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悟毛泽东(一位新华社记者)
分类
作者 申尊敬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申尊敬编著的《品悟毛泽东:一位新华社记者》重在品赏伟人精彩故事,破译伟人智慧密码,解读伟人成功秘诀,揭示伟人给我们心智的诸多启示。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唯独毛泽东是君师合一的伟人。作为伟大领袖,他缔造了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人民共和国,创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作为伟大导师,他创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他的丰功伟绩、思想学说和无数名言,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智慧的重要源泉。

内容推荐

《品悟毛泽东:一位新华社记者》由申尊敬编著。

毛泽东是伟人中的伟人,品悟毛泽东,发掘毛泽东的价值,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品悟毛泽东:一位新华社记者》多角度多侧面品悟毛泽东,力图联系实际,在夹叙夹议中揭示毛泽东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尤其注重揭示毛泽东的魄力、气概、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语言艺术等给我们当代人的心灵启示,彰显毛泽东作为伟大导师的巨大价值。

目录

千古第一大伟人

百感交集说伟人

伟人的青春之歌

“冷宫”铸剑

妙计迭出真如神

在危局中营造胜局

绝地反击的智慧

一把金钥匙

策略大师的领导艺术

胸怀大略布奇局

善读妙用两本书

藐视与重视的威力

胆大包天 心细如发

阳谋斗阴谋的大智慧

古稀老人新“革命”

晚年的失误和贡献与启示

千面伟人更风流

文化智慧的魅力

独领风骚的大诗人

风格多样的语言美

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

悟不尽的毛泽东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千古第一大伟人

毛泽东是湖南山沟里一个农民的儿子,出身并不显达,血统并不高贵,家境也不优裕。但是,把毛泽东放在中共党史、中国国史、中华民族史中看,他是千古第一伟人,放在世界史中看,他也是大伟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是古今中外伟人中的伟人,是我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最大最光彩夺目的一张名片,他是中国人最大的骄傲。

有人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伟业神采:“马背上吟诗,谱写的是千古绝唱;油灯下作文,写成的是绝代佳作;窑洞里用‘兵,布下的是神兵天将;穷国里争雄,震撼的是五洲四海。”也有人说,毛泽东是学历不高,学问很大,能力极强,天赋更高的天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毛泽东是“移山倒海”式的领袖人物。1960年代初,二战时的盟军司令蒙哥马利与毛泽东深入交谈多次后说:“如果要我同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到丛林里去而没有其他选择的话,那我宁愿跟毛泽东去。”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没有辜负历史,他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崭新的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毛泽东让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辽阔的东方大国。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出了一个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世称孔夫子。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出了个亚圣,姓孟名轲字子舆,世称亚圣。他们都生在山东,所以山东人很自豪,说我们山东是孔孟之乡、圣人故里。这两位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王道德政思想,合称儒家或儒教,或叫孔孟之道,对中国的帝王和平民影响了几千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用儒家之道治国理政。到了清朝,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政治思想地位达到了顶峰。但是,在封建社会,治天下可以用孔孟之道,打天下绝不能靠孔孟之道。这一点,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心知肚明。历代皇帝都是得了天下,坐了江山之后,才大谈孔孟之道,推行孔孟之道,因为孔孟之道只有思想而无功业。孔孟之道讲的是宽仁忠恕,适于和平年代。孔子活着的时候到处讲学,推销他的思想学说和政治理念,结果是到处碰壁,孔老先生甚至曾经陷入“惶惶若丧家之犬”的狼狈境地。讲学到了卫国,连饭都没人管,饿着肚子,还遭到当地人围攻,那时他已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可怜得很。

有思想而无功业的伟人,应该说是-个不完整的伟人,最多是个思想伟人。有人在中国的十个城市,对1250人进行调查,问:你认为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请列出10个。结果,排在前三位的是毛泽东、孔子、马克思。伟人有三种,一种是有大功业者,例如秦皇汉武;一种是有纵贯千古,创立思想学说,可以启迪后人的思想家;一种是创造开天辟地功业而且思想之光能照耀当代后世的人,那是伟人中的伟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功业赫赫的开国皇帝,但都功业很大而少见思想。在封建皇帝中,乾隆最能写诗,他走到哪里,写到哪里,诗作很多,据说有四万多首,可惜连一句被后人传唱的名句都没留下。秦始皇是个伟大的皇帝,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秦亡之后,朝代更替了几十个,有几个少数民族也入主中原,统驭华夏,但都只能承袭秦始皇创立的制度框架,皇帝和百姓,都只能生活在封建的社会制度中。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封建制,修建了万里长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很大,百代都行秦政治,但秦始皇没有理论建树,而且焚书坑儒,对知识分子残酷打压。秦始皇是牧民而不爱民,修长城横征暴敛,民怨沸腾,他死后不到3年,江山就没了,他创建的大秦帝国,只存在了不到16年。

