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等编著的《西夏遗珍(精)》简介:西夏文物遗产的历史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一“神秘王国”、“绝学”、“显学”,一度成为民族文化中的“历史之谜”。
元代忽必烈政权消灭西夏后,党项民族、西夏和其境内的历史遗存(包括地上建筑)横遭劫绝;以中华民族历史正史而著称的“二十四史”中独西夏成为“无史之朝”而成为“历史之憾”;“大量的西夏国史料都收藏在外国博物馆里”,加之被称为“魔鬼文字”、“番书”的西夏文字的辩识、解读困难,即使国内或民间偶有西夏遗存文物的发现,其鉴定辨伪、分类命名都使人们对其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西夏文献资料的缺失,赋予了西夏文物考古、收藏、研究和学习更为重要的使命和价值。“补其阙、释其疑”,从“典籍湮没或记事舛错”中获得“西夏遗珍”的“历史事实”,“反映了西夏学的发展和繁荣的势态”,可谓筚路蓝缕,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