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美绘插图本)/影响世界的人》由曾淑芳著,本书特色:
·台湾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讲述名人故事,生动新颖,饶富趣味。
·权威专家学者精彩导读。
·追随伟人的轨迹,以成就为目标,以挫败为镜鉴,为未来人生之参考。
·适合小学中年级以上孩子阅读。
·适合老师上课时讲述,也适合家长亲子共读。
·手绘插图,双色印制,软皮精装,值得珍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明威(美绘插图本)/影响世界的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曾淑芳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海明威(美绘插图本)/影响世界的人》由曾淑芳著,本书特色: ·台湾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讲述名人故事,生动新颖,饶富趣味。 ·权威专家学者精彩导读。 ·追随伟人的轨迹,以成就为目标,以挫败为镜鉴,为未来人生之参考。 ·适合小学中年级以上孩子阅读。 ·适合老师上课时讲述,也适合家长亲子共读。 ·手绘插图,双色印制,软皮精装,值得珍藏。 内容推荐 《海明威(美绘插图本)/影响世界的人》由曾淑芳著,以《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知名文学作家海明威,幼年与家人喜爱接近大自然,长大后还到战地担任记者的工作,不仅仅是个优秀的猎人、钓手、同时也是一位热爱旅行的生活家。海明威不像一般文学作家那样文质彬彬,他讲话不加修饰,穿着不修边幅。这样一位粗壮的彪形大汉,如何能在文字领域中形成影响欧美以及世界的写作风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海明威(美绘插图本)/影响世界的人》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序曲 在华伦湖畔 童年生活 第一篇短篇小说 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 第二章 展开羽翼离巢独飞 离乡背井的菜鸟记者 远赴意大利前线 荣获勋章 的大战英雄 新婚妻子赫德莉 第三章 在欧洲文坛崭露头角 艺文荟萃的花都巴黎 第一本作品 长子班比 爱上西班牙斗牛 第四章 回归祖国的海岛岁月 第三者宝琳·菲佛 基威斯特的生活 战地春梦 斗牛士的午后之死 第五章 非洲惊艳 东非狩猎之旅 雪山盟 西班牙内战 金发美女玛莎 第六章 定居古巴 战地钟声 反间谍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地记者 最后一任妻子玛莉 在维吉亚农庄的日子 第七章 再创文学盛名 重游意大利 老人与海 飞机失事 定居爱达荷州 终曲 海明威重要记事 后记 试读章节 海明威出生那年正好是19世纪的最后一年,1899年。这年的7月21日,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婴在伊利诺伊州橡树园呱呱坠地。橡树园在美国中部芝加哥城的西南郊,街道两旁大多是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是个美丽宁静的小镇,人口只有—万多,镇民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爸爸克莱伦斯·爱德蒙·海明威是个医生,大家都习惯叫他“爱德”。妈妈格蕾斯·霍尔是个音乐老师,有一副美妙的歌喉。 这是夫妇俩的第二个小孩,他们为孩子命名“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欧内斯特是外祖父的名字,米勒是外叔公的名字,妈妈格蕾斯为小孩取这个名字,原本是希望孩子能继承祖父辈的金属业和木匠技巧,没想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竟然成了-一位大文豪! 夫妇俩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叫玛斯琳。姐姐玛斯琳只比海明威大一岁半。 海明威七个月大时,妈妈觉得姐弟俩长得很像,于是就把海明威打扮得跟姊姊一样,穿着女孩子的裙装,留着长头发,姐弟俩看起来就像—对姐妹花。这样的装扮—直持续到海明威两岁左右。至于那一头长发,到四岁生日那天,爸爸才带着海明威到理发店去剃短。 妈妈原本是个歌声美妙的女低音歌手,一心希望在纽约的音乐舞台剧出人头地。二十二岁那年机会来了'格蕾斯终于要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的音乐会登台献唱。不料,她的眼睛由于小时候得过腥红热而对光线非常敏感,强烈的舞台灯光刺得她两眼睁不开,她只好收起事业野心,回到橡树园,嫁给相恋多年的爱德。格蕾斯在家乡招收学生当起音乐老师,收人相当不错,刚刚执业不久的丈夫,收入反而常常比不上她。 爸爸爱德是个有爱心的医生,对待病人总是和颜悦色,细心诊断,病人都很信赖他。 爱德有许多嗜好,其中之_是打猎。他是个出色的猎人,枪法很准,有空的时候就会到乡间树林里猎些小动物和鸟禽,猎得的野味有时候带回家给家人加菜,有时候则亲自动手把猎物制作成栩栩如生的标本,这些标本就放在诊疗室展示着。 爱德的第二个嗜好是钓鱼。他喜欢带着钓具到溪流或湖泊,有时坐在岸边垂钓,有时会一边划着船,一边钓着鱼。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能纾解平日亡碌生活的紧张压力。 第三个嗜好是烹饪。他一有空就自己到市场去买菜,亲自下厨为家人烧菜煮饭。