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窗户,畅开心扉,放松地做几下深呼吸。驱走久积的疲惫和烦恼,输入悦人的松爽和惬意。
丁品森编著的《青少年心灵氧吧》由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力推荐,震撼亿万青少年内心的种种心理。
来吧,来吧,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来共享心灵氧吧的无比神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心灵氧吧 |
分类 | |
作者 | 丁品森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推开窗户,畅开心扉,放松地做几下深呼吸。驱走久积的疲惫和烦恼,输入悦人的松爽和惬意。 丁品森编著的《青少年心灵氧吧》由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力推荐,震撼亿万青少年内心的种种心理。 来吧,来吧,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来共享心灵氧吧的无比神奇! 内容推荐 《青少年心灵氧吧》由丁品森编著。 《青少年心灵氧吧》以丰富深厚的学养,敏锐独到的眼光,款款深情的语言,时而游刃有余地话说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时而妙语连珠地穿插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实例,时而信手拈来地引述名家巨匠的锦言妙语,且又始终不忘用颇具见地的思想彩线将这一切精巧地缀合在一起,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让青少年读了更会感到时时新风扑面,佳境迭出,处处趣味无穷,美不胜收,不仅思想受惠,知识见长,而且兴味盎然,心情愉悦。 目录 奔跑的人生最美丽/1 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6 有眼须识自身宝/11 战胜自己,化茧为蝶/17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22 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29 只有靠自己最好/35 乐于为自己喝彩/40 别成为饿死的鹰和被剥皮的马/45 常有一粒信念的种子/49 “支点”就在我们的内心里/54 光荣属于自信而勇敢的人/57 借人之智成就自己/60 有时候也需要放弃/64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70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76 吃苦是人生成功的门槛/81 跌下去是耻辱,站起来是尊严/85 你想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89 坦荡的襟怀非凡的器量/94 得意时千万别忘乎所以/97 本无债务,岂能先支付利息/101 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103 让冰冷的雨点使头脑更加清醒/106 竭尽全力——比尔·盖茨成功的奥秘/110 用智慧打开成功的大门/114 别让机会从指缝里溜走/118 聚焦,聚焦,再聚焦/123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127 细节不细莫小觑/131 微笑的力量无法估量/135 利弊得失话追星/140 如何追星有学问/144 自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149 正视不足,接纳缺陷/153 闻过则喜,有错及时改/158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162 不做自然的孙子,而做自然的儿子/169 让好奇心成为寻求知识的动力/174 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的“专利”/180 我们为何缺少创新力/184 1%的灵感和99%的汗水哪个更重要/188 敢疑善问促使知识增量/194 学会发散思维拓展思维空间/198 学会逆向思维开辟崭新天地/204 学会求异思维出奇制胜/209 学会侧向思维曲径通幽/214 不妨做个“中等生”/220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224 知识的积累是成功的基石/228 积累知识的“四字诀”/233 善于找准“突破口”/238 如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上)/242 如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中)/247 如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下)/255 真情满怀写好演讲词/259 坚持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264 试读章节 乐于为自己喝彩 有一次,一位同学情绪很低沉地跟我说,刚进学校的时候,他在各方,面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可现在却总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低人一头,矮人一截,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结果情况也就越来越糟糕,日子也就越来越难受。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又接着问我:有没有办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真地作了一番思考以后,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重新捡回自己的自信,时刻为自己加油,乐于为自己喝彩。 