从党史角度看,陈独秀、瞿秋白、王明、李立三、博古等都是能人,但在其领导下,党和军队的事业都遭受了严重损失。而我们的毛主席,把一个长期处于弱势、多次面临灭顶之灾的共产党和军队,变成了东方大国的执政党,如今领导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1980年,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还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我们党很可能还在黑暗中苦斗。毛泽东思想哺育了整整一代人。”毛主席刚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中国时,西方记者说:“无论是猴子还是天使,都没有办法治理这个烂摊子。”但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很快把一个千疮百孔、破败凋敝的中国,改造成了朝气蓬勃、万象更新的共和国。溥仪被大赦从监狱里出来后,到各地参观考察,发自内心地欢欣鼓舞,由衷地赞颂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一个封建皇帝歌颂新制度,中外罕见。

毛主席创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自公元前221年至今的两千多年中,中国人只在两种社会制度下生活,一种是秦始皇创立的封建制度,一种就是毛主席创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党有党魂,军有军魂,毛主席还创造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使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集团有了理论武装,有了思想灵魂。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上,每次朝代更替前后,造反派的目标都是打江山,打江山的目的是坐江山,坐江山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毛主席告诉世人,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共产党既能团结人,还能鼓舞人,吸引亿万人民跟着共产党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思想不仅改造了旧中国,使中华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在研究借鉴它,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至今还在研究借鉴它,蒋介石、斯大林、尼克松、卡扎菲、查韦尔等都认真研读过毛主席著作,基辛格在大学当教授时,指定他的学生把毛主席著作作为必读书,因为它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库,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等于一身,而且在这些领域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境界。郭沫若也是大诗人,他评价毛泽东写诗,说“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可见崇拜不已。任弼时在转战陕北时说:“中华民族有幸,出了个毛泽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年,我们的一大悲哀就是没有崇拜对象,所以思想混乱,精神迷茫。蒙古族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崇拜成吉思汗”的民族。大汉民族这些年是朝代崇拜,如汉唐崇拜。一个不崇拜自己的伟人的民族,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人生苦短,长寿至极者不过百岁挂零。若比生命质量,一看长度,二看亮度,寿命长而亮度强的人,真如凤毛麟角。毛泽东活了83岁,但他83年的人生,却是亮得令人目眩,让中外许多伟人逊了风骚。这位在中国山村长大的农家子弟,用他的思想文章,他的功业道德,照遍了中华大地,照亮了世界五洲,创造了一个伟大的生命奇迹。

品悟毛泽东,我们常常不免喟然感叹:此君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P1-3

序言

本书重在品赏伟人精彩故事,破译伟人智慧密码,解读伟人成功秘诀,揭示伟人给我们心智的诸多启示。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唯独毛泽东是君师合一的伟人。作为伟大领袖,他缔造了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人民共和国,创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作为伟大导师,他创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说。他的丰功伟绩、思想学说和无数名言,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智慧的重要源泉。

1976年9月9日那一天,毛泽东走下了政坛,不再发号施令,也停止了非凡的思考。三十多年后,他虽然不再神秘,却更加神圣。走下政坛的毛泽东,又走上了圣坛。

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他老人家并没有走远,其实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他虽然远在天堂,不食人间烟火了,但依然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不分昼夜无私无偿地“为人民服务”。