有一次,爱德正在诊疗室帮病人看病,忽然间好像想起了什么事,对病人说:“对不起,麻烦你等我一下。”接着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电话回家:“亲爱的格蕾斯,我刚刚在炉子上烤一张饼,应该可以了,能不能麻烦你到厨房去把炉子的火关掉?嗯,好,谢谢。” 除了在橡树园安家立业之外,爱德和格蕾斯又在密歇根湖东侧的华伦湖畔买下—块土地,准备盖一幢避暑木屋。 海明威第一次到华伦湖畔时才刚刚七个星期大,一家四口从橡树园搭火车到大城芝加哥,再坐马车到密歇根湖岸,转乘蒸汽船到码头泉,换搭窄轨火车到佩托斯基,沿支线到华伦湖,最后坐人力船才到了湖对岸的目的地,真的是一路上舟车劳顿。这块地是跟附近的卑尔根农场买的,这时木屋还没动工,爸爸爱德跟湖岸一家锯木厂购买的建屋木材已经堆放在一个角落了,只等着工人动工。这是海明威第一眼见到的景象,不过这时他还太小,应该不会抱怨为什么没有小木屋。 第二年夏天,海明威一家又来到华伦湖畔。这时木屋已经盖好了,妈妈为这幢房子取名为“温德米尔”。木屋除了餐厅、厨房之外,还有两间卧室。虽然不是很大,可是风景好得没话说。从窗户望出去,入眼就是青色的山峦、翠绿的湖水;山坡下的湖边沙滩很干净,是孩子玩耍、戏水的好地方。木屋周遭是一大片还没有开发的森林处女地,附近有个印第安人部落,常常见到印第安妇女来到湖边洗衣服,或是印第安小男孩头顶着一篓甜草,向前来避暑的游客兜售。 海明威在这里度过他生平的第一次生日,他已经会自己走路了,常常拿根小木棍,对着卑尔根家的羊群喊着:“去!去!”可爱的模样总是逗得大家呵呵大笑。 爱德向附近的印第安人买来一艘小木船,船身非常漂亮,漆着女儿“玛斯琳”的名字为船名。这年夏天,海明威和姐姐在这儿玩得乐不思蜀,小小的身影不是在木船上爬进爬出,就是在沙滩上追逐嬉戏,整个华伦湖畔飘荡着姐弟俩稚嫩的笑声。 P004-007 后记 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如此精彩! 海明威的一生,不像刻板印象中的文学作家身影,—贯的文质彬彬,谦冲为怀。相反的,海明威有着一副大嗓门,讲话直接不修饰,穿着不修边幅,如果不是脸上那一撮大胡子,走在路上,大概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位知名的作家。 这样一位说来有点粗鲁的彪形大汉,如何能在文字的领域中,得心应手地遣词用字,精致细腻地描写人际的感情和心性呢?说到这里,我们得要感谢海明威的爸爸爱德。 爱德喜欢徜徉在大自然,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亲近大自然,所以,夫妇两个在北边的华伦湖畔买下一块地,开辟农场,让孩子在暑假有个地方可以接触大自然。在那个年代,从橡树园到华伦湖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人得舟车劳顿,经过好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爸爸爱德完全没有退却,海明威才七周大,就带他到华伦湖畔去欣赏大自然的奥妙。之后,每年暑假,全家人都会不远千里造访。 每次到华伦湖,海明威总有着快乐、冒险的生活。在父亲的训练下’他学会扎营、野外求生、划船、钓鱼、打猎、劈柴等。这些童年的嬉戏玩乐,在他长大后完全融入写作的频率中。 海明威并没有很严谨的写作时间表,不过在他的一生中,他习惯早上写作,下午出去钓鱼、划船、打猎。这些童年养成的休闲活动,让他消除写作的疲累,也时常在一动一静间蹦出奇妙的灵感,丰富写作的内涵。这些从小培养的兴趣,成为他长大后写作的润滑剂和营养素。 由于童年的大自然体验,让海明威的成人世界也益发多彩多姿。他不仅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作家,也是一名驾船高手、一位高明的猎人,还是一名身手利落的钓马林鱼专家。他对马林鱼的认识连学者都佩服,甚至有一种玫瑰色的马林鱼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海明威新马林”。 如果海明威不当作家,那他能选择的职业还真不少,而且不管他挑选哪一样,他都会是那一行的顶尖高手。这就是海明威,生活中的兴趣,他必定全力以赴,做到熟练为止。 写作《尤利西斯》的作家乔伊斯,和海明威是好朋友,当海明威出发去非洲打猎时,他用羡慕的口气对海明威说:“我的作品城市味太重了’也许我应该学学你,到处走走,见见世面。” 永远活力充沛、精神奕奕的海明威就是这么具有感染力,让身为知名作家的乔伊斯也觉得自己有所不足,写作不能闭门造车。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也许我们没有海明威的华伦湖,没有他的猎枪,没有他的钓竿。不过没关系,毕竟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要从中学习的,并不是这些有形物质,而是海明威的生活态度,那就是“热爱生活”。 他因为“热爱生活”,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作,比如《战地春梦》、《雪山盟》、《战地钟声》、《渡河入林》、《老人与海》等,故事都是以海明威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演绎出引人入胜的剧情。海明威从来不闭门造车,他曾经说过:“作家要深入体验生活,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人物来。” 我们不见得有海明威的写作才情,或许也无意成为作家,但是在了解海明威的一生之后,如果也能学习他“热爱生活”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大收获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