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鹰的重生(TCL成长密码)/中国制造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陈志强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TCL国际化受阻,危机重重,亏损连连。而后却又奇迹般地蜕变,扭亏为盈。是什么使一个企业经历如此大的历练,突破重围,走向成功?

本书作者作为前TCL管理层,借鉴李东生先生的《鹰的重生》,解密TCL的成长密码。讲述管理者该如何鼓起勇气剖析与反省自己对企业的管理弊病,让满是疮痍的企业效仿鹰王重生,去除弊病,打破规则,重塑新的管理文化。

蜕变是痛苦的,对企业,对全体员工,对管理者本人都一样。但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要经历这场历练!像鹰的蜕变一样,重新开启我们企业新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的愿景,找回自己的信心、尊严和荣誉!

内容推荐

TCL国际化受阻,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先生借《鹰的重生》鼓励全体员工励精图治,走出国际化迷局。在鼓励员工的同时,李东生没有忘记反思,反思自己在推进企业文化变革中管理上的一些失误。

本书作者亦是在拜读李东生先生的《鹰的重生》后重新反思TCL的成长蜕变之路,剖析企业曾存在的种种弊病,例如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但正因为管理者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在有效的企业改革与管理下,最终让企业实现蜕变,扭亏为盈,转向鹰的重生。

目录

第一章 梦想 /2

 TCL前传 /2

 电话大王 /7

 东瀛学艺 /12

 冲突与成长 /17

 感悟领导艺术 /21

第二章 信念 /26

 鹰文化 /26

 TCL之歌伴我行 /30

 思路与出路 /35

 信念成就未来 /39

 敢为天下先 /42

第三章 破壳 /48

 从惠州出发 /48

 PMC经理生涯 /52

 以技立业 /57

 魅力型领导 /64

第四章 视野 /70

 不断更新观念 /70

 不断积累经验 /75

 预见未来 /80

 三百六十度观看 /83

 胸纳百川 /87

第五章 借力 /93

 合作:打造超级战舰 /93

 团结:聚万人心共创未来 /97

 品牌:凭风扶摇上青天 /99

 战略:胜敌益强之路 /104

 共赢:没有输家 /108

第六章 搏击 /114

 往上走,即便是一小步 /114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116

 目标就是力量 /117

 勤而好学,学而进 /121

 扎硬营,打死仗 /123

第七章 危机 /130

 不是输了,只是没有赢 /130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134

 心不散乱,意志弥坚 /138

 危机=危险+机会 /143

 能挽救这条船的人,唯有你 /144

第八章 反思 /148

 登顶 /148

 诸侯文化 /151

 蓝海之殇 /157

 跳槽风波 /160

 人才短板 /163

第九章 真相 /166

 艰难爬坡 /166

 更年期之惑 /169

 在风险中突围 /170

 同际化品牌之路 /173

 文化苦旅 /177

第十章 态度 /184

 做人——诚信尽责 /184

 做事——公平公正 /189

 创业——业精于勤 /191

 悟道——知行合一 /195

 大局——整体至上 /199

第十一章 应变 /201

 种桐引凤 /201

 合金文化 /205

 多元化与专业化 /212

 欲攘外先安内 /215

 出奇而胜 /217

 第十二章成功 /223

 逆境突围 /223

 咬定制造不放松 /225

 改革图存 /227

 财务扭亏曙光在前 /229

 2008年:触底反弹 /232

附录一:2007年TCL扭亏大事记 /234

附录二:TCL集团大事记(1980年—2006年) /235

附录三:TCL集团简介 /244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梦想

TCL前传

1979年,改革的春风乍起。在全国各地的经济还是微暖亦寒的时候,广东的大地上已经泛出淡淡新绿。尤其是深圳、珠海、汕头三地,已是春意盎然,大有“杏花枝头春意闹”的意味,其崛起速度之快,令世界瞩目。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睛飞。“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1979年,中国政府决定放宽对外贸易的限制,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给予特殊政策。一年后,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及福建的厦门四个地区宣布改制为经济特区。

参考“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以加工装配、合资经营作为主要的外贸形式,并许可少量外商独资企业存在,旨在从中学习领先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经营方式。

改革开放的四个试点城市的发展模式,在1980年邓小平南巡时给予了充分肯定。1984年,中国政府又进一步开放了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并将环渤海地区、长江、珠江、厦漳泉三角洲地区辟为经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的四个试点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深圳从一个泥湾村落,发展成为与香港不相上下的繁荣都市,其余三地也成为八十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巨大亮点。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角的东江岸边,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惠州。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香港与深圳,介于东经113°9’—115°5’,北纬22°3’—23°7’之间。现辖惠城区、惠阳市和惠东、博罗、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惠州是粤东的一座历史名城,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从该市博罗县的杨村和龙门县的南昆山穿越。境内北部多山地,中部、西部和沿江地带多冲积平原,东部和南部为丘陵、台地。

惠州市总面积为10,922平方公里,行政驻地为惠城区。2003年全市人口327万(其中户籍人口286.36万人),国内生产总值590.97亿元,进出口总额131.31亿美元;到2006年春,惠州市GDP已达803亿元,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也从当时的27%跃升至55%,令“天下不敢小惠州”。

由于惠州市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常能受到香港、深圳、广州等地商业环境的熏袭,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改革的春风愈刮愈浓的时候,惠州人常常可以闻到港币的味道,一些怀揣港币的港商来到惠州寻找商机。

80年代初,当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惠州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除了唯一一家制糖厂稍具规模之外,其他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尤其是电子工业基本是零。

一百多年前,惠州市曾下辖香港,几十年前曾管辖深圳。这个古老而新生的城市,总以它特有的魅力叙述着一段段沧桑,创造着一个个传奇。

当时,惠州市政府大力提倡招商引资,原惠阳地区农机局技术员张济时等人找到几个港商,借款5000元,并以农机局旧仓库作股本,与港商合资创建了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这就是TCL的前身。

……

P2-P3

序言

李东生与《鹰的重生》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这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事实上,鹰在40岁前后,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成为一种负担;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很沉重,飞翔时会十分艰难。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重生。

鹰的重生过程十分痛苦——要经过150天的蜕变。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它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地拔掉,鲜血一滴滴地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长出的喙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翱翔于蓝天,重新度过30年的岁月!

TCL国际化受阻,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先生撰文《鹰的重生》与华为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有异曲同工之妙。李东生借《鹰的重生》鼓励全体员工励精图治,走出国际化迷局。在鼓励员工的同时,李东生没有忘记反思,反思自己在推进企业文化变革中管理上的一些失误。

反思来时路

(1)没有坚决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往往过多考虑企业业绩和个人能力,容忍一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言行存在,特别是对一些有较好经营业绩的企业主管。

(2)没有坚决制止一些主管在一个小团体里面形成和推行与集团愿景、价值观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诸侯文化的习气,形成许多盘根错节的小山头和利益小团体,毒化了企业的组织氛围,使一些正直而有才能的员工失去了在企业的生存环境,许多没有参与这种小团体和活动的员工往往受到损害或失去了在TCL的发展机会。

(3)对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管理干部过分碍于情面,继续让他们身居高位。其实,这种情况不但有碍于企业的发展,影响了公司的经营,也影响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新人的成长。久而久之,使公司内部风气变坏,员工的工作激情减退,丧失信心;一些满怀激情的员工报效无门,许多员工也因此而离开了TCL。

我们拿什么来救赎

读李东生的《鹰的重生》,我个人认为,一个正步入国际化的大企业的领路人,能在企业所有员工面前深刻地剖析自己在管理上的失误和不足,这种赤裸裸的剖析和反省,需要何等的勇气,这本身就是一种重生的表现。TCL的所有员工必须从大局着眼,从自己出发,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打破规则”,重塑一个新的TCL。

李东生最后借《鹰的重生》的故事,语重心长地做了总结。

在这里,也借用李先生的这段话,与大家一起共勉:

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彻底地抛弃,可能要放弃一些过往支持我们成功而今天已成为我们前进障碍的东西,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蜕变是痛苦的,对企业,对全体员工,对我本人都一样。但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要经历这场历练!像鹰的蜕变一样,重新开启我们企业新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的愿景,找回自己的信心、尊严和荣誉!

陈志强  2008年3月

于深圳

书评(媒体评论)

通过国际化并购,TCL实现了由扎根本土的中国企业向放眼全球的国际化企业的历史性转变。今天,我们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那就是:面向未来,将TCL建成一个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如果把前三年看作是我们被动地适应国际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的阶段的话,那么,从今年开始,我们就已经进入到一个主动地谋划TCL国际化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的新阶段。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东生

中国有四位企业家可以称为伟大,其中之一是TCL的李东生。我们知道并购在国际上,成功的概率是非常小的,我想TCL不会不知道。但李东生带领TCL连续并购了德国施耐德和法国汤姆逊,他实际上是以壮士“断腕”的意志告诉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如果关起门来进行“突围”,其实胜算同样也很小,因为我们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我们与自己作战的时候,开放是最好的出路,这是李东生为什么总在强调以国际化视野看待问题的原因。

——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