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渗透与反渗透:从来就不是传说
(一)文化自由同盟、中央情报局和美国的文化冷战
(二)中国为什么总是被妖魔化
(三)渗透与反渗透:生死攸关的文化领导权之争
二、国际互联网:文化渗透又多一招
(一)“颜色革命”、蜂拥战术与互联网
(二)关注中国民主人权的“全球之声”
(三)传播霸权与文化霸权
三、意识形态安全: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何来普世价值
(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主性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文化多样性
一、文化产品裹着的硬核:特定的文化价值观
(一)商品中的文化消费:买“耐克”还是买“李宁”
(二)文化产品中的意识形态:《壮志凌云》和美国军国主义
(三)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
一、五花八门的网络形式:挡不住的新生代文化产品
(一)网络文学: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二)博客:向世界发出你的声音
(三)网络游戏:体验另一种人生
二、想说就说想播就播:文化传播的自由
(一)电视的权威:我看不到那集《霍元甲》了
(二)网络开启自下而上的时代
(三)“草根”英雄与网络狂欢
四、我表达我自己:虚拟空间的“假面舞会”
(一)社会人的“表演”与自我压抑:“有事您说话”
(二)网络:自我自由表达的虚拟“假面舞会
(三)自我表达的异化:“木子美”和“芙蓉姐姐”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价值观建设
一、极端自由的困惑:只有演奏,没有指挥
(一)知识权威与“维基百科
(二)谁是网络守门人
一、再添一重困境:虚拟与现实的两重性
(一)虚拟世界中的“化身博士”
(二)虚拟世界中无所不为的“蒙面人”
(三)无国界的虚拟世界和网络文化帝国主义
三、中国社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工业化、国家能力和社会主义
(二)八方风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四、任重而道远:互联网条件下的价值观建设
(一)网络时代的文化多重变奏
(二)自由与责任:网络文化守门人的困境
(三)建立网络思想阵地
第四章 网络文化的制度管理与规范发展
一、规矩成方圆:年轻的互联网岂能“零管理”
(一)信息时代的人类“新文化”
(二)鱼龙混杂的网络“新声代”
(三)网络表达的特殊规制模式
(四)网络实名让网络言论更加负责
二、制度要说话:树立互联网世界的制度权威
(一)法规先行,政府依法主导互联网管理
(二)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三)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四)且观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三、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二)网络文化管理的主要制度
(三)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网络文化管理
四、我有我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不该迷失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话语方式
(三)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第五章 网络文化的园地建设与舆情疏导
一、打造生力军:让品牌新闻网站的旗帜飞扬
(一)主要网络时政媒体尽显主流姿态
(二)主流网媒更要“争夺眼球”
(三)“网罗”网络媒体人才
二、“一网打尽”文化精品:建设网络精神家园
(一)抵制粗鄙,网络文化产品精在品位
(二)拒绝复制,网络文化内容贵在原创
(三)避免短板,网络文化生产齐头并进
三、因势利导:有效引导和处理网络舆论热点
(一)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
(二)网络舆论热点的生长有规律可循
(三)让网络舆论拥抱阳光
四、生成网络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精彩中国
(一)网络之舟承载起文化软实力
(二)网络文化观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三)以技术实力维护虚拟世界中的中国文化主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