我提出的这个办法究竟灵不灵呢?为说明问题,还是让我们先从一个4岁的小女孩的故事说起吧。这个4岁的小女孩非常喜欢画画,家里的墙壁都被她涂得乱七八糟的。她的妈妈不堪其苦,就给她划了一块供她练笔的“自留地”,可她仍然屡屡于得意之时越过了“雷池”,我行我素地四处任意涂画。妈妈眼见所用的办法无效,只得吓唬女儿说:“乖乖听话,要不,无论你画得多好,爸爸妈妈也不会表扬你了!”小女孩满脸的不在乎,小嘴一撅说:“我自己可以表扬自己!”她的妈妈听后顿觉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为什么?因为女孩虽小,但她所说的话却包含着无可辩驳的道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他自己所编演的那部戏中,他就是绝对的主角,他就应该使出浑身的解数,尽心尽力地去把自己演好,根本不必去在意别人的评头品足,根本不必去顾忌别人的说长道短。在这一演出的过程中,虽然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能时刻为自己加油,乐于为自己喝彩,那他就一定能将自己的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将自己的角色演得有声有色,异常精彩。 事实上,世上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踏上成功之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能时刻为自己加油,乐于为自己喝彩。 19世纪之前,美国与欧洲大陆的交通全靠帆船,速度既慢,又不够安全。有一个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深深地体会到了这种不便,在结识瓦特,得知蒸汽机的巨大威力之后,他便萌生了设计制造蒸汽动力轮船,以提高航行速度,使美国和欧洲成为近邻的念头。从1793年起,他就开始了创制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轮船的工作,其间经历了不可胜数的挫折和失败,但他都没有退缩。直到1803年的一天,他创制的“克莱蒙特”号轮船才在巴黎的塞纳河上初次试航。“克莱蒙特”号轮船其貌不扬,船上的主要部位安放着一台烧煤的大蒸汽锅炉,看上去十分笨重。人们对这个“丑八怪”简直不屑一顾,称之为“富尔顿的蠢物”。这“蠢物”也真令人泄气,在塞纳河上吐气冒烟地走走停停,走了不多远就干脆一动不动了。就这样,这第一次试航在人们的一片哄笑声中结束了。可富尔顿并没有因此而泄气,他像许多父母钟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这初生的轮船,他从“蠢物”的走走停停中看到了使它不停地行走的希望,他有信心把这个“蠢物”改造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宠物”,所以即便是在他人的一片哄笑声中,他也没有忘记为自己喝彩,他一个劲儿地告诉自己:“蒸汽动力船一旦成功,将是世界船舶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能行!”正是这种永不服输的性格和执著坚毅的自信,正是这种在受挫以后依然乐于为自己喝彩的顽强精神,使富尔顿得以在研制的道路上持恒不懈地勇往直前,最后终于迎来了1807年8月17日在哈得逊河试航的成功,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全世界的“轮船之父”。 俄罗斯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成功,也同样是得益于他的乐于为自己喝彩。1874年,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时,以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了《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完成后,他十分虔诚地把它交给自己的老师、学院院长尼古拉·鲁宾斯坦征求意见,不料却被鲁宾斯坦认为“一无是处,无法演奏”,必须按照他的意见修改后才能准许演出。满腔的热情换来的竟是兜头的一盆冷水,所有的付出得到的竟是迎面的一记闷棍,打击之大可想而知。然而,柴可夫斯基并没有作丝毫辩解,而是异常坚定地说;“我一个音符也不改,我要按照现在的样子付印。”这也就是说,鲁宾斯坦的冷漠和无情并没有击垮柴可夫斯基,他坚信凝聚了自己心血的曲子是具有相当水平的,完全可以在音乐界赢得一席之地,老师不予认可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尽可以自己为自己喝彩;而且,他不仅要为自己喝彩,还要由此而赢得更多人的喝彩,所以随后他便把“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的标题抹去,改赠德国钢琴家汉斯·冯·彪罗。汉斯·冯·彪罗收到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后,认为作者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明的渴望,钢琴与乐队的协奏成功地实现了真挚的感情抒发与强烈的、激动人心的交响化效果的高度和谐,有着极其巨大的音乐感染力,并预言它将是一部不朽的作品。汉斯·冯·彪罗不愧是一位慧眼识才的伯乐,《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首演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且此后这首协奏曲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钢琴家们竞相演奏的曲目。在柴可夫斯基一生写过的3首钢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成功,也是被演奏得最多的一首。试想,要是当初这首钢琴协奏曲遭到鲁宾斯坦全盘否定后,柴可夫斯基灰头土脸,一蹶不振,没有一点乐于为自己喝彩的精神和勇气,那么柴可夫斯基也许就将从此而湮没无闻,压根儿不为世人所知晓了。 充满自信,乐于为自己喝彩,促使富尔顿和柴可夫斯基步上了成功之路,而缺乏自信,不知为自己喝彩,则往往使人葬送大好的锦绣前程。