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既有研究述评
一 研究综述
二 现有研究文献评价
第三节 中心论点、本书结构和研究方法
一 中心论点
二 本书结构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投资体制概述
一 投资含义的厘清
二 投资体制的含义及其构成
第二节 范式视角中的投资体制类型
一 政府与市场:投资体制范式类型的两个“硬核”
二 投资体制的基本范式
三 从范式视角划分投资体制类型的意义
第三节 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二 制度变迁理论
三 公共选择理论
四 治理理论
第三章 中国投资体制的改革与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一 改革开放前中国投资体制的演变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投资体制改革
第二节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一 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二 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三 对目前投资体制的定性与评价
第三节 比较视角下的中国投资体制改革
一 国外投资体制改革
二 中外投资体制改革比较
三 国外投资体制改革对中国投资体制变迁的经验借鉴
第四章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一 重塑投资体制改革模式的必要性
二 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
三 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投资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上):公共选择视角
一 公共选择视角下政府职能定位
二 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投资体制的问题分析
三 公共选择视角下中国投资体制改革路径
第三节 投资体制改革的路径分析(下):治理视角
一 治理理论视阈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二 治理中中国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 治理理论视角下中国投资体制改革路径——构建公私伙伴关系
第五章 投资体制模式与政府职能
第一节 中国投资模式改革中的政府行为困境——“诺斯悖论”
一 “诺斯悖论”的内涵
二 “诺斯悖论”在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形成的原因
三 “诺斯悖论”在中国投资体制改革中的表现
四 “诺斯悖论”对中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危害
第二节 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重塑中的作用
一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 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第三节 投资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一 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政府职能转变
二 投资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六章 中央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模式重塑中的职能
第一节 扶持民间经济:确立其“第一行动集团”地位
一 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增强民间投资动力机制
二 为民间投资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 拓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
四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二节 破解地方主义投资的“囚徒困境”
一 地方利益及其对投资制度生成的影响
二 地方主义投资的“囚徒困境”
三 走出“囚徒困境”:中央政府的职能履行
第三节 提供参与平台,引导并生成投资制度
一 提供参与保障
二 引导投资制度生成
三 生成投资制度
第七章 地方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模式重塑中的职能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模式重塑中的一般职能
一 完善市场机制,扶植民间投资主体
二 构建监督机制抑制政府利益的膨胀
三 构建多元参与平台,推动投资体制改革的议程
四 次级行动团体:向中央政府传递投资制度的实际需求信息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投资体制改革模式重塑中的职能差异
一 地方政府在新型投资体制改革模式构建中职能定位的差异性
二 东部地方政府在新型投资体制改革模式构建中的职能分析
三 中部地方政府在新型投资体制改革模式构建中的职能分析
四 西部地方政府在新型投资体制改革模式构建中的职能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