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形印是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常以人物、禽鸟、走兽、虫鱼、器皿等图案花纹入印,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寥寥数刀,传神会意,多作为闲章之用,历代深得文人雅士喜好。《图解肖形印》集作者林墨子三十余年从实篆刻艺术之所得体会、经验、见解,对肖形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交给读者一枚探索肖形印的钥匙。
序言/欧键汶
壹 源远流长·肖形印源流
战国前
战国至两汉
贰 异域印风·远古的域外图腾崇拜与文化异同
叄 推陈出新·二十世纪肖形印名家
丁衍庸
来楚生
肆 意解心得·林墨子肖形印作口叩选
伍 抛砖引玉·肖形印创作示例
印稿设计
渡印上石
镌刻刮边
钤印修整
涂墨直接奏刀镌刻
钤印及边款创作
边款拓印
后记
方寸印面是一个充满隐喻性的空间。
一部篆刻史既是一部文字演变史,也是一部审美演变史,更是一部技艺演变史。它在方寸之间藏纳世间万象,是我们窥见古人心性与智慧的一粒芥子。鸟虫印和肖形印正是篆刻“芥子”中的两座七宝“须弥山”。
鸟虫印,入印文字是“鸟虫书”。此种篆书体表现出对汉字进行装饰化书写的努力。它凭借篆书高度灵活而富有秩序的结构特点,将篆书笔画甚至结构部件幻化为龙、虫、鱼、鸟之形,使得篆书有了高华繁丽、迷幻幽深、似是而非的独特趣味。鸟虫印的难处有二:一是纹饰,二是精神。严格说来,创造纹饰确实不是篆刻家的当行本色,而应该是职业设计师的工作。一个篆刻家对纹饰运用的熟稔和品味拿捏的适度,基本决定了一方鸟虫印的品质。故而鸟虫印有“印从纹饰出”的说法。但我以为,纹饰仍然不是鸟虫印最难的关节,最难的应该是精神。无论纹饰如何繁丽都不能遮掩篆刻者作为人的精神,换句话说应该能够透过鸟虫印的纹饰看到篆刻者的心胸、气质、脾性等等鲜活的生命情态,否则就真的只是纹饰而已了。因此,篆刻者抓刀向石之际,脑子里应该把纹饰放下,专注于刀石之间的亲昵、抵牾、抗争以至进裂,将之转换成一种属于个人的节律,唯有如此鸟虫印方能基于纹饰而生于印人。
肖形印,入印的是具象的图案。举凡走兽飞禽、入神魍魉,以至于亭台楼阁、万千世相、神启信符无不可人印。肖形印艺术大概有两个“命门”:完型和篆化。完型,是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图案本身尽量塑造成近似某种规则几何形,二是图形的外轮廓与印面的外形尽量吻合,总体追求“满”;篆化,就是塑形尽量“笔画化”,即便是面(白文)也要有篆书点画特有的律动感,就是强调“引”。“满”是平面构成的基本技巧,是彼时工匠实用心理的表现,从空间情调上看填满是简单乏味的,实在不算高明。“引”却是肖形印成为篆刻艺术而不是平面设计的关键,它保证线条成为既塑形又塑己的笔画,是肖形印“印味”的保证。
多数印人对鸟虫印和肖形印感情复杂,既有难以学习驾驭而以畏途视之,也有嫌其繁复具象而以末流视之。这恐怕都不是正常的心态。墨子兄谦和敦厚,游衍闽粤,既转益多师又颖慧闲雅,故其能领略乃师韩天衡先生篆刻之精义,又能窥见吴子建先生冷逸超迈之气格。
墨子兄致力于鸟虫印、肖形印的创作,用功之深,颇有心得。他的鸟虫印兼有繁简两体,繁者经营位置殚精竭虑、纹饰用刀老气横秋,简者落墨奏刀灵动松活、结篆配篆信手拈来,行刀有妙到之处。而其肖形印尤为绝妙,在分朱布白上深得易大庵、丁衍庸的手段,以大面积的留红和不规则的印面凸显出印面空间自身的价值,唤醒了空间参与造型、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的功能性特征,充分激发了空间的活力。
因此,由他来解密篆刻的这两个特殊门类实在是不二之选。
癸巳十一月严冬于榕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