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最耀眼的那一颗无疑是毛泽东。每当困惑和迷茫时,一直和我们心连心的他老人家,便会一脸慈祥地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用睿智的目光亲切地望着我们。老人家虽然不言不语,却胜有千言万语。他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的气魄,给我们以信心和勇气;他豪迈大气又富蕴哲理的名言,给我们以力量和智慧;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给我们以无穷启示。于是,我们顿然开悟,血脉贲张,霍然奋起,轻装上阵,在他的精神之火激励下,在他的智慧之光照耀下,昂然奔向社会人生大舞台,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想当年,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称毛泽东“四个伟大”,毛泽东不以为然,他佯装不知地问身边工作人员:“谁封我四个官啊?”后来他对老朋友美国人斯诺说:“所谓‘四个伟大’,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导师’这个词。其他的一概辞去。”

文化大革命使毛泽东走向神坛,改革开放让毛泽东走下神坛。走下神坛来到人间的毛泽东,似乎已经不再神圣和神秘,甚至有时也和凡人没两样,却让我们在备感亲切中更加认识了他无与伦比的伟大。他的导师地位更是无人替代,让我们更加敬仰。

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这是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生活里、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你用心到他老人家的思想和著作里找答案,总会教给你破难解困的思路和方法,还会让我们的心胸间骤然升腾起浩然之气,变萎靡为振奋,化悲观为乐观。

影响巨大的毛泽东,自然成为人们重要的研究对象。几十年来,中外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学者层出不穷,回忆录、专著和文章多不胜数,总量早已远远超过了毛泽东著作的数量,“毛学”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

研究毛泽东,自然要从他的丰功伟绩、思想学说和逸闻趣事入手,这是研究伟人的重要原料。但我们不能翻来覆去地从故事到故事,“从原料到原料”,只在“揭秘讲故事”里兜圈子。那样讲来讲去,伟人的故事再精彩,人们也难免会审美疲劳。大家应该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开拓新领域,做出新贡献。

我以为,“毛学”研究现在应该进入回民间、接地气的新阶段了。毛泽东来自人民,是人民领袖,他的思想学说和巨大智慧,应该走进民间,造福人民。让广大群众在享受伟人智慧中得到智慧,这是“毛学”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

本书多角度多侧面品悟毛泽东,力图联系实际,在夹叙夹议中揭示毛泽东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尤其注重揭示毛泽东的魄力、气概、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语言艺术等给我们当代人的心灵启示,彰显毛泽东作为伟大导师的巨大价值。

当然,这只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难免显得幼稚,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抛砖如果能够引来玉,我便不胜荣幸之至。

毛泽东是伟人中的伟人,品悟毛泽东,发掘毛泽东的价值,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我大着胆子来品悟毛泽东,屡读原著,披阅资料,苦思冥想,在既品又悟上费尽心机,但纵然竭尽吃奶之力,却只能挂一漏万,也依然不免失于浅陋,这实在让人深感无奈,只能恨自己才疏学浅。

毛泽东太博大精深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说不完的毛泽东”,“悟不尽的毛泽东”,这是许多毛泽东研究者的深深感慨。凡人品伟人,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从伟人智慧中汲取智慧,是我们永远的课题。我们看毛泽东,总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但虽不能至,潜心学习,学有所得,得而能用,哪怕只是万中之一,也是一种幸福。如果这种品悟所得能够一花引来万花开,那更是一种无比的幸福。

精神可以变物质。如果联系实际品悟毛泽东的人越来越多,品悟的成果越来越丰硕,而且都能在实践中开花结果,则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必定日新月异,不可限量。

衷心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品悟毛泽东的队伍,更加深刻地发掘毛泽东给当代和后世的智慧价值,让毛泽东思想这个中华民族价值无量的传家宝子子孙孙传下去,造福当代人,惠及后代人。

后记

后记后记,总得说点本书背后的人物故事和感慨以及未尽之言,大概才算对得起列位看官对本书的厚爱吧。

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一股被西方媒体称为“非毛化”的浊浪翻卷,一些政治良心被狗吃了的人竟然要全盘否定毛泽东。在一次从乌鲁木齐前往伊犁出差的途中,我和几个同事议论这种现象时满怀忧愤,我们承认毛主席晚年有错误,但共同认为毛主席是中外历史上伟大得不得了的人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当时冒出一句话:总有一天,中国会出现“毛泽东学”。

十几年后,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前后,人们对领袖和伟人的怀念和赞颂之情,终于岩浆般喷发了。响彻大街小巷的“红太阳”歌声,催生了“毛泽东学”这门大学问,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研究这位大伟人的热情持续高涨。

