三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
第四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
第六章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路径系统
第一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观念路径
第二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产业路径
第三节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支撑路径
第七章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评价指标释义
第四节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第五节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过程
第六节 小结
附录1 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汇总表
附录2 我国部分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政策条款解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