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中国(上下)》根据中国哲学与美学相结合,中国美学与伦理、与社会相结合的特点,通过翔实的史料,探讨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者李翔德、郑钦镛曾倡议创建伦理美学和美学社会学。此书采用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新之举,与已出版的不少有关中国美学史的著作不同,有重要学术价值。
李翔德、郑钦镛编著的《美学中国(上下)》以伦理美学与美学社会学为核心,在“神话传说中的美学中国”之后,介绍了历代80多位思想家的伦理美思想及其流变的历程。介绍了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一些进步的、爱国的思想家为了振兴中华,在对西方文明进行探索与践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历程。介绍了康有为《大同书》绘出的社会蓝图,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纲领的“中华民国”的社会模式,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后所苦苦追求的社会模式与审美理想,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60年中国美学”,并配以大量珍贵图片,图文并茂,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绚丽多彩的美学中国。
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张世英为本书作序,季羡林还为《美学中国(上下)》题写了书名。山西华油天然气公司总经理纪红兵写了贺词。
上卷
第一章 神话传说中的美学中国
第二章 原始氐族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第三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出现与发展时期
第四章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
第五章 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第六章 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第七章 封建国家长期分裂部落集团混战时期
下卷
第八章 封建统一国家的再建和发展的时期
第九章 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加强和巩固时期
第十章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出现萌芽时期
第十一章 “西学东渐”。中西伦理美学思想的邂逅与交融
第十二章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时期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伦理美思想
第十四章 新中国诞生后的美学研究
附录