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华文所著的《<联合国禁止贩运人口议定书>研究——以人权法为视角》通过严谨的学术分析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考察,对此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努力。作者除了对议定书的人权考量进行分析,更从如何完善国内法的问题入手,剖析了中国法律和基层现实的困境与可能的解决方案。由于作者具有深厚的人权法造诣及人文关怀,本书的视野也集中到最易受影响的人群,包括儿童,在法律中的定位及其在现实中与社会保护相接合的可能出路。这些案例的分析,最终也指向了对“软法之治”的讨论,即在妇女儿童这些在中国常用政策而非法律来调整的领域,需要综合的社会治理来支持“硬法”的改革,最终完成禁止人口贩运的使命。
《<联合国禁止贩运人口议定书>研究——以人权法为视角》简介:人口贩运是一项古老的犯罪,在今天又死灰复燃,呈现严峻态势。作者认为,《联合国禁止人口贩运议定书》既是打击跨国犯罪的武器,更是促进人权保护的根据。
议定书自2010年起对我国生效。实施议定书,需要进一步修订国内立法,建立和完善反拐工作机制。《<联合国禁止贩运人口议定书>研究——以人权法为视角》作者柳华文强调,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建设,实现软法之治、软规则之治是实施议定书,加强反拐工作的新趋势。在这方面,我国和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经验,包括我国云南的“龙乜模式”和“微博打拐”行动等具有启发意义。
序
导言 反拐工作的新动向
第一章 人口贩运的历史脉络和当代挑战
第一节 人口贩运:历史与当代
第二节 联合国反对跨国犯罪的历程
第三节 基于议定书的后续行动
第二章 议定书的人权法基础
第一节 人权法是议定书的基础(序言)
第二节 人的尊严是禁止人口贩运的根本
第三章 三位一体的立法架构和人口贩运的新定义
第一节 议定书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关系(第1条)
第二节 议定书的宗旨(第2条)
第三节 人口贩运的新定义(第3条)
第四节 议定书的适用范围(第4条)
第五节 缔约国的刑事定罪义务(第5条)
第四章 人口贩运被害人的保护
第一节 人口贩运被害人的帮助和保护(第6条)
第二节 人口贩运被害人在接收国的地位(第7条)
第三节 人口贩运被害人的遣返(第8条)
第五章 预防人口贩运的机制建设
第一节 预防贩运人口(第9条)
第二节 信息交换和培训(第10条)
第三节 边界措施(第11条)
第四节 证件安全与管制(第12、13条)
第六章 议定书的解释和适用
第一节 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法(第14条第1款)
第二节 不歧视原则(第14条第2款)
第三节 争端的解决(第15条)
第四节 签署、批准、接受、核准和加入(第16条)
第五节 生效(第17条)
第六节 修正(第18条)
第七节 退约(第19条)
第八节 条约保存及其文本(第20条)
第七章 中国与议定书
第一节 中国对议定书的批准和加入
第二节 议定书在中国的实施
第八章 加强我国反拐工作的思考和展望
第一节 反拐工作中的新亮点
第二节 议定书的三重影响
第三节 反拐工作与社会建设
第四节 反拐工作与“软法之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
附录二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英文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