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投资App:移动互联正在穿越国界
我喜欢新科技,私人参与投资的科技公司有6o家,也越来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我投资高科技的原则是重视大数据,讲求颠覆性革新。公司有不少人才,各有各长,专业小组每天留意全球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一李嘉诚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
背景分析
2013年4月11日,中国台湾《联合报》上刊登了一则令人咂舌的消息:一名叫作尼克·阿洛伊西奧的英国少年因受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的赏识,2011年获得了他近30万美元的投资。
这名少年虽然只有17岁,但是背后的投资者个个大有来头,除了李嘉诚之外,还有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邓文迪、社交游戏Zynga首席执行宫马克·平卡斯、演员阿什顿·库彻、艺术家小野洋子。尼克现在是雅虎最年轻的工程师,擅长App应用制作。李嘉诚为什么要对这样一个小伙子投资?尼克身上有什么样的投资点呢?
关于尼克本人,李嘉诚是非常喜欢的,他看中了这位少年身上的才华与品质。尼克看上去白白净净的,眼窝有些深邃,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心理年龄远远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尼克的一番话让李嘉诚颇为赞赏:“我希望投资人是为我的点子而来,是被点子的价值所吸引,而不是我的年纪。”
一次历史考试,尼克试图通过谷歌查询一些难以理解的名词,然而通过搜索获得的信息大多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因此,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个简单的预览,让浏览者迅速知道内容的大概,这样就能在查找信息的时候有所甄別。为此,当时年仅15岁的尼克着手写了一个iPhoneApp,叫作Trimit,也就是Summly的原型。关于写App这一行为本身,尼克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只有实际参与App的写作,我才有机会和那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及开发商平起平坐。”
其实,李嘉诚投资的不仅仅是这个项目本身,而且是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投资App,为的是获得新时代的新利润增长点,而投资App制作人,则是投资这个行业的未来。有更好的团队来制作App,未来自然会有更多新的、更好的投资对象出现,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尼克的确没有让李嘉诚失望。在获得李嘉诚的30万美元投资后,尼克成功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团队,然后用整整12个月的时间对之前的Trimit进行了改写,并对技术进行了一番改革,将冗长的文章成功浓缩为400个字母以内的摘要,如今在手机应用市场上炒得火热的Summly便与世人见面了,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雅虎最年轻的工程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网络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前景和最有商机的方向莫过于App应用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开发企业和发行商不断涌入这一新兴领域的背景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李嘉诚的投资方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将重点放到了网络科技领域。
无独有偶,2013年11月5日,根据《星岛日报》报道,李嘉诚通过维港投资向BitstripS公司注资,在香港科网热潮势不可当的局面下,让自制漫画应用BitStripS在社交网站上火了一把。李嘉诚在一年之内再次为App项目出资,可见其当前时代下的新投资方向。
事实上,这并不是李嘉诚第一次投资科技行业。
早在2007—2008年,李嘉诚便向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累计投资了4。5亿美元;2009年,又为人工智能助理Sirl项目投资了1550万美元,该项目于2010年被苹果公司收购,市传收购价为2亿美元;2011年,向新闻摘要应用程式Summly注资30万美元,该项目于20工3年3月底被雅虎以3000万美元收购;同年,联同创投公司KPCB(凯鹏华盈)向以色列地图软件制造商WaZe注资3000万美元;2012年3月初,向以色列流动数据方案公司Onavo等共同投资1300万美元;2012年4月初,与其他投资者向流动搜寻器Everything.Me共同投资2723万港元;2012年8月,向以色列英语文法检查软件开发商GingerSoftware,和另一家硅谷的创投基金HarborPacifiCCapital共同注入500万美元资金。
不过,对于科技行业,李嘉诚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投资。他专注于高新技术的企业,不会投资非技术领域的项目。因为图像、视频、文字的处理类技术,这些项目都有被大公司收购的潜质。对于投资的对象,李嘉诚并不看重投资对象的身份国籍,这也是行业未来的大势所趋。而且,对于受资对象是否大牌,李嘉诚也并不介意,只要有价值,“投创”也是李嘉诚颇为赞赏的行为之一。
拓展透析
投资科技项目、投资科技行业甚至投资科技行业的趋势等,这些都已经非常普遍了。敏锐的投资者似乎早已发现这其中的门道,童士豪便是其中的一位。
2013年,曾任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的童士豪首次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这一年,他的业绩可谓是可圈可点:不仅主导参与了A轮投资小米公司,估值跨入百亿美元俱乐部,还促成谷歌Android产品管理前副总裁雨果·巴拉加盟小米;通过充分的准备与努力,一家由他投资的云端游戏开发公司Forgame在香港成功上市。之所以能取得一系列成绩,只因为他看到了业态的动向一一移动互联的未来正穿越国界。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