这辈子我最崇拜两个人,一位是鲁迅,一位是毛泽东。我总觉得,鲁迅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毛泽东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关于鲁迅先生的伟大,这里且不细说。毛泽东用他的伟大理论和实践,把政党和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结合得完美到了极致,古今中外,无人能望其项背。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勉强可以与毛泽东媲美,他也曾统一中国,创立制度,这和毛泽东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毛泽东在打江山、创制度的同时,给他领导的政党赋予了伟大的灵魂——朴素而至高至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赋予了执政之魂,筑牢了执政之基。秦始皇创立的大秦帝国和封建制度虽然堪称伟大,可惜有魄但欠魂,术强而道弱,终因“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二世而亡”,秦始皇建国创制时立下的“一世二世以至万世”的宏愿化为泡影,成了历史的哀歌,永远的遗憾。我们常唱的一首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总觉得还应该唱一句:没有毛泽东,共产党就没今天。共产党、共和国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昨天、今天、明天血脉相连,永不分离。

写一本书,说说我对这位旷世伟人的理解和认识,谈谈他的思想功业对今人后代的指导价值,是我早已有之的一大心愿,也不枉我对他老人家几十年的痴心崇拜。数年间,学习阅读毛泽东和相关的著作文章,成了我工作之余的最大乐趣。201 o年夏,我终于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成了自由民,于是全身心投入本书的工作。要写毛泽东,总得做点调查研究,我找到资料一查,差点惊出一身冷汗。据统计,到2007年,关于毛泽东的专著已经有3000多部,论文达30000多篇。看到这大山一样的成果,我感到压力巨大,也深知若想创新,难度超强。几度彷徨,几番犹豫,最终还是决意放手一搏。为了不炒“冷饭”,力避雷同,我在写作和思考时,自然多了些瞻前顾后和着意求新。在半年多中,我每天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几乎废寝忘食。在写作最紧张的日子里,我4天没洗脸,9天没下楼。2010年7月末8月初的长春盛夏,湿热难耐,在房子里抓一把滚烫的空气都能捏出水,尽管汗流如注,我依然埋头疾书。妻子笑说我写主席写得疯了傻了,我却自感其乐无穷,幸福指数很高。写本书的日子虽然漫长而疲累,但至今让我十分怀念。

关于这位让人无限感慨的超级伟人,几十年来人们写过无数的回忆记述类文章著作,把毛泽东作为伟人和凡人的方方面面展示得淋漓尽致。本书意在另辟蹊径,虽有记述,重在品悟,努力拓展和开掘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今人后世的学习借鉴意义。这当然是“高难动作”,但我不揣冒昧,愿拼力一试。由于本人阅读史料的局限和思想功力的浅薄,拓展的广度和开掘的深度很不到位,唯感无愧的是,我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

当我怀着几分自信,几分忐忑,把书稿的部分打印件和全书目录送给老朋友、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胡宪武审阅后,本想着回家等“判决”。没想到他竟然来了个“现场办公”,坐下就看。在长达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宪武局长同志表情严肃,一言不发,我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悬了起来,甚至有几分难堪。没想到他读后当场给予高度评价,立即给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徐潜打电话,要求按重点图书安排编辑出版事宜。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回到了肚子里。

非常感谢审读书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胡宪武、吉林文史出版社社长徐潜、总编辑张克、责任编辑王凤翎、美术编辑柳永哲,他们对本书的出版或给予高度重视,或给予精心编辑,令我感动。

特别感谢我的同事杜学静、宗巍和我的爱人彭斌,她们为我打印了本书的全部文稿。我这两位研究生出身的同事,对我不胜其烦的打扰,从来都是笑呵呵应承,毫无怨言地劳碌。她们的鼎力支持,为我加快写作进度提供了重要保障。

最应该感谢的当然是伟大的毛泽东,没有他老人家白天灿烂如太阳,夜晚皎洁似月亮的功业和思想之光,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最后说一点感慨,这是我头一回写书,才知道写书远比读书累。写一本书,从起意到成稿,很像一次长征,其电甘苦,唯有亲历者才解其中味。我也发现,入之为人,一旦锁定目标,勇往直前,往往千辛万苦不觉苦,个人的能量也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裂变。

作 者

2012年7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