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到了风烛残年,知道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诚恳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人选,都被柏拉图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人膏肓的柏拉图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半年之后,柏拉图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柏拉图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一直处于自责之中。是啊,柏拉图那位助手的作为确实是令人遗憾的,因为他那么做不仅有负了老师的厚望,而且也使一个难得的良机从自己的指缝间悄悄溜走了。要是他能多一点自信,乐于为自己喝彩,勇于向老师自荐,那他就很可能会成为柏拉图的一位出色的接班人,甚至很可能会像柏拉图那样声名赫赫,永垂青史。 上述事例的鲜明对比,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我们行进的路途中,不管遇有怎样的挫折、失误、不幸乃至磨难,我们都必须时刻为自己加油,乐于为自己喝彩。从表面来看,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大多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无能、无力和无为造成的,都是对我们的成长极为有害的不利因素。然而,如果透过这一表象,细细透视其实质,我们就会顿觉豁然开朗,欣然有获,因为在那看似不利的因素背后,更存在着于我们极为有利的东西:受到一次挫折,我们对生活就加深一层理解;经历一次失误,我们对人生就增添一份省察;蒙受一次不幸,我们对世间的认识就多一级成熟;遭遇一次磨难,我们对成功的奥秘就会有更深切的领悟。这也就是说,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固然会使我们受到伤害,但同时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份千金难买的独特体验,得到一种嚼苦成甜的佳妙滋味。情况既然是这样,每当遇到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时,我们也就绝不能只是想到自己为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所付出的代价,所遭受的痛苦,而同时也应该想到自己由此而得到的收获,享受的快乐。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态度,拥有了这样的心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也颇为难得,原来自己正是在这些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中,渐渐地懂事明理,一步步走向成熟。所以,即使是在遭受挫折、失误、不幸和磨难的时候,我们也理应时刻为自己使劲加油,乐于为自己大声喝彩。不要只想望着别人为自己喝彩,一定要学会自己为自己喝彩。别人的喝彩,固然也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欣喜,但它就好比那云层间偶尔泄出的阳光,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只有自己为自己的喝彩,才会像在大地上掘出的汩汩喷泉,始终源源不断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使我们一生享用不尽。在生命的漫漫征程中,我们有时候是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有时候是在无际的荒漠里跋涉,每当这些时候,闯过难关的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为自己加油,自己为自己喝彩,想方设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点亮光明,燃起希望,走出困境。 “你我走上舞台,唱出心中的爱,迈出青春节拍,为我们的明天喝彩。”这首歌唱得真好,我们应该永远合着它的节拍,激情满怀地为自己美好的青春放声喝彩歌唱。乐于为自己喝彩歌唱,清风会为我们逗留,水珠会聚成大海;乐于为自己喝彩歌唱,高山会为我们让路,苦水会变成美酒。所以,我们一定要抖擞精神,“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 P40-44 序言 拼却老红换新绿 ——写在前面 风雨杏坛四十年,我一直与广大青少年同学朝夕相处,除了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有着深透的了解之外,更与他们结下了难解难分的深厚情谊。年逾花甲之后,骤然间远离了三尺讲坛,那“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挚爱依旧让我挥之不去,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深情仍然让我难以忘怀,终日里还真有点儿“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况味。该如何才能从这一恍恍惚惚、怅然若失的境况中解脱出来呢?一番深思之后,我终于想到以书稿的形式来继续跟青少年同学对话交往,来延续与青少年同学那割舍不了的深深情缘。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的主要工作大多投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同学的思想道德教育,致使不少青少年同学的头脑中产生了“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的诸多疙瘩和烦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我决计利用退休后时间相对较为充裕的大好时机,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倾心尽力地写一些为青少年同学解开心结、解除困惑的书,帮助他们减轻思想上的压力,减少精神上的负担,引领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直面人生,去学习知识,去友爱同学,从而使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段黄金岁月能闪耀出更灿烂夺目的光彩。 