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阿尔汉的赌注
埃塞俄比亚民间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雅迪斯亚贝尔城(埃塞俄比亚首都)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名叫阿尔汉的年轻人,来自瓜尔加国。他来到雅迪斯亚贝尔城,在一个十分富有的商人——哈普顿·哈桑家当佣人。
哈普顿·哈森腰缠万贯,他富得能买下世间任何东西。可正是这样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生活让哈普顿感觉没啥意思。
这个寒夜,当一阵寒风吹过雅迪斯贝尔高原时,哈普顿让阿尔汉去生些火。阿尔汉生好火之后,他俩开始聊天。
“噢,还真是冷啊!你说一个人能有多耐寒呢?”哈普顿对此突发奇想,“我真想知道,是否有人能在那个最高的沙路塔山山顶,不穿任何东西、也不生火取暖站一晚而不被冻死!”
“这我真不知道,”阿尔汉接着哈普顿的话说,“但谁会去做这种事呢?”
“或许吧,那是因为这么做也没什么好处可捞。谁会傻到做这种事呢!但我打赌,没人能做到!”哈普顿说。
“可我不这么认为。一定会有人能在那里一丝不挂地站一晚上却不被冻死的!”阿尔汉坚定地说,“可是……我没什么可以用来打赌的……”
听到这里,哈普顿想出一个点子,说:“既然你觉得有人可以做到,那我就和你打赌好了!如果你能在那个沙路塔山顶站一夜,不吃不喝,不穿任何衣服保暖,也不生火取暖,并活着回来,那我就给你十英亩的良田,还有房屋和牲口!”
阿尔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您,您说的是真的吗?您是认真的吗?”
“当然哕!我从来都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哈普顿信誓旦旦地答道。
“好吧,那明天夜晚我就会去实现赌注。”
尽管阿尔汉答应了,但还是为此担忧,因为夜里的山头太冷了。于是第二天清早,阿尔汉就去找瓜尔加一位年迈的智者寻求帮助。老智者听完事情的经过,想了想说:“我想我能帮上你。那个沙路塔山是最高的一座山,明天,我会在沙路塔山旁边的一座山峰峰顶点一堆火。明晚,当你站在沙路塔山山顶时就能看见。你看着我的火堆,想象它离你很近很近、很温暖很温暖,千万别闭上眼睛。同时努力地想你的朋友,想我,这样你就能熬过寒冷的一夜了。”
阿尔汉答谢了智者,回到哈普顿家。他告诉哈普顿已经准备好了,今晚就能履行他们的赌注。
夜幕降临了,阿尔汉来到了沙路塔山的山顶,脱去了所有衣服站在山头。风又阴又冷地扫过山头,这时,阿尔汉看到了隔着峡谷的另一个山头上的点点火光,他知道那是他的朋友为他点燃的火光!火光像黑暗里的星星一样闪烁着。
夜风冰凉得刺骨,地面也像冰一样的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着,寒冷侵袭着阿尔汉。他已经冻僵了,但他的双眼仍然凝视着对方山头的火光。心中的信念一遍一遍地提醒着自己:那是朋友为他点燃的生命之火,一定要挺住!雾霭偶尔会遮挡住远方的火光,虽然阿尔汉已经冻得浑身发抖又打喷嚏,又流鼻涕,可就是靠着内心的信念,终于撑到了黎明。
天渐渐亮了,阿尔汉穿上衣服,慢慢下山回家了。
当哈普顿看到他的仆人竟然活着回来,十分惊讶。他又吃惊又好奇地问阿尔汉是如何撑过来的。
阿尔汉诚实地回答:“我就一直看着远方山顶的火光。”
“什么?火光!你输了!没有土地,你仍旧是我的仆人!”
阿尔汉急了,说:“可那是对面山顶的火光,您之前只是说不能生火取暖,那么远距离的微微火光,它根本没法给我带来一丝温暖啊!”
可哈普顿仍然强词夺理道:“条件没有完全符合,我是不会给你土地的!依我看啊,就是那堆火才让你侥幸活了下来!”
阿尔汉难过极了,他再一次去找那位老智者寻求帮助。
老智者听说之后,想了想,说:“嗯,最好的方法就是找法官来判定了。”
于是阿尔汉找到了城里的法官,请求他公正地判定。在得知事情经过之后,法官大人犹豫了。尽管阿尔汉所看到的火光是远在另一个山头的,可这毕竟不符合哈普顿之前提到的“不生火”的条件呀。最后,法官大人认定哈普顿有理,阿尔汉不应该得到土地。
面对这个结果,阿尔汉垂头丧气,因为这意味着他将终身摆脱不了仆人的穷苦命运。
智者安慰阿尔汉说:“不要放弃希望啊,智慧的力量是比任何法官的力量都大的!”
智者的鼓励让阿尔汉心里又点燃了希望。于是,他前去拜访城里一个名叫海鹿的人。海鹿是个智慧的善人,他的父母也曾是有钱人家的佣人。是海鹿用智慧帮助家人摆脱了仆人的命运,脱离了家庭的贫困。阿尔汉向海鹿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哈普顿与自己打赌的事。
善良的海鹿听后,想了想,对阿尔汉说:“不要担心,让我来帮你。你会得到应得的土地的。”
几天之后,海鹿邀请许多城里的有钱人到他家做客,想招待各位一顿大餐。哈普顿和那位法官也是受邀之人。当然,这顿饭自然是想帮阿尔汉重新判定赢得那个赌注。
有钱的客人们都带着自己的仆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海鹿家。哈普顿最为夸张,随身带了20个仆人。一个为他撑着绸缎制造的伞遮阳,四个打鼓奏乐,只为显示哈普顿的“莅临”!
客人们坐在柔软的毛皮地毯上聊天,坐等盛宴的开始。厨房里不时传出了各种美食的诱人气味!有烤羊肉、烤玉米、鱼的鲜味,还有各种点心甜美的香味。可是客人们左等右等,都只闻到香味,不见菜上桌。就这样,客人们一直等到晚上,可仍然只闻菜香不见上菜。食物还没上桌!客人们都开始窃窃私语,终于有一位客人忍不住开口了。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