方向既明,说干就干,撰写书稿的工作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每当坐到电脑跟前,双手敲击那一个个键盘时,我就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仿佛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与青少年同学欢乐地相聚在了一起,那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便会一下子涌上心头,便会一股脑倾注指端,并在那心灵的深处,升腾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令人心醉的意趣和情怀。这时候,一些原先压根儿没有闪现的奇思妙想和精美语句,就会有如一泓清泉那样,从我的脑际汩汩地喷涌而出,不停地恣意流泻。此时此刻,我只觉得人世间的乐事,恐怕是再也莫过于此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稿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我对青少年同学一片心声的真诚吐露,都是我对青少年同学一份情意的厚重凝聚。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在以辛勤的劳作送走了一个又一个黎明和夜晚之后,我终于“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写作并出版了《解开你的重重心结》、《子女心结解有方》、《不要拒绝泥泞的路》和《青少年心灵日光浴》等多本跟青少年同学谈思想修养、谈品格熔铸、谈为人之道、谈处世之法、谈学习门径和谈读书诀窍的书。这些书问世以后,受到了国内20余家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张家港市宣传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多家报刊为这些书开专栏、出专版,张家港市团市委、教育局则在给各中小学下发的相关通知中对这些书作了郑重推荐,有些学校甚至将这些书作为了德育教育的教材。所有这些,既使我感到喜出望外,更使我觉得重轭在肩,于是便有了案前灯下的又一阵紧张忙碌,于是便有了《青少年心灵氧吧》这一新作奉献到广大青少年同学的面前。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我一以贯之地恪守着“一切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一宗旨,始终将紧扣时代脉搏和贴近学生实际作为自己最根本的着眼点,力求把每一句话都说到广大青少年的心坎上,以使此书真正能为他们释疑解惑,替他们排忧解难,从而使他们轻装上阵,大步向前。于此同时,我还在认真听取广大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努力在增强书稿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艺术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下了许多工夫,以期此书能吸引更多青少年同学的眼球,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教化功能。“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声”,相信我孜孜石=乞石乞的勤苦付出绝不会白费,广大青少年同学定会因此而对这本书投来更多垂爱的目光。 见我不分寒暑地成天在电脑前忙个不停,一些亲朋好友便纷纷劝慰我说:“都这么大年纪了,何必再吃那么大的苦,也该享享清福了!”我虽然深知并感谢他们的一片至诚之意,却并没有接纳他们发自肺腑的恳切建议,因为人各有志,人各有好,我有我的人生观,我有我的苦乐观:岁月催人老,壮年已不再,唯有老而弥坚,自强不息,努力达到“不用着鞭自奋蹄”的境界,方能真正赢得“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幸福晚年。白纸黑字,写书不易,不但要坐得住板凳,而且要耐得住寂寞,说一点心儿不苦那是假的,然而苦中有乐,苦后有乐,苦远小于乐,而且每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时,那就更是不觉其苦而只觉其乐:整个人都沉浸在那难以名状的无比快乐之中了。情况既然是这样,我又怎能贪图一时的安逸,就此歇手,而不按照既定的计划不懈前行,去自讨苦吃,去自寻其乐呢?“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竭尽自己的全部心智,在有生之年为广大青少年写出更多更好的有益读物,这就是我的追求,这就是我的至爱,即便是要为此而奉献我所有的一切,我也至快至乐,我也无怨无悔。 丁品森 2011年8月18日于不已斋 书评(媒体评论) 走笔行文之时,作者凭着他丰富深厚的学养,敏锐独到的眼光,款款深情的语言,时而游刃有余地话说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时而妙语连珠地穿插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实例,时而信手拈来地引述名家巨匠的锦言妙语,且又始终不忘用颇具见地的思想彩线将这一切精巧地缀合在一起,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让青少年读了更会感到时时新风扑面,佳境迭出,处处趣味无穷,美不胜收,不仅思想受惠,知识见长,而且兴味盎然,心情愉悦。 